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距十年,相爱一年散文

文章 2019-07-17 07:38:35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种新的东西的出现总能给这个社会添上几许兴奋的微光。漂流瓶就这样悄然的潜入了生活,激起千层浪。闲的时候我也玩玩漂流瓶,打发一下无聊的心情。与QQ相比,这种隐匿的方式多少勾起了人们内心深处探秘的渴望,带着好奇,不安,欣喜。

这个瓶子是我先发起的,是个真话瓶。问题是:你此刻喜欢谁?我没有用真名字,只是用了几个字母替代过去。心里多少还是有点顾虑。即便此刻心里依然念念不忘,也要加上一句都是曾经了。

扔出瓶子后我也没怎么在意,大概两个小时后提示有人回复了。对方说深爱着一个小女孩,但是现在不知道要怎么办。我猜可能是暗恋之类的故事,就鼓励他勇敢的说出来。你不说,人家怎么知道你的心意?就算流水有情,落花有意,人家女孩子相比较,一般都还是矜持些。

没几分钟,对方又回复了。故事似乎并没有我想像的这么简单。男孩说他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现在女孩看他处处不顺眼。他说自己一直做个好男人,可两个人总吵架,说起原因,他觉得是女孩子太小了。现在就只能等她慢慢长大了。我也只是了解个大致,以为牵扯到婚姻了。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有了家庭,就有了责任,有了负担。女孩子可能不想过早的步入婚姻的殿堂吧,趁着年轻的时候,谁不想多玩一下呢?操之过急也可能弄巧成拙。

我也就势建议双方都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或许都平静一段时间,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不知道是网络原因,还是其他,对方似乎沉默了一二十分钟。虽然我也极想知道故事的来龙去脉,又一想,可能只是小情侣之间的小打小闹,说出来就没事了。再说,那是人家的事,愿意对一个陌生人诉说,也就是一种信任了。我也没有追问下去。毕竟我一不是心理专家,二没有什么经验之谈,故事的原委也不甚了解。最多不过是旁听者清而已。

这次发过来好几条了。看得出对方的心情有点激动。男孩说他27了,女孩才17岁。我终于明白他总说女孩子太小了。确实是太小了。女孩子脾气不大好,一切都按自己的心意来,稍不如意就发火。好像也是有点懒。男孩子看不过就要说她。为些小事总吵架。吵架后女孩子要分手,男孩子舍不得,现在两人关系闹得有点僵。

说起女孩子的这些缺点,言语间男孩并没有流露出什么不满厌倦的情绪。历数的倒像是自己的一部分。男孩说起了他的付出。女孩子说要开淘宝,他一个人折腾,好不容易弄好了,才三天,女孩就说不想玩了……女孩病了,他忙前忙后照顾;饿了,他把饭菜端到手上……只要女孩想要的他都尽量满足。为了见女孩一面,出差了的男孩在大晚上的赶第一班船回来,女孩的第一句话竟是:烦死了……为了等女孩子,在寒风中他站了十多个小时,等来的却是女孩轻描淡写的冷漠:我又没叫你等。后来女孩还说了更过份的话,那一次男孩动手打了她。男孩说他已经悔改了,不知道他的女孩什么时候才能长大真正明白他的心意……

说起两个人的认识那也是很罗曼蒂克的,他们是在网络上认识的,那么凑巧,还是同一天生日。我不知道他们这是不是真正的缘分。小时候听说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是天生一对的。人海茫茫,能找到同一天生日的人毕竟也要机缘巧合。也许真的是前世的冤家。

女孩子是个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4岁父母就离异了。男孩说很多事情她都看的明白。我不知道他说的明白是什么意思,大概是比较冷漠吧。就算男孩做了太多,她还是一样的“宠辱不惊,云淡风轻”。说起女孩子的大脾气,他说自己真的忍受了很多,切土豆切厚了女孩子都会朝他吼一句滚。他只是当她小,觉得她缺少爱,他只是想要呵护她,让这个小女孩成长起来。

男孩子说他也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恋爱,追求他的女孩也不少,也都很漂亮,总是因为异地恋然后就不了了之了。他自己也没有什么感觉。惟独拿这个小女孩没辙,他说小女孩总能给他前进的动力。他可以忍受她的任性,她的大脾气,再苦再累他也愿意,可是心累了,不知道还要不要坚持等下去。

听他口气我以为他不能等了。男人三十而立,也是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了。小女孩还只有17岁,严格来说,还是未成年人。才17岁,再过十年,她还可以选择。十年会改变多少人,多少事啊。以为我误解了他的意思,男孩说他能等的,他可以一直等下去,只是不确定女孩可不可以等他。他一直在这样一厢情愿的付出。

女孩上班了,环绕在她周围的都是些有钱的大领导。男孩担心她涉世未深,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价值观也会发生改变。说句不好听的,是担心她攀上凤凰枝。前段时间见面说要分手,男孩还是想挽留,这段感情看得出他是真心想延续下去。女孩却是一意孤行,还放出话来,男孩子还给她打电话发信息她就把号码都换了,让他永远找不到她。想必男孩也了解她的倔强,信息也不敢发过去了,总是在背后默默地给她充话费……

这样无望的等待让他越来越迷茫了,一直都等不到回音。他说看着以前写给女孩的日志,总是忍不住泪流满面。他说也许我看过他的日志就可以明白他们中间很多的故事了。我没有要求去看。并不是我冷漠。我也想了解。只是我明白,把故事摆在外面让别人来参观只会更加心痛,别人或许可以给你几道同情的目光,说几句安慰的话,可是真正解决问题还是只能靠自己。解铃还系系铃人。试着倾吐也是一种方式,让自己能够轻松一点,存在的还在那,还得你来梳理。只是心情或许可以有些许平缓了。可以沾染上一点旁观者清的明亮。

一个80后,一个90后。我倒不是说我怀有什么成见,身边也接触过一些90后的孩子,有时候觉得沟通真的不很顺畅。思想观念上存在差异那是必然的,毕竟社会是在进步的。一个时代和另一个时代相比较,怎么可能都一样。和父辈的人相比,我们这一辈的人观念又有不同。

故事中的女孩又是个特殊,是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我不想说是弱势群体。你问我愿不愿意扣上弱势群体这样一顶帽子?对不起,我不愿意。我们常常带着幸福的自豪去撒播我们那过剩的同情。这就像试卷发下来,考得好的同学去安慰考得差的同学一样,你以为你是在安慰我?错了,我觉得你那是在炫耀,你是在嘲笑。不是人人都愿意戴帽子的,帽子带久了只会让人越来越觉得冷。想起前年看过的一篇报道:一个重病残疾的女孩被父母抛弃,后来被一个精神病人收养。8年后,精神病人病情发作,将女孩分尸煮食。因着这一文明社会出现的野蛮现象,这个故事才浮出水面。两个弱势群体的悲剧。一个前提是悲剧,另一个前提也是悲剧,结果自然是悲剧。如果真能像数学题一样负负得正,一不小心成了喜剧,那就成了奇迹了。只是这种奇迹太少太少,要不然也不足称奇了。我们倒是知道了不少的弱势群体,到处寄放我们同情的目光,口号响起了,弱势群体受到关注了。其实真的,不是需要我们去挖出更多的弱势群体,而是如何减少弱势群体。不必要大张旗鼓去报导,用实际行动去做,会有人感应到。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