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论文

文章 2019-07-17 05:59:16 1个回答   ()人看过

论文摘要:现代的就业和企事单位的用人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用人单位却为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发愁。对于中职学校的优势就是学生具备一定的技能,但如果所学习的技能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跟不上市场的需要,就失去了职业学校的教育意义。本文理论联系实际,探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些设想。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教;校企合作;技能人才

社会是进步的,时代是发展的,为了适应需求,中职教育闭门造车已经过时,要培养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抢手人才”,得另辟新路,不然中职教育之路会越走越窄,目前校企合作正悄然兴起,更有待探索。

一、目前中职学校所面临的问题

200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其后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随着重庆工业的不断发展,近十年来,中职学校受到了热捧,中职学校以培养优秀技能人才为目的.就业水准相对较低.但社会需求大,就业更容易。在就业压力日益剧增的今天.技校生之所以脱颖而出,原因就是中职学生要求工作的门槛低,且具备技能,企业更能“拿来”就用。可如今,中职学校虽拥有这些优势,仍出现招生难的问题。先总结一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可用这句话来代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会,出得去。”进入中职学校门槛低,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收入少,受教育少,或是在初中义务教育中淘汰出来的差生;让学生被学校留得住和学会技能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核心环节;“出得去”是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关口,也是每一个学生和家长的期望,是我们招生的首要王牌。

近两年来,中职学校的招生开始走下坡路,一个是家长的观念转变,开始走“普高热”,加上国家普及高中义务教育,中职的收费对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负担;另一个原因是学生的初衷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就业,这就丧失了中职教育的一大优势。我认为,以上两个原因只是外部因素,一所职校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发展,关键要看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市场,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简单点说,就是要有自己的区别于其他同类的优势和品牌。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的职责。而目前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企业用人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使职业教育较快地和更好地满足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曾经单纯地培养一个技工的方式已不再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了,我们应尽快改革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

中职教育的成果是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肯定,要造什么样的车还得看市场有什么样的需要,正所谓因时制宜,与时俱进。据调查。企业需要的人才如下:

1.能直接带来效能的人才。

2拥有主观能动性,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3.忠于企业富有责任心的人才。 所谓效能是能够在企业上岗的技术能力,这关乎企业文化,企业生产技术,企业生产方向,简言之要融入企业为企业办实事,而这方面只关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和基础实训是无法获得的。所谓创新,即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新的观念、技术,勇于专研。所谓责任,是要以一个感恩的心,火样的热情爱这个团体,从企业利益出发思考,这与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准有关,而这不是上班一两天就能培养起米的,需要学校的启蒙教育。

三、校企合作的意义

随着“普高热”、“就业难”等对中职之阻碍,中职教育之路越来越窄,无疑校企合作能为中职学校的发展带来又一契机,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的另一创新,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职校与企业(社会)双赢的模式之一。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业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自有人才的学历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解决了学校就业出口,另一方面培养了学校师资力量.再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提供了设备、场地,及时更新社会信息,使学校不再“封闭”。

四、校企合作的一些设想

学校必须发展适合自己的专业道路,打造自己的品牌。学校可以进行分班制:普通专业班和企业班(可以以企业名字进行命名)。普通专业班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包括基本文化教育,德育教育,就业意识教育,基础专业课(理论课和实训课)等是学生进入社会和企业前的岗前教育。企业班是专为某个企业输送人才而开设的班级。学校需要有专门的部门对社会企业进行考察、选择.对认可的企业把我们学校进行推销,推销自己的特色使其认可,让企业到学校进行考查,合格后,可签订定向培养合同,然后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专门培养属于企业自己的一批员工。企业从学校的普通专业班进行选人(学生自愿报名进行双向选择),企业通过面试、考核等方法选拔初步具备所需能力的学生,之后校企双方拟定培养计划、课程,为培养出具有适应企业所需的人才,可将该班选派的老师送入到企业实际培训,感受企业文化,让任课老师思想上有对该企业认识的初步雏形以便于引导学生,培养过程中,可让学生定期去企业参观实训。参加企业的各种活动甚至拓展,感受文化氛围。对于企业的技术方面培养,企业可以派专家到学校给学生讲解,经济实力庞大的企业可以为我校提供先进设备和对该班学生提供教学促进手段,(如发奖学金,发补助)等,企业之间的有差距才会使学生有竞争有向往的动力,良性循环,学校发展才会生生不息学校为企业管理培养,企业为学校辅助服务,开辟就业出口,校企合作乃社会发展长远之计。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上一页:夜的抒情诗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