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爸爸”柏剑故事

文章 2019-07-17 07:16:25 1个回答   ()人看过

刻苦学习训练,大山里走出全乡第二个大学生,身穿洁白运动装的男子,名叫柏剑,1973年出生在辽宁省建昌县贫困山区的一户普通农家,家中兄弟姊妹5人,他是最小的一个。柏剑自幼聪明伶俐、活泼好动,上学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尤其在田径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潜质,成了学校体育老师最钟爱和重点培养的学生之一,左邻右舍都说:“这个孩子机灵,懂事,长大了一定有出息!”然而作为贫困地区大山里的人家,要供5个孩子上学,可谓困难重重,万般无奈之下,哥哥姐姐们把学习机会让给了他,早早辍学和父母一起干活挣钱,供他上学,希望他能学有所成,为家庭争光。

柏剑深知父母和哥哥姐姐的苦心,学习更加刻苦,每天不仅上课认真听讲,有不懂的地方就问,放学回家后仍埋头苦学,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预习第二天的课程,常常是父母催促他休息才放下书本。

时光荏苒,转眼柏剑完成了高中学业,由于十几年来一直勤奋学习和训练,199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锦州师范专科学校体育专业,成为全乡第二个大学生,当时我国大学还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每年招生总数不足百万,柏剑能考上,实属不易。

进入大学后,柏剑一如既往的刻苦学习,门门功课都名列前茅,两年后以全校总分第一的成绩毕业。由于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好,柏剑获得了择优分配的机会,1995年7月他被分配到鞍山市第二中学成为一名体育老师。

做老师当园丁,善良之心给遗弃家庭贫困的孩子撑起一片天

走上教书育人的岗位后,柏剑立志做一名合格的园丁,工作起来非常努力,很快成为同时期入校年轻老师中的佼佼者。工作稳定后,他和这个年龄段的小伙子一样,希望遇到心仪的女孩儿,恋爱成家,过上温馨的生活。谁知没多久,一个男学生的出现,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

1996年夏季的一天,初一一位班主任老师找到柏剑,带着商量的口吻对他说:“我班上有个叫小浩的男生,父母整天打打闹闹着准备离婚,谁都不愿管他,结果他沉迷于电子游戏,经常逃课去网吧玩,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成了班里的问题学生,但我发现,他唯独不逃你的体育课,你能不能多关注一下这个孩子,和我一起做做他的工作,别让他误入歧途!”柏剑一听立即答应:“没问题,我虽然是课任老师,但这也是我应尽的职责!”

当天柏剑便找到小浩,详细了解了他家中的情况,交谈中柏剑得知,小浩家境不好,父母不和,正闹着离婚,谁都不管他,他几乎成了多余的人,经常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因此特别不愿回家,晚上常在网吧过夜。小浩面临的情况大大出乎柏剑的预料,他清楚,这孩子若再这么放任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决定把他带到自己的单身宿舍,让他暂时和自己生活一段时间,给他一些温暖,也在思想和学习上帮帮他。

小浩回家说了情况,父母自然乐意,就这样,小浩走进了柏剑的生活。刚开始,小浩也不服柏剑管教,晚上吃饱喝足了便偷偷跑到网吧打游戏,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柏剑就到附近网吧挨个找,一次次一遍遍不知跑了多少腿。然而不久的一件事让柏剑的心一下凉到了冰点。一天,柏剑发现放在箱子里的1000元钱不见了,当时柏剑的工资不到200元钱,这是他辛苦攒了好长时间准备春节回家孝敬父母的钱,房间里没别人,显然是小浩拿了这笔钱。可当柏剑问小浩时,他瞪着眼睛信誓旦旦地说:“我没拿!”这让柏剑伤透了心,第二天他带着小浩找到他母亲,请她把儿子领回去,谁知这位母亲竟冷冷地回答:“我不会留他,他不听话,你以后也不用管他,随他去吧!”柏剑听了非常震惊,他甚至怀疑自己的耳朵——这是一个母亲的回答吗?

听到母亲言辞决绝的话,小浩黯然地低下了头,此情此景让柏剑心头一颤:“小浩年龄还小,总不能让他成为无家可归的孩子吧?”想到此,柏剑二话没说,拉起小浩回到学校。然后放下丢钱的事,一如既往的辅导小浩学习,照顾他的生活。钱的事虽不再提,但柏剑心中的火一时难以熄灭,毕竟这在当年对于他来说不是小数目。很快,柏剑因上火突然失声。见柏剑说不出话来,小浩心灵受到极大触动,当天晚上,他扑通一声跪在柏剑面前,流着泪对柏剑说:“爸妈不要我,您管我养我,我不听话还偷您的钱,我错了,一定改!我想好了,以后我就跟着您,管您叫‘爸’!等您老了,我伺候您,挣钱养您!”小浩的举动和话语深深打动了柏剑,他赶紧将小浩扶起来,擦掉他脸上的泪水。自此俩人建立起感情,小浩一改往日的毛病,听从柏剑管教,一心扑在学习上,不久成绩便有了大幅提高。

经过这件事,小浩被父母抛弃后黯然无助的眼神牢牢印在了柏剑的脑海里,怎么也抹不掉,于是他开始关注起社会上境遇不佳的孩子,只要遇到或听说有遭遗弃或父母无力抚养面临辍学乃至要送人的孩子,就会收留到身边,他想:照顾小浩一个也是照顾,再多一两个,无非是多副碗筷的事儿,这样可以多帮助几个孩子。柏剑根据自身能力,将“收养”目标设定为5个。谁知,一个、两个、三个,很快就达到了设定目标。柏剑原本想打住,可当下一个孩子出现时,他脑海中又会浮现出小浩被抛弃时无助的神情,忍不住又“收养”下来。就这样,没多久,柏剑“收养”的孩子增加到了12个,这时他在大学期间萌生的为贫困家庭孩子做点什么的想法陡然升温:“这些孩子正值青春年少,是学习的好时候,绝不能简单地管他们吃饱穿暖就了事!”一番思考后,柏剑决定发挥自己的特长,组成一支田径训练队,对这些孩子进行正规训练,藉此发挥他们特别能吃苦的优点,争取在体育方面取得成绩,将来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很快,柏剑将想法付诸行动,开始带领孩子们训练,每天清晨,二中操场上这支由年龄参差不齐组成的队伍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常常有晨练的人们驻足观看。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