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中职校酒店服务专业的应用研论文

文章 2019-07-17 06:26:19 1个回答   ()人看过

摘要:作者针对中职校酒店服务专业中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主要包括工学结合的内涵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内涵,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具体做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职校酒店服务 工学结合 应用

一、研究背景

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业洲第一大旅游市场。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1],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入境过夜游客人数将达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中国酒店业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这一方面为中职院校旅游酒店专业人才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对酒店专业人才的变化和规格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迫切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与专业背景,具备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能够进行现场指挥与协调,懂得市场调查、数据统计、收益分析以及服务产品设计的人才。但是当前我国酒店人力资源存在着的很多问题已成为制约酒店业发展的瓶颈,如“高就业,高流动”、责任心不强、忠诚度不高、能力与岗位不匹配、缺乏激情、职业倦怠等。

二、工学结合的内涵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目的,在互利双赢的前提下,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2]。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只有坚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加强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基本涵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性。从本质上来理解,工学结合是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以经济社会发展及岗位需求为出发点,积极开展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职业性,强化学生“边学习、边工作”,“学中做、做中学、学做一体”的作法,即学生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工人”。

2、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实训和实习环节。把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和提升,包括师资实践水平的提高,作为工学结合的核心。

3、引领性。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可以逐步带动学校的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开发与课程设置改革,强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实现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效性与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4、多样性。从具体形式上来看,工学结合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关键是如何加强“工”与“学”的关联度。比如,工学结合在专业和岗位上的结合程度有三种形式:一是工与学完全对口,二是部分对接,三是完全无关。工学结合的交替性也有多种形式,如“集中式”和“板块式”等。

5、开放性。工学结合也体现在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开放性,以及不断加强合作的功能拓展上,包括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参与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真正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3]。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及企业的岗位技术对人才的需求,促进专业学习与职业能力的无缝对接,满足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要,同时也利于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职业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总之,工学结合的内涵、培养目标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工学结合的具体做法

1、注重培育人文精神。在“大改革、大发展”之后,必然要进行质量的“大提高”。内涵建设是中职旅游院校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综合素质培养将成为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中职旅游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艺,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团队协调合作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国际视野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素质。

2、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酒店服务专业对人才的培养强调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着眼于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实践教学是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职业岗位群设计教学模块,把实践教学体系纳入到酒店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从内容到目标,都要体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都要体现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应用的逐步深化。

3、拓展工学结合形式。工学结合是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创新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让企业满怀热情参与教学,参与学校育人全过程,才能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多种工学结合育人模式。

4、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学院始终坚持“旅游教育与市场接轨,旅游教育与世界一流水准接轨”的办学方针,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尤其在当前形势下,经济全球化导致国际间竞争日益加剧,国际化人才缺乏的矛盾日渐突显。而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已具有相当的产业规模,与国际旅游市场的关联度加大,中国要实现由世界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需要庞大国际化人才做支撑。而作为中等职业院校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份责任来。

5、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否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决定职业教育发展成败的关键。目前我国中职旅游院校的师资一部分是由中专学校转型升格而来,他们专业基础比较扎实、教学技能比较熟练,但一般存在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法陈旧,对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理论了解不多的问题;一部分是接纳的对口专业高校毕业生,这些青年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能很快掌握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特别是动手能力较差。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中心工作便是教学,所以,要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就必须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双师型”教师作保障。因此,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当前中职酒店服务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一项根本性的任务。

四、结论

显而易见,人才的高流动率直接影响了饭店服务质量的稳定,制约了酒店业在国际上的品牌竞争力。因此,学校应以此为契机,审时度势,找出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根,重新确立中职酒店服务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路,重新构建中职酒店服务专业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性教学,突出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全面立体性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酒店业打造一支有活力、懂专业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张鸿雁探索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促进中职教育内涵发展-07全国中职中专教育教学改革论坛侧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2)。

[2]王毅中等职业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陈浙蓉时代呼唤职业精神[J].时代经贸,2008(24):245-246。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