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就业导向职业能力人才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针对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设置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阐述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经验。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思想和理念。
一流教育最根本的标准是要培养出国家需要和受社会欢迎的人才。换言之,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是社会适应性的高低。教育部部长周济曾多次强调“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aoo4y号文)中指出:“以就业为导向,切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职教育目标定位已形成共识。针对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设置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阐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经验。
1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好局面。对熟悉经贸知识、了解国际惯例的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据权威部门预测,我国人世后有7种人才走俏,其中商务英语类人才占第三位。目前,社会急需能胜任涉外商务第一线工作的大量人才。人事部门根据各类全国性专业协会有关资料的统计,预测本世纪初我国急需的人才中,国际商务人才位居前列,尤其是熟悉国际商务的外语人才。
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对外经济往来非常频繁,其外贸进出口总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还多。在广东的外贸部门、金融部门、以及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大中小型企业中,涉外商务活动极为活跃,导致对商务人才的极大需求,同时也对商务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在文化素质、职业道德、商务知识、国际服务意识、工作语言(特别是外语)的水平和沟通技巧以及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知识能力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必须是具有国际竞争意识、既通晓外语又具有较强的商务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职商务英语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熟练掌握系统的商务知识,熟悉文秘工作,并能熟练运用现代办公设备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人才。”
2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商务英语课程体系
2.1课程设置模块化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为依据,以社会未来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商务业务能力和办公设备操作能力为核心,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培养复合应用性商务英语人才。
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法,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模块化体系,首先学习通用英语模块,后经专门用途英语过渡到商务课程模块和办公技能模块,以体现语言与专业学习的规律。本专业全部课程由五个模块构成:
1)语言类课程模块。这是本专业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中心模块,通过英语听说、综合英语、写作及翻译等课程的学习及语言强化训练,使学生全面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
2)商务类课程模块。本类课程强调通过一系列涉外商务、贸易、金融、营销、管理、商法等课程的学习及校外实习,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商务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
3)办公技能类课程模块。本模块是学生赖以实现其语言能力和商务能力及日后从事商务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力基础,培养学生熟练操作电脑,运用电脑从事涉外商务活动及使用其他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
4)公共类课程模块。本类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5)专业素质拓展类课程模块。本模块课程主要是选修类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相关课程,拓展专业素质、提高综合能力,增强学生未来就业的适应性。
以上五个课程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既有系统性,又有灵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国际意识、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有利于形成科学、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职业能力结构。
2.2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为了突出培养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根据课程模块,设计相应的实践课程,使学生的三大职业核心能力得到加强。
1)针对语言类课程模块,设置了以强化语言能力为目的的实训课,如:英语语音强化训练、英语口语强化训练、英语综合能力强化训练。
2)针对商务类课程模块,设置了基于网络软件的单证缮制、商务见习、商务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3)针对办公技能类课程模块设置了办公软件操作及考证培训、中英文打字等实训课程。
2.3产学合作,实现学校一就业岗位的“零过渡”
周济部长在2002年湖南永州召开的会议上指出:“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高专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重要的指导性方向。”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学科型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它的培养目标是职业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技能培养是它最核心的内容,脱离了这个核心内容,就不能称其为职业技术教育。为了突出培养学生适应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学生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职业素质,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要进行实践性教学环节,并且不能只在模拟状态下完成。实际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经历和体验,即真正“职业人”顶岗锻炼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这些只有产学研结合才能实现。 为此,根据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本专业建立了运行良好、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和实训场所、提供真实的就业演练舞台,以满足高职教育教学的需要,实现学校一就业的“零过渡期”。
2.4突出以就业为导向,把职业资格证书纳入教学计划
为适应社会对就业人员职业资格的需求,商务英语专业把职业资格考证纳人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3构建“三个课堂”的育人体系,打造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活动的基础,它是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由于现代社会的岗位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它对从业者的职业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胜任本职工作,不仅要有好的专业技术技能方面的素质,还要有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学习和创新方面的素质。
3.1第一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要素出发,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商务英语专业根据社会市场调研、企事业专家的建议、毕业生反馈、对外交往等及时了解和洞悉社会一线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报刊杂志、教学软件等,丰富教学内容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满足社会发展与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方法上,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主体思想,培养学生学习、调研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研究习惯,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针对不同课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在语言类课程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个人演讲、课堂辩论和项目研究等形式开展教学,加强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在商务类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分别由教师和学生讨论、分析、总结案例,同时要求学生通过校内及网上图书馆以及相关项目的企业与社会调查进行口头汇报,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商务问题的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实训课上,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由教师提出教学任务、教学要求、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在教师的指导下,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办公技能的培养,训练学生熟练操作电脑、网络和现代办公设备,以英语为工具开展商务运作和文秘业务的能力。
3.2第二课堂活动锻造学生良好的就业能力
1)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和专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本专业定期邀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及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员来到校内,就相关专题进行讲座,向学生介绍专业知识,使学生了解本专业最新动态、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树立学生职业意识、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和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对未来的就业岗位有较全面及正确的认识。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本专业重视在学生中开展高品味、高水准的第二课堂活动,坚持用高雅的文化艺术浸润校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如科技文化节、挑战杯、开口讲英语等及系内组织的英语广场、英语配音大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同时,这些活动与教学工作联系紧密,有效地把语言技能、英语知识和相关知识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教学工作有较好的反拨作用。
3)抓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
①通过新生人学教育和专业教育为契机,灌输职业使命感。
②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知识,为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就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学生未来更好的就业打下基础。
③开设就业指导课,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需要,将课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大一开设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职业生涯规划等专题;大二开设社会调查、择业观和择业心理等专题;大三开设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分析、求职技巧等课程,增强了指导的实效性。
④为了使毕业生能顺利踏进职场,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过渡,开办相关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3.3第三课堂的校外实习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社会实践活动是锻炼学生能力的极好场所,是检验学生理论学习成果的练兵场,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有力措施。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本专业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如:通过在广交会的实习,学生对国际商务活动、对外进出口公司等办事机构的管理及操作有了认识;通过在酒店的实习,对酒店的经营管理与运作有了了解;通过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贫困山区的希望小学进行义务支教,使学生受到启迪;通过以上这些实习、实践活动,使学生及早了解社会、进人社会。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谋职能力,也增加了学生的职业认识程度。让学生投身社会,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谦虚好学的精神。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