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面临的共性问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及改革的结构和基本原则等是改革的基本依据。通过对这些理论的研究,可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可遵循的思路。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导向
准确地理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与基本特征,改革的结构和基本原则,对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学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同一类型的人才可以有不同的培养模式,但具体到某一种模式则必然有其独特的架构。从培养模式对微观人才培养过程意义的角度出发,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资源配置方式和教学条件组合形式,是人才培养过程中表面上不明显但实际上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教学条件、同样的学生,通过不同的培养模式所造就的人才,在质量规格上会有较大差异。闭还有观点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指导下,由教育对象、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并且集中为教育教学模式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过程的总称。
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将人才培养模式表述为:“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范畴,是人才培养过程中若干要素的有机组合,但是,它又只是对人才培养过程,特别是其中管理过程的某种“提炼”,而不涉及具体教学过程。
研究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最终要落实到提升教育对象的发展潜力上面。因此,不管如何界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始终应是同培养目标紧密关联的专业设置方式、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管理制度三项内容,其中课程体系结构是核心。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高职教育理念引领下,以社会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依托自身可利用的办学条件,在特定时限内为学生达到一定职业人才规格要求所预设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较为稳定的施行范式,主要解决高职教育“培养什么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问题。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因素,对其他因素有制约作用。任何人才培养模式都是为达到某种目标及规格而建立的。其他因素只是为实现该目标而采用的方式及手段,只有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才起作用。
依据一定的人才培养理论、原则和培养对象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为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活动系统和要素进行优化设计,形成一种人才培养方案或计划,然后经过实践多次验证和修正,最后形成一种比较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目标规格体系,涉及培养目标和规格;内容方式体系,涉及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实践条件和教学评价。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具有系统性、稳定性、示范性、时代性、多样性和实践性。旧系统性指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多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要素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不断地作用于模式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从而形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全貌;稳定性指由知识、能力和素质三大模块所构成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主体框架是稳定的,不容随意改变;示范性指人才培养模式是理论建构与实践验证相结合的产物,是人们对高职教育规律长期探索和社会实践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旦形成就具有示范性作用,对形成办学特色及提高人才培养效益具有最要的实践意义;时代性指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时代性,要把新知识和新技术及时充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多样性指没有哪一种特定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完全适用于所有院校和所有专业,因此,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选择、探索和构建出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实践性是指人才培养模式来源于人才培养实践,并应用于人才培养实践,而且要经受实践的检验,只有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模式,才具有生命力和推广价值。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结构
(一)宏观结构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既要求对内部质量特征进行自我评价,又要接受社会对其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所以。基于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方面必须遵循高职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另一方面必须遵循高职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使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学校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根据培养曰标没计培养规格;根据培养目标与培规格制订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接受社会的评价,即高职院校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群体是否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接受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即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群体质量是否符合学校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而且,高职人才培养结果必须用高职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予以评价。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所反映来的培养结果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甚至滞后于社会发展时,高职院校必须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及培养途径进行调整。
(二)微观结构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微观结构包括个层次:全校性的、专业性的和培养途径的改革。
高校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社会的表现。它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首先优化学校的专业结构,并对每一个专业,包括增设的、合并后的专业重新定位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格、制订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专业整体适应社会的表现。当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反馈给社会,认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与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的时候,高职院校应当以社会对本号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渊整,进而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调整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
专业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的改革,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局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某一专业人才培养结果用原培养目标进行评价时,若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很好地符合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时,应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调整。
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突出特色、准确定位
以形成办学特色为指导思想和定位,通过科学分析社会需求、准确估价自身的办学实力、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来实现正确定位,优化教学资源分配,制订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及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就业导向、能力本位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应充分体现出人才的职业性和高等性。要根据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构建课程体系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三)工学结合、突出实践
校企合作、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建立教师深入生产一线的制度,调查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此为依据修订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聘请企业领导或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改革,建立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将就业与顶岗实习紧密结合。
(四)特殊针对性与普遍适应性相统一
人才培养模式既要有普遍的适应性,普遍适应于学校专业群的整体实际;又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针对不同专业的个体差异。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教学环节及课程的设置必须针对一定的职业岗位(群),同时还必须考虑培养学生的就业弹性与持续学习能力。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