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帘幽梦之桥的故事

文章 2019-07-17 08:20:48 1个回答   ()人看过

东子的老家在一个山坳边,老家前面横着一条小渠道,对面有一条五米宽的小水泥路。村子里的人要想走去山坳,就必须经过这条渠道。

过去家乡没有桥,为了防止渠水湿了鞋子,家乡的好心人只好在渠里横着摆上几块很不规则的石头,这样,想过渠的人就可以“摸着石头过渠”。但过渠时,人们还是提心吊胆的,两脚踩着不稳固的石头,摇摇晃晃,一不小心就要掉到水里去。为了避免掉到水里去,有人就索性脱掉鞋子、赤着脚过河,这样虽说麻烦点,但过河顺利。要说过渠,空着手还是比较容易些,带着东西、推着东西过渠可就麻烦了。 东子老家种植养殖的比较多,成熟了的水果、大姜要进城赶集去卖,猪类的养大了想卖就要用小推车推着送到乡镇食品站,过渠是避免不了的,象这样推着、带着东西过渠可就麻烦了。特别是碰到大雨倾盆、山洪暴发等情况,就没有人敢过渠了。渠水上涨一旦阻隔了交通,村子就中断了与外界的联系,里面的人想出去出不去,外面的人想进来进不来。

村民倍受无桥之苦,个个谈桥兴叹!

2000年年底,东子回家来给父母拜年了,作为一村之长的同学闻讯赶紧过来了,他一把拽住了东子的手,哀声叹气地提起了这件事:

“龙局长,村里这座桥要是再不搭建起来,我这村长可就只好回家种红薯了。”

“莫乱说,我可只是个带‘副’字的小科长。”

“老同学,你是我们村子里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要为我这个父母官撑腰噻。你在县交通局有同学么?”

“有一个副局长,可惜没有实权。再说,交通局是管全县主要交通要道建设的,会来管我们这山旮旯里的小事。”

“总要想出一个办法来呀!”村长无可柰何地说。

“只有一个办法——积资修桥。”

在东子的提议下,一个积资修桥的计划终于酝酿形成了。

在后来的日子里,东子和村长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到了在本村走出去的领导干部、单位职工、商贾富豪30多人共筹集资金10万多元。那时,东子结婚不久,家里经济还不宽裕,他只好从公积金卡中提出了5000元给村长。后来,因修桥资金不足,他又拿出了3000元给村长。东子还反复交待村长,这笔钱是乡亲们募过来的“爱心钱”,一定要专款专用、一笔钱作一笔钱用,做到帐务公平透明。

村子里的人感恩于东子和村长的为人,个个踊跃出工出力,终于在第二年年底前修建成了这座村子里的人祖祖辈辈想建而不能建的“跨世纪大桥”。

这座桥建成以后,极大地方便了乡亲们的生活。桥建成竣工的那一天,乡亲们自发燃放的鞭炮放了整整一个上午,乡政府还给东子家送来了“恩泽桑梓”的匾幅。

后来,村委会用麻石为所有参与出资的个人立了一块“功德碑”。

东子又反复叮嘱村长碑上不能刻自己的名字,要刻也只能刻上他父母的名字。

家乡的桥是乡亲们走向致富的桥,沟通信息的桥,融入社会的桥。

办完了这件大事,总算圆了隐埋在东子心中几十年来的一帘幽梦!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