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热爱生命的故事

文章 2019-07-17 04:50:30 1个回答   ()人看过

导语: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真正热爱生命的人。他们不仅自己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把看似平淡无常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还把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正能量传递给他。下面是普通人热爱生命的故事。欢迎阅读及参考!

篇一、普通人热爱生命的故事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真正热爱生命的人。他们不仅自己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把看似平淡无常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还把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正能量传递给他人,以自身的经历体会鼓励他人战胜生活的不幸。他们自己的生命对社会有用,回馈社会。晚期尿毒症患者赵某就是其中一位。

赵某的家是澳洲政府分配的公房一一栋独立的带前后花园的House。一到他的家,就能感受房主人对生活的热爱。打理整洁的草坪,房前崖后是赵某夫妇亲手种 植的花草树木,各色花正盛开着。屋后是赵某亲手搭建起的凉亭,亲手开辟的菜园,菜园里有辣椒、罗卜、扁豆。赵某说,每天他都会花不少时间侍弄这些花花草草和菜园。

赵某是1990年年初到澳洲的。刚来澳洲他一边打工一边留学,后来两次在悉尼唐人街开过餐馆,他的第一家餐馆是当时有着留学生背景在唐人街开设的首家讲普通话的餐馆。当时的悉尼华人还不多,没有专门卖中国进口的调味料,全靠自己制作调料,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后来又再次在悉尼唐人街开了一家取名"老北京快餐〃的小店。 赵某热爱美食并认真制作菜肴,餐馆生意红火,客人常在餐馆前排队,小小的餐馆竟请了 5个帮手都忙不过来。

也就是在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时候他开始感觉身体不舒服,平时喜欢美食的他突然觉得吃什么东西都不香,体力也不支,再后来竟然出现尿血,浮肿,赵某开始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了。

赵某其实对患尿毒症早有心理准备,因为他母亲就患有此症,他知道这个病有 50%的遗传机率,但从思想意识上确是很抵触,总觉得自己一直身体好,不会这么不走运。他也不去医院做检查,不想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当年看到母亲因为尿毒症做了4年的血液透析,那种日子让他觉得那种生活简直是世界末日,一点意义都没有。

当出现尿血,他明白自己躲不过命运的安排的时候,就开始用一种消极的心态来对待生活。那时候的他看到任何事情都是不满的,常发脾气,别人提起任何事他都觉得没意思、没劲,而那时候他才40多岁,生命似乎走到了尽头。身体的状态让他认为自己的后半生就是与药物、医院、痛苦打交道,生活在他的眼里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

生命的转机

医生告诉他,一个正常人的血液检查肌酐应为120以下,如果肌酐达到500时就属于肾衰,达到700就是发生了尿毒症。由于他一直回避看医生,不做身体检查,等到有一天他终于决定去做血液检查,拿到检验结果时他自己都惊呆了一一他的肌酐达到1400,已经超过了尿毒症的一倍,他被医生立刻当做急诊病人收入院做血液透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血液透析后,清除了身体中的毒素,他开始感觉到自己的体力在慢慢恢复。当他每天不再感到疲乏无力、身体舒服了,心情也自然而然随之改变, 用他的话说是"感觉人又回来了 "。他开始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这段时间也是他思想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他从一个消极、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兴趣、对人生未来不抱希望的人,转而开始对事物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从出院后,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在医院他亲身感受到澳洲医护人员对他的全心付出和关 爱,也感受到澳洲医疗体系的优越。他没有遭受过他所担心的像自己母亲那样的痛苦的经历,而是时刻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细心照顾,让他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他的亲身经历让他心怀感恩,希望自己也能为澳洲社会做点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了节约社会公共医疗费用,也为让赵夫人更好的照顾赵某,政府每月补贴2000多澳元生活费。赵夫人现在已经不用外出工作,只需全职照顾自己先生。)

调整生活帮助他人

经过医院培训后他转回到家里进行治疗,在家透析让他得以在时间安排上更加自由,有时间可以做他力所能及的事。他开始筹划如何为社会做点事。

他把这个想法跟自己的好朋友一一中国音乐学院毕业的民乐老师胡磊,胡伟刚夫妇谈起,一拍既合,成立了一支中国民乐小乐队————— 《中国风乐坊》,把中国民乐传授给"华二代”,并培养出一批小乐手,到养老院为老人义务演出,参加社区多 元文化活动,把自己能够利用的时间利用到做公益、文化交流上。

这些年来,他们的小乐队参加了各种大小型的义务演出活动,乐队的名声也开始传扬开去。他们多次到养老院演出,给老人带去音乐和快乐,他们也积极参加社区多元文化活动。他们的乐队多次应邀参加在悉尼,堪培拉举行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节 活动,他们对社会的奉献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认可。

在此过程中,赵某也关心、鼓励身边遭遇到生活突变的人们。他的一个IT工程师朋友,事业很成功,却突然遭遇一只眼睛发生视网膜脱落,一下子失去对生活的信 心,觉得自己特别倒霉,难以接受生活突变的现实,不知道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赵某和夫人就经常到这个朋友家,与他分享自己的经历,鼓励他鼓起生活的勇气。朋友 因为视网膜脱落不能看书看电视,他们就让朋友下载听书软件,用听书的方式来度过 什么也不能做的难捱时间。现在朋友己经走出沮丧的困境,病情也有好转,能自己驾车外出了。

赵某说,如果社会中大家都相互鼓励,生活就会变得美好。如果像他一样都能正常生活,健康正常的人更应该热爱生活。如果遭遇工作生活中的挫折,人们要互相鼓励,不会把消极想法带给他人。赵某生病前总是忙于工作,没能与朋友太多聊天和 相互了解,现在反而经常与朋友聊天,朋友之间的感情更加亲近了。

除了透析,赵某在其他时间都不把自己当病人,花园里的活他都自己干,包括搭棚子、种蔬菜,他把做家务和花园的活当成是一种身体锻炼。他也经常与夫人、朋友一道外出游玩。每年去雪山滑雪,他就给朋友当司机和厨师,让生活充满乐趣。

赵某说,不是经历这场病他不会是这样的精神面貌,经过这段经历后他倍感要珍惜生命。他说,生命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如何过每个人是不同,大家互相鼓励 就会觉得生活很美好。

曾有人对他说,如果他不是生病的话靠着生意会赚很多钱,生活会很富裕,而他经过这段经历后己心态平和,再不与人攀比,知足常乐,对生活中得到的东西都以一种满足的心态去对待,看到一盆花在他料理下开花了就感到很满足,很开心。

喜欢美食的赵某还喜欢在家研宄厨艺,把每天的生活料理得美美的。中秋节时他还自己做月饼,去年中秋节他做了200个月饼送给朋友。用赵某的话说,“知足常 乐是活出来的,要有知足有乐的心态,享受当下。”

赵某说,他现在的生活态度就是既来之则安之,找到了平淡生活中的乐趣。以前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倒霉,这个50%的遗传怎么就传给他了,而且又不知道这病什么时候发,觉得身体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不知道何时爆炸。后来转变心态后能接受现实 了,最重要的是社会给予他很多,他没有理由不积极面对人生,他要对社会有回馈。

赵某现在在排队等候换肾,换肾后会更好,更自由,会活出更多精彩。

篇二、普通人热爱生命的故事

午1点左右,救援队员们在一个幼儿园的废墟下发现了一个被困的小女孩。废墟随时有可能因为余震而再次坍塌,孩子的性命危在旦夕。“快,这里有人。”在队员的招呼下,十多名队员迅速赶了过来。“叔叔,我不怕,你们不要担心。”救援过程中,面对队员的安慰,孩子反倒安慰起了队员们。一块块砖石被移开,队员们才发现孩子双腿被卡,下半身沾满鲜血,从紧咬的牙齿中,不难看出孩子正遭受着巨痛的折磨。

“两只老虎跑得快……”工具简单,救援工作十分缓慢,就在大家着急之时,孩子突然唱起了儿歌。“我唱歌就不会觉得痛。”获救后,孩子告诉队员,她叫任思雨。 “思雨……”下午6点多,天色渐晚,一男一女穿梭在废墟中,一声声凄厉的呼喊声响彻山谷……“真的啊,太感谢你们了。”得知娃娃已经被救起后,两人紧紧地拉着队员的手,激动得泣不成声。 2、“叔叔,我在。”昨天下午2点,北川县曲山小学的废墟前,一个微弱的童声传进了救援人员朱云能的耳朵。“快,这边有小孩的声音。” 朱云能马上找到了救援队员。撬棍、铁锹悉数派上用场,但由于垮塌的楼层堆积太厚,十多名队员的搜救工作无济于事。

随后,救援队员只得动用液压组合破拆器,严密的乱阵中逐渐被撑开一条缝隙,缝隙越来越宽,队员们发现,一名男孩浑身是血,躺在几名孩子的尸体上。就在大家将救援的手伸向他时,孩子却坚决拒绝:“叔叔,我不慌张,你先救他们吧。” “这孩子太懂事了。”孩子的一句话,当即让救援队员热泪盈眶。随后,队员们果然在旁边的隔层中发现了十多个被困的孩子。

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早晨,一个伐木工人照常去森林里伐木。他用电锯将一棵粗大的松树锯倒时,树干反弹重重地压在他的腿上。剧烈的疼痛使他觉得眼前一片漆黑。此时,他只知道,自己首先要做的是保持清醒。他试图把腿抽出来,可办不到。于是,他拿起手边的斧子狠命地朝树干砍去,砍了三四下后,斧柄断了。他又拿起电锯开始锯树。但是,他很快发现:倒下的松树呈45度角,巨大的压力随时会把电锯条卡住;如果电锯出了故障,这里又人迹罕至,别无他路。他狠了狠心,拿起电锯对准自己的右腿,自行截肢……。 伐木工人把腿简单的包扎了一下,决定爬回去。一路上,他忍着剧痛,一寸一寸地爬,一次次地昏迷过去,又一次次的苏醒过来,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活着回去。 如果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死神正一步步向你走来,最先垮下来的或许就是精神。但伐木工没有表现出死神即将来临的恐慌,他展现给人们的是一个对生命充满希望的形象。

篇三、普通人热爱生命的故事

爸爸只有一只手,国家发了残疾证,允许不交农业税和公粮。可爸爸说:“虽然国家给了照顾,但残疾人也得尽自己的能力来分担国家的困难呀!所以,他每年坚持和大伙儿一样交,而且交得早,质量好。

去年五月,天气像火烧一样炎热。麦子已经熟了,我暗自发愁,可爸爸胸有成竹地说:“今天割麦!”到麦田后,看爸爸用双腿和脚凑合着一只手割。然后用脚尖和另一只脚跟把麦秆堆在一起。临近中午时分,爸累得汗流满面。我想:爸爸一定是渴极了。于是,我偷偷地回到家。等我把水拎回来时,不禁大吃一惊, 爸爸已经割了好多麦子。我走上前让爸爸喝口水再割,而他却说:“你先喝,等我把麦子割完了再喝吧。”这就是我的断臂爸爸。

篇四、普通人热爱生命的故事

有一个叫黄美廉的女子,从小就患上了脑性麻痹症。这种病的症状十分惊人,因为肢体失去平衡感,手足会时常乱动,口里也会经常念叨着模糊不清的词语,模样十分怪异。医生根据她的情况,判定她活不过6岁。在常人看来,她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的生活条件,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但她却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她靠手中的画笔,还有很好的听力,抒发着自己的情感。在一次讲演会上,一位学生贸然地这样提问:“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有过怨恨吗?”在场的人都暗暗责怪这个学生的不敬,但黄美廉却没有半点不高兴,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