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活动评价视角的转移的论文
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我们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及有关幼儿园教师资格和职责的规定,借鉴现代教育理论和评价思想,结合本区幼儿园实际,探索对幼儿教师半日活动“保教水平”进行评价的新思路,形成了三方面的重心转移,半日活动评价视角的转移。
第一个转移,对教师保教水平的评价,不仅要看教师如何教,更要看幼儿的发展。
第二个转移,不仅要看教师设计、组织活动的技能,更要看教师教育行为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第三个转移,不仅要看专业基本功的水平,更要看新教育技能的形成和运用。
实践证明:这三方面“评价”的重心转移,能比较客观地考察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水平,促进幼儿园的保教质量问题《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靠拢。
一、重视幼儿的发展
评价工作是一个综合分析的过程。过去,我们在评价教师保教水平时,往往较重视教师如何教,而忽视幼儿是否得到发展。评价保教活动时,偏重考察内容、形式、方法,教师把一节课上得漂漂亮亮,把半日活动搞得丰富多彩,往往就可以获得较好的评价,活动结束了,评价的过程也就结束了。这容易使教师单纯重“教”,为活动而活动,追求表面上的热闹、新颖,至于幼儿通过活动有多大收获,似乎只是其次的问题,好像课上漂亮了,活动搞精彩了,幼儿自然就会有进步。这种评价易造成“教”与“学”的脱节。所以,我们在评价教师保教水平时,最重要的一点是看幼儿通过活动是否真正得益。在具体评价过程中,要注意下面三点:
1.要面向全体幼儿。看全体幼儿是否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少数幼儿的积极参与和尽兴表现,应对全体幼儿的发展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注重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每个幼儿的参与和表现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条件,做到分层指导,因人施教。
2.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喜欢某一方面或长于某一科目的教师,在组织活动时,相应内容的比重就大,造成幼儿在这方面的进步特快,而其它方面的发展滞缓,这不符合“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保教活动的目标,不仅不能“整齐划一”,还切忌“单一”,要指向情感、认知、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3.要看保教效果。全体幼儿的发展和幼儿的全面发展是长期日积月累的结果,因此,对活动的评价要注重即时效果和长期效果的结合,即一个活动的目标达成度和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习惯、情意、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的结合。
二、重视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育思想影响教育行为,直接影响着保教质量的优劣。在评价教师保教水平时,我们不仅要看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如何,而且更要看教师在半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教育观念,园长之友《半日活动评价视角的转移》。注重对教师教育观念的评价,有利于引导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更新观念,并努力把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一个优秀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课程观和教育的整体观。
1.要树立现代的儿童观。教师应明确,幼儿不是“接受器”,而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应被尊重;幼儿是一个发展中的人,要了解他;幼儿是一个主观能动的人,要相信他。这样才能彻底扭转轻视幼儿是学习主体的倾向,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评价幼儿发展时,才能站在幼儿的立场上,理解幼儿的内存感受和表现。
2.要树立广义的课程观。以前,我们把幼儿园课程仅看作6门学科。评价一个教师的水平,往往只看“课”的成功与否。现在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认为幼儿园课程是指为实现保教目标而组织安排的全部活动,包括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体育活动和教学活动。3.要树立教育的整体观。过去,我们常常单一、静止、孤立地看问题,而教育是一个整体,我们在观察问题、考虑问题,在研究“部分”的时候要把它置于整体之中,作为保教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对幼儿的影响都不是孤立的。
教师的技能固然重要,但只有在正确的教育观指导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为此,我们结合本区托幼园所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日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有针对性的要点(具体内容略),作为评价教师保教水平的参考。
在评价中,主要目标和要点要体现在一日活动之中,整体地理解和把握各活动的内在联系,同时,要尽力做到:心中有幼儿,眼中有幼儿。这样,教育就有了依据。
三、重视教师新的教育技能
正确的教育思想是搞好工作的前提,扎实的业务能力则是搞好工作的基础。过去,我们托幼园所中不少人认为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技能就是弹、唱、跳、画。在评价活动时,注重教师的“表演”,往往是以专业技巧水平来确定教师的教育水平,未能认识到,幼儿教师更为重要的是应该掌握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技能。因此,在评价中,除了以上专业技能外,我们更加注重了以下6项教育技能的考察。
1.观察与了解幼儿的能力。观察了解幼儿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点,要准确地判断幼儿整体和个体发展的情况,因材施教,把“促进身心和谐发展”落到实处。
2.制定计划与实施计划的能力。《规程》要求教师要有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的能力。
活动目标要有针对性(共性与个性)、整体性(知、情、意、行)、随机性。
活动内容应根据教育目的与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兴趣,有顺序地选编。
活动组织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和需要,灵活地选用各种形式、手段,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活动。
3.创设环境与利用环境的能力。能够创设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并能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
4.管理生活与保健工作的能力。
教师要根据《规程》要求,有指导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的能力和切实做好生理与心理卫生保健工作的能力,实施保教结合的原则。
5.做好家长工作和社区工作的能力。教师应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家庭教育及幼儿所处环境的现状,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措施,与社区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
6.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跨世纪的幼儿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有一定的总结、研究能力,跟上时代的步伐。
以上三方面——幼儿的发展、教育思想、教育技能不是孤立的,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又有其各自的内涵。
在教育改革中,不断涌现出各种新思想、新概念、新课程、新方法,评价工作应紧紧跟上。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