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育论文
关健词:
新课程 问题意识 笑略
摘要: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而学生主动进行对事物、现象的质疑,是对问题进行探究的起始。本文就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及策略方面作了阐述。
一、问顾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冲击,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多少有了改变,但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
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课题是‘分析交通线的区位因素”。过程:教师先罗列了交通的四大区位因素,并做了很详细的讲解:接着提供了一幅等高线图(如右图),作为巩固练习,图中没有比例尺也没有经纬线,提出5个问题,请学生回答:A,B两个聚落的基本概况,AB间交通线建设的作用,AB线建设的不利自然因素,决定兴建交通线的原因,该地发展最好的交通运输方式,学生思考后作出相应的回答。
教学过程顺利,学生也积极回答问题,教学气氛活跃,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得以落实。而且可以看出最后的问题情境创设花费了老师大量的精力和脑力,教学的思路是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并尽量往深往宽拓展,通过几个问题的思考来落实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
但不难发现,整个流程下来没有一个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的,也就是说学生做的最多的还是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寻找答案,他们始终还是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没有真正的体现。因为缺少主动积极的去寻求问题的意识,宝贵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和发挥。并且与同行老师作交流时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而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地理问题探究的起始阶段,对学生的地理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还诸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话道破了问题探究获得成功的前提: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好奇心以及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因此,只有在地理课中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成为跨世纪的合格人才。
二、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
那么,在现阶段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改变这种‘不问无答,一问一答”的状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本人认为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一)改变传统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学习方式要多样化,包括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但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或新课程理念实质理解领悟不深,有的教师教学中没有把新理念始终贯彻于教学的全过程。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其内涵。教学中要紧紧围绕地理问题探究来展开,让学生主动质疑、讨论,进而理解、分析、解决问题。以“交通线的区位因素”为例,通过展示上图,引导学生沿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进行思考、合作讨论,根据已有知识积累结合新知识,自然质疑:1.什么是交通线?图中是什么线?2.为什么在这里修建?本地区还可以选择什么样的交通线?哪些方面因素会影响到线路方式的选择?3.碰到新的情况,怎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探讨,掌握交通区位分析的方法。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相信学生,只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学生能掌握到的不仅是知识本身,还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当然,在这之前,教师要做好一般地理思维的训练、教育和引导。如在哪里寻找疑点,让学生明白第一可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性质和规律等理解处、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等多问为什么;第二可在概念的形成过程,原理的推导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等去寻找。
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如教材中出现红树林湿地,有学生问“现阶段红树林被破坏非常严重,红树林是不是做红木家具用的,才会被大量的砍伐?”这时教师必需知道什么是红树林,什么是红木家具。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要有一桶水,而且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教师要拥有的是一大桶水才行。上“工业专业镇”的作用时,一个同学提出:“东北老工业区存在经济结构单一的问题,难道经济专业镇只有优势而没有缺点吗?”类似这样的大大出乎老师意料的问题,也不经意间表现出学生思维的亮点,如何及时捕捉、肯定和解答,其实给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要提高对课堂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驾驭能力。因为教学规划和教学的实际总是会有出入,学生的层次不同、思维方法和角度不同、生活背景和认知不同、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同,面对同一信息或材料,会有不同的问题提出和解答方式。上“南方与北方区域发展差异”一课,在完成第21页的活动题时,一学生回督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比北方地区要温暖湿润”,这时,一个来自新疆的学生并不小声的自言自语:“南方暖和什么呀,害我手上生满冻疮”,一片哄堂大笑中,有人问“为什么他的手到了南方反而开始长冻疮了呢?”我马上意识到这是学习中国气候差异的绝佳机会,于是及时调整教案,原本想粗略带过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请这位新疆学生谈谈他对南北方气候差异的亲身体验。看着学生认真的态度和有所领悟的神情,我想这是一节成功的课,虽然并没有完全完成教学计划。
(二)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
课堂气氛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慢慢形成的,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沉闷的气氛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除了老师的声音没有别的任何杂声的课堂,学生会变的大气也不敢出,何况是“质疑”呢?在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更愿意去思考,也敢于提问。为此教师要做到: i.要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博学”的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抑扬顿挫的言语、幽默风趣的点评,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也燕得学生的尊重.同时还要注意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平常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课堂讲些轻松的新闻,甚至也可应用学生普遍关心的流行文化。在一次公开课中,嘉兴有位老师在讲授“中国的区域差异”时,引用一段网上歌曲:“北京人说风沙大,内蒙古人就笑了:内蒙古人说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民族多,云南人就笑了;云南人说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学生开怀大笑,老师与自己的距离一下子就近了,“原来老师也知道这些呀”,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走入学生的心中。
2.要真心的关心爱护学生。人的情感会发生迁移,当一个人对他人有感情,那么对他所交的朋友,对他经常使用的东西,都会产生好感,“爱屋及乌”。“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关心,关心要真心”,当老师不再把自己做为教学的权威,把自己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真正关心爱护学生,师生关系也就变成朋友关系,很多学生因为爱戴教师,进而爱上这门课。知道老师爱自己,又有什么问题会不敢问呢?
3.要多肯定少责骂学生。现代的学生个性极强,同是又极为脆弱,很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动不动指责学生,整天的板着脸,“规规矩矩”的课堂在学生的感受中会变的无比漫长,而且让人心生反感。只有生动有趣的内容,轻松自如的心态,和善可亲的老师,学生才敢于把心中疑问表达出来。
(三)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善于质疑。
要探究问题,先得呈现问题。因为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地理问题显得纷繁复杂,学生不可能对问题本身及其背景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对此,为唤起学生的兴奋和愉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问题探究,就要对教育内容进行筛选,创设好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
1用新材料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社会热点问题、地理学科的最新成就、中国和世界的变化、本地区发展情况等新信息,作为材料引入,让教学内容更有新意,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生活中的地理,更乐于思考和探讨地理问题,更主动的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让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震惊的四川泣川地震发生之后,我上了一节自然灾害的复习课。展示材料,让学生了解震情,整节课学生提出问题的热情空前高涨: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为什么破坏程度会有那么大?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泥石流、滑坡和坍锡?堰塞湖的危险性在哪里?浙江会地震吗?地震了我们怎么办?
2.创设有适当思考难度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有适度的难度、坡度的教学内容,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更具有挑战性,学生学习起来才能够形成具有一定困难的认识矛盾,才对学生更具吸引性,学生才能在解难和爬坡中去享受成功的欢乐。上“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我向学生呈现出诸暨改革开放前后30年土地利用图、30年前后的景观照片图、城市人口变化数据,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假如自己是市长,做一个城市化发展报告。面对这个挑战,学生有很多思考问题的角度:失去土地的农民作为‘新城市人”的发展;外来人口在城市生存状态;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所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以及减少负面影响的措施等。
在合适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始终能积极参与教学,思路开阔,思维活跃,学生易于突破难点,也可检查学生自己对己学过的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有助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迁移。
(四)运用多种激励方式,使学生乐于质疑。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于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时失机的在各个环节激励学生,使他们产生内在驱动力。激励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获得学习的愉悦感和成就感,适时的表扬、肯定的话语、鼓励的眼神、竞争胜利的激动、无声的教师体态,甚至偶尔的物质奖励都可以激励学生,使他们乐于提问。
比如学生都喜欢课堂比赛的气氛,那么就可以运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提高兴趣,适当地运用奖品,就算是很小的奖品学生积极性也会很高。上《工业区位因素》时,我先展示材料:资料一:在诸暨大唐袜业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先后完成了轻纺袜业城、工业配套工程、建设大唐袜业特色园区,搭建了大唐袜业专业性电子商务平台、中国袜业网等.资料二:诸暨大唐袜业几乎全部属于个体、私营经济,企业的产权明晰,充满活力。资料三:从袜业机械制造到各种原料生产,再到袜子的生产、销售、物流形成一条龙。资料四:诸暨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钱塘江流域中段,浙赣铁路、杭金衡高速公路、金杭公路贯穿全境。之后把学生进行分组,优差生搭配,以好带差,由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当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打诸暨大唐产袜子时,学生的眼睛都睁大了,“哪个小组能尽量多的提出与袜子工业区位有关的好问题,哪个小组可得这些奖品!”话音刚落,讨论的声音就沸沸扬扬响起。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转变,感受到思考、质疑带来的无穷乐趣,充分调动了他们质疑的积极性。
总之,当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愤后,自主的学习成了学生真正的心理需要,他们会随时留心观察生活、学习中的一切,学会学习,进而学会生存,形成独立的、健全的人格,教师也就真正完全了育人的职责。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