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联个人年度述职报告2017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社科联个人年度述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社科联个人年度述职报告2017
一年以来,本人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特别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五次、市委六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的决定决议,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要求,坚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求真务实、勤奋工作,深入群众,团结同志,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以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导向,以扎实、务实、落实和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团结社科联同志一道认真学习,履职履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根据今年市委组织部《关于下开展20xx年度市管干部年终考核和 “一报告两评议”工作的通知》文件(六盘水组通(2015)34号)要求,现就20xx年度个人述德述职述廉情况报告如下:
一、认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到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到“三线”博物馆接受传统教育,到社区、学校开展道德讲堂,加强党员教育;深入红岩路居委会、法都村调研走访,上党课,提高服务群众意识;积极参加支部生活、民主生活会,坚持过好严格的党内生活;遵守党务制度、执行党务制度,加强党建制度建设,以抓好党务工作、参与党务工作坚定理想信念,以良好的党务工作成绩体现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认真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抓好党建工作。认真学总书记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八项要求和其他关于党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履行“一把手”职责、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加强职工日常教育、活动开展和制度建设。经常与班子成员、党员职工谈心交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多次开展党员党员教育活动、上党课、员民主生活会等党内生活,拟建制度32个,其中党务工作制度8个。
三、严格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要求抓好整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部署,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通过认真学习、征求意见,对照“三严三实”,联系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深入剖析、谈话提醒、谈心交心,认真查摆了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等17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明示,无违纪违规行为;查找了“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10条,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分析;对查找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整改,工作作风明显改进。
四、认真按照学习型干部、学习型机关的要求加强学习,提升能力。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职责的要求,把个人学习与学习型、发展型、创新型机关建设结合起来,把积极参加单位、市里组织的集中学习与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结合起来,不断积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职责的知识,不断提升适应市委市政府新要求的能力和素质。一是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把学习党的十八大、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市委的要求结合起来,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上级组织的要求上来,统一到自觉执行党的决定上来;把学习科学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坚定理想信念结合起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增强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把学习科学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履行宗旨结合起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的意识,执行群众路线,增强群众观点;把学习科学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增强政治能力、发展能力结合起来,力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法,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带头作用,脚踏实地推进各项工作,为实现六盘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作出应有的贡献。其次是坚持学习文化知识。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学习社科联业务知识,努力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历史、法律等知识,努力在理论宣讲、课题调研、工作管理上掌握“两把刷子”,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第三是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坚持向群众学习,向周围的领导和同事学习,向基层的同志学习,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调整自己、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认真开展“四找”活动。认真学习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高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重要职能的认识,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决策、服务社科工作者、服务群众重要作用的认识,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四个同行重要”的认识,增强抓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努力学习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要求和社科业务知识,认真思考和把握新形势下社科联机关的职能定位和工作要求,认真查找社科联机关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应对新常态的差距、问题、目标和方法。三是明确了“三个服务、三个建设”的总体工作思路。通过“四找”,明确了为决策服务、为社科工作者服务、为群众服务,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的总体工作思路,工作定位更加准确,工作思路更加明晰,工作方法更加科学,“联”的优势更加明显,“合”的潜力更加巨大,“界”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工作思路的明确,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社科界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决策工作和全社会的人文社科普及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市委市政府与社科界之间搭建起“顺畅的服务通道”,为全市科学发展提供高智力、增强软实力、凝聚正能量作出了更大贡献。
五、认真履职,把坚定理想信念落实到具体的业务工作中。一是努力抓好业务工作。抓好课题研究工作,本年度资助立项课题19项,结题17项;组织社科联(院)机关承担研究课题4篇;抓好20xx年社科学术年会活动,形成活动成果62项;组织抓好两项成果的汇编前期工作。抓好“四个读物”,完成<中国凉都>杂志6期,完成<六盘水史话>组织编辑工作,完成<读经典、明道理>丛书第一册的组织编辑前期工作,支持完成<社科内参>4期。抓好社科普及工作,完成社科理论走基层、社科普及周、凉都大讲堂等活动,组织开展宣讲10多场。抓好社科理论宣传,撰写理论宣传文章10余篇,本人带头撰写并发表文章7篇。抓好社科学会的管理服务工作,组织召开了第一届社科学会工作会。以工作实绩检验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奋斗精神是否衰退、工作作风是否转变。二是努力抓好创新工作。六盘水市哲学社会科学这两年创下了“三个全省第一”:首家建立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的六盘水市社会科学院,首家建立社科专家库,首家创立社科宣讲自主品牌“凉都大讲堂”。近年来,市社科联工作出现了“三个前所未有”: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前所未有,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前所未有,取得的工作成效前所未有。工作创新亮点不少:第一,恢复了多年未抓的社科研究课题资助工作,并有所改进;第二,创立了“凉都大讲堂”,并开展了活动;第三,建立了社科专家库,并发挥了作用;第四,编辑出版发行“四个读物”,进展顺利;第五,召开第一届社科学会工作会,会商了学会管理办法;第六,创建六盘水社科专业网站,并不断完善;七,制定党员干部周五社区驻点制度,搭建了经常性联系基层群众的通道;第八,年终目标考核由二级考核提升为一级考核,强化了工作责任意识;第九,党建扶贫由联合挂勾单位转变为独立挂勾单位,提高了服务群众分量;第十,财务工作由挂靠账务上升为独立财务,夯实了工作基础。以开拓创新的成果检验思想是否专心、工作是否用心、精气神在不在状态。
六、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带头廉洁自律。坚持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要求,忠诚于党,始终和以习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干净做人,始终克已奉公、做人廉做事实;对党的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始终保持终身奋斗的责任担当。认真学习<党章>,积极参与和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加强党性锻炼;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为化解班子矛盾,维护班子团结,带好队伍作出了最大努力;带头拟定制度、执行制度、遵守制度,督促制度的落实。
总之,一年来的工作对照去年的工作可以说是进步明显。工作的进步、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关心、关怀的结果,是有关部门支持的结果,是同志们帮助的结果,更是社科联院全体职工的成绩。但是,工作上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少,自身的问题和不足更是不少,需要坚持不懈努力、持续不断克服。一是自身在创新本职工作、宣传本职工作上的努力还做得不好;二是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能力不足。比如开展工作、创新工作的基础条件还很差,特别是经费保障严重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比如课题研究经费太少、社科普及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社科学会研究会没有经费支持等困难依然没有解决。三是持之以恒抓好工作的信心不足。比如工作抓手、平台建设进展缓慢,特别是“九大平台”中重中之重的<凉都社科>杂志几经波折、停滞不前。四是班子结构优化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等等。以上主要困难和问题解决不好,与本人的思路不对、方法不当、
努力不够有直接关系,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克服和改正,以更加积极上的工作态度,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成绩为社科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篇二:社科联个人年度述职报告2017
今年以来,根据本人主持社科联日常工作、协助两位副部长分管理论建设和创业文化建设的职责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市社科联主席、宣传部分管领导的领导和关心下,在宣传部和社科联各处室同志的支持和帮助下,做了自己应做的工作,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现报告如下:
1、 理论研究有了新提高。
一是紧紧围绕宿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针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促发展主题,突出工业强市、招商引资、中心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创业文化建设,以及“三农”和民生等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精心规划了20个社科研究课题,并报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审定后组织实施研究,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是立足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大力实施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一方面大力宣传发动,积极组织立项申报工作,并组织专家评委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把关,确定课题研究单位和责任人。另一方面,对确定立项的课题按照学科分类和科研组织系统实行项目化运作、全程化跟踪管理。
三是组织专家学者积极申报省委宣传部社科规划研究课题,省社科联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规划课题。
四是注重理论武装和理论成果转化工作,通过举办学术报告、理论讲座和论坛,促进理论武装工作。通过《宿迁论坛》刊登研究成果、著书立说传播理论成果、狠抓成果评奖促进理论成果,使理论成果通过不同渠道和形式,进入应用领域。
2、 学会管理有了新成效。
一是下发文件明确学习型组织、创新型组织、服务型组织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为各县区社科联和各市级社科学会,建设“三型组织”提供指导,并在税务学会组织座谈交流。
二是抓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契机,举办县区社科联主席和市级社科学会秘书长培训班,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思想和工作水平,进一步完善学会管理办法,出台学会管理系列制度,加强社科各类学会的建设与管理。
三是严格按站社团建设的规定,又新发展了2个市级社科学会。
3、 社科普及有了新拓展。
一是在宿迁论坛常年开设社科普及专栏的基础上,又在《西楚网》、《宿迁新闻网》、《创业文化网》上开辟了社科普及专栏,千方百计扩大科普覆盖面。
二是充分运用市级社科学会所在单位的服务窗口,以及有关行业的宣传周、宣传日开展社科宣传普及,如工商学会的“消费日”、土地学会的“土地日”等。
三是认真实施年度科普活动计划,扎实开展全省性的“科普宣传周”活动,活动周期间举办了开幕式、广场咨询、理论讲座、读书会、科普知识宣传“四下乡”、科普基地评选授牌、科普知识上网、科普宣传系列报道八项系列活动,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并积极参与省社科联的科普系列丛书编写工作,组织编写了《宿迁社科普及500题》,为全市社科知识普及提供内容。
4、 创业文化有了新深入。
一方面充分发挥创业文化研究会的独特作用,紧紧围绕人们的创业观念转变、把创业主体培育重点放在基层乡村 ,大力实施创业文化“三进四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做优、做大、做强,全面提升创业水平、着力在机制和制度建设上促进创业行动,形成促进全民创业的长效机制、建立起更高层面上的推动和考核体系,坚持用完善的政府考核体系推动全民创业这6个方面深层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课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以《宿迁论坛》特刊的形式出版发行。
另一方面,组织宿迁学院、市委党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对创业文化“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调研,为“创业文化活动周”、“创业文化节”,特别是创业文化的深层推进,提供决策依据。
再一方面,突出第四届宿迁创业文化节期间《创业文化论坛》的举办,通过邀请原省人大秘书长、省社科联副主席、省经济学会会长顾介康先生主讲宿迁创业文化,积极协调省委研究室来宿就宿迁创业文化建设,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考察,因此,不仅顾介康先生围绕“宿迁创业文化建设与宿迁跨越发展”的主题报告,为宿迁总结创业文化实践,提炼全民创业经验,提出深化创业文化的对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省委研究室的调研报告,对于肯定宿迁创业文化建设,提升宿迁创业文化建设水平,以及推广宿迁建设创业文化,促进全民创业的经验,扩大宿迁后发快进跨越发展的影响,也收到了更加良好的效果。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