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写风水的散文
务实的浪漫
当我们还没有走入风水的世界,实在无法想象我们的祖先对这片土地的爱这样深,这片土地回赠给我们的情这样浓。
在风水的世界里,星空物候指引着我们的生命轨迹,山野江湖庇荫着我们的民族兴旺,城邑道路维系着我们的幸福来源,连或大或小的家都牵动着我们生活中的快乐和悲伤。如果在中国文化中抹去风水,抹走的将不只是研究历史的故纸,我们也许会失去祖先和大地留给我们的千年浪漫。
在古代风水师眼中,天空是父亲,大地是母亲,在龙的传人生活的国度里,龙一直和我们在一起;他们认为,大地上的山脉起源于世界屋脊昆仑山,从这里发源出南北中三路庞大的干龙,三大干龙掠过中华大地,挟着天地生成的生命原气从西向东奔腾入海。
生命的原气和无线电波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当那些肩负着选址修造、建筑设计等义务的古代风水师和人们一同相信它存在的时候,便形成了对气的大量实用验证,对风水学的长期修改创新。现在我们思考世上到底有没有风水的时候,也许我们会忽略,其实古代风水师比我们更认真地面对这个问题。从古代发展到今天的风水学,并不是上古留下的神秘学术,风水学在历史上一代一代地发展,从来没停下过前进的脚步:宋朝的风水学比唐朝的丰富,明朝的风水学比宋朝的精密,清朝的风水学已经演变出许多不同学派,各自累积了不同经验,当代风水学流传到世界每一角落时,更令世人对这个天人和谐的理念与广泛实用浑然一体的文化着迷。
当许多人沉迷算命占卜,努力证明天命不可改、人生有宿命的时候,古代风水师已经大声向命运说“不”。风水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从大自然的生命原气中得益,风水学相信大地之上总有一片屋檐让人重拾幸福,总有一种设计让人走出厄运,总有一个城市永远繁荣富强,总有一挂乐土让自己死后还可以保佑后代昌盛。带着对人世的关怀,风水学让每一个平民百姓拥有平等的希望,古代风水师让人们相信只要在良好的风水环境下,穷人可以走出贫困,怀才不遇者可以得到机会,不完美的生活可以补足,胸怀大志者可以得到发挥。
要达到这种目的,风水学就不能高高架在幻想之上,以朴素唯物的五行八卦理论为基础,以环境合理优美为原则,从国计到民生,从各行各业到社会各个层面,在漫长的历史中实现一个人类生存的完美地理模式,就是风水学的实施方法。
风水有情
风水学认为在庞大的干龙山脉下分出支龙是运输生命原气的方向,从高山上游涓涓细流汇聚成下游的浩瀚江河是运输生命原气的渠道;这个过程等同于地理上从崇山峻岭向原野水乡的发展,风水学中称此过程为剥换脱秀。在风水师眼中的龙,经过万里征途后脱下一身粗砾的甲壳,在遇到平原时变得细致婉转含情动人,生机勃勃郁郁葱葱,这种地方才是好风水。剥换次数越多,龙气就越年轻越有生气,这片土地就越可以使居民健康富足。
我们看看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又有哪个世界大都市不是这样呢?伦敦、巴黎和柏林都位于河流交汇的平原之上,这正是生气最集中的地方;罗马和雅典依靠着山脉面向海湾,这正是生气最多元化的代表;东京和纽约城内众水横流直面大海,却正是最气势磅礴的平洋大风水模式。从雄伟群山中孕育出来的各国文明,都一步一步沿着龙脉走向最适合人类聚居的龙穴,在风水最好的地方重新创造光辉。这不是风水理论和历史的巧合,而是在历史中发展出来的务实风水在人类社会中的通用示范。
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大量人口聚居,也离不开大片可开发的土地。一个城市背后有龙脉支持就有了生气,工农商会兴旺,人口会大量繁衍,这时就需要土地去扩大生产和耕种粮食,而风水学里早就给了我们一个完美模式。城市前的平整腹地在风水中称为“明堂”,明堂宽广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好风水有靠山也有明堂,当然少不了保护这个环境的“青龙”和“白虎”。
青龙白虎原是中国古代对天空的划分,青龙星座是东方天空,白虎星座是西方天空。在以座北向南为尊贵的中国文化中,风水学把青龙白虎引申为左右包围城市的地形,在内陆地区可以是比龙脉低一些的左右支脉,在沿海地区也可以是包围海港的离岛。青龙白虎保障了人类聚居的大明堂不会受到恶劣气候和天灾的突然袭击,最终从实际上保护了人类的生命和财富。
在风水学中,大自然的一切都拥有了生命和人性,以至把弯曲流过城市乡村的河流直接称为“有情水”。生命体中没有绝对的直线,风水学中以见真水为佳,而水文以曲折婉转为最好。当河流在大地上九曲十八弯,就会经过更多地方,让更多城镇农田受益,也可以让水流速度放缓和减少水患,这样的有情水实在让人感动亲近。
上面提到的城乡基本完美模式在实践中建立起来后,风水学一步步向人们的具体生活落实,以此为媒介,人和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风水学认为“山管人丁水管财”,山体起落有致,气势或是雄壮或是秀丽,总之绿化度极高的山脉往往就是吉龙,这种地方将会人丁兴旺,因为好环境会造就健康的父母,那么孩子们就会有更健康的身体;水流众多四通八达,交通运输方便自然使货物交易畅通,这样的地区产销两旺,人民发富是必然的结果。
但风水学并没有在这里停下脚步,古代风水师进一步认为,一家一户背后的高大建筑是也是“山”,一店一铺门前的路也是“水”,在设计优美的生活区可以使孩子们身心健康地成长;模拟了缓慢水流的适中车速马路更适合城市中安全使用,宽阔曲折的人行道可以增加人流量和商机,这些虚山虚水只要符合风水原则,人丁与财富一样可以达到兴旺,这种城市和家庭对自然风水的大模拟可以说是结合了人文文化的环境仿生学。
传统风水看现代城市
风水学力求使中国人的伦理道德,哲学思想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完整地在环境中再现。中国有着众多符合风水原则的千年古城,靠山向水明堂宽广龙虎围抱是古城的主要形式,不符合这些原则的城市要么发展迟滞,要么被居民废弃或是毁于战火天灾,无论是否风水的作用,事实已经证明了这种模式的设计,可以使人类居住环境最大机率地长存于大地。这些古城中,又以北京为其中的代表。
北京城的龙脉起自昆仑山,经过太行山跌荡到燕山山脉,再向东行几百里后,顿起气势磅礴、秀峰云集、端崇尊贵的天寿山。天寿山前为广阔的平原,龙脉来到这里潜入地下,而风水学认为潜龙入地代表龙脉脱尽煞气,可以成为最适合人居的地点,正好建造起中国的核心城市北京。在明代建造紫禁城时,以大风水模式代入城市模式为原理,在宫城北方垒筑了景山为靠,引出潜入地下的龙脉。这时的北京城,终于完成了对昆仑山尊贵生气的全程接引,再把五行八卦等完整的中国人文理念,以建筑形式重新体现,果然就成了千年政治文化中心,虽然几度战火,但仍如火里凤凰越来越显示出活力,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北京深具政治文化地位,但是在现代经济发展上不如上海突飞猛进,如果我们以风水理论来分析以上事实,就会发现其中的关联。北京的北方与西方都被巍峨的山脉包围,以“山管人丁”的风水原理来评价,这里的确人才辈出不愧华夏正统;但四周支流河道众多,却缺乏主流江河,使当地水气不足,减少了商业机会,正是风水中“以水为财”的反面演绎。反观上海紧贴长江面朝大海,山势不足但水气大旺,一经建城就迅速成为华东地区的商业中心城市,又恰好与风水原理巧合。
如果这种城市现象与风水有关,商贸进一步发展又是北京的必要之举,古代风水师可能会给出这样的建议:北京城向南开口,幅原辽阔人口众多,这种气吞天下的大明堂是其他城市求之不得的大气魄,只有龙口朝大海吸入大量水气才可以发挥北京的商业潜能;但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天津港也有一百七十公里之遥,在风水上只能考虑在中间平原引进水气,这个原理一如当年在紫禁城后垒起景山接引万寿山的龙气。在道路可引申为“虚水”使用的风水理论下,对天津方向的高速公路应该充分扩展和使用,对公路所经地比如廊坊等卫星城市大力发展,这样就可以把高速公路引入的海洋水气层层积聚在北京明堂前面,人才和人口可以向外扩散,商机和财富可以走入北京,达到符合现代需要的大平衡。
中国式终极关怀
风水学起点很高,但最后总是把关怀放回个人身上。古代风水师高贵者不乏军师谋士,更多的是游走在城乡的民间风水师。古代百姓从出生那一天起就会和风水师打交道,出生要算命改名,有怪病治不好会看风水,读书很用功却没成绩也看风水,考科举不顺利做生意想发财还是看风水,建房屋和埋葬先人更是非看风水不可,风水真的有这么大的能耐吗?
不管风水有没有这样的能耐,我们至少可以理解一个事实,古代风水师面对的大多是以当时的科技和用金钱权力无法解决的难题,风水为无路可走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和希望,在和百姓一起面对困难的过程中,风水师们也慢慢总结出许多曾经有效的经验,如果这些经验反复有效,又经得起五行八卦原理的推论,就会被保留在风水学说中。
民间风水学主要分成阳宅和阴宅两个范畴,阳宅是人住的屋子,阴宅是祖先的墓地。我们自己住的房子风水好,光线色调气流都合理布置,和自己的先天情况配合得当,当然会直接受益,可是死去的祖先要一个好风水的墓地有什么用呢?如果我们记得古代人相信大地之下有龙气和人息息相关,就不难理解古人为什么认为死去的祖先和我们还有关系。祖先虽然离世,但是我们的身上仍流着他们的血,一个地区环境物候尚且可以通过天人感应的大风水影响人,何况是一个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至亲?在这样的理念下,墓葬风水大行其道,也发展出一套墓葬风水理论。
在墓葬风水的常规要求中,前面提到的靠山明堂和青龙白虎要统统齐全,布置出来的完美模式有如一张大沙发;背后的龙脉要健康秀丽(有植被的山体不会轻易破碎),旁边的溪水要无声慢流(水量小而水流慢的山溪不会冲走泥土),环境要干湿适中整洁,山风要缓慢(山风慢就不会轻易吹走山上砂石引起墓地变形),明堂前还有要“案山”(案山指拦在明堂前面象茶几一样的地形,实际上是为了防止山体大面积滑坡),远方要有“朝山”(朝山指从墓地看出去最远的地平线上有山岭包围,保证墓穴所在地的天灾有程度上限),不能有昆虫动物侵穴,也不能让棺木下有地下水;把这些要求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这样的地形本质上是为了避免了墓地水土流失,祖先的棺木不会因环境变化而外露被破坏。如果古代风水师是为了让祖先得到最后的安宁,让后人用最大的敬畏完成孝道,说出一个祖先与在世之人仍有运气关系的理由,那么真可谓用心良苦。如果还会产生护荫后人的神奇作用,那真是善有善报一举两得,生者又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在现代,公墓园修造坚固设计合理,对祖先墓地保护良好,很多公墓园为了配合民间看风水的风俗,往往还会预先按风水要求建设,早就达到上面提到的风水原始目的,在古代要用风水解决的问题已经不存在。
比如北京八宝山公墓就是一个很好的现代墓园。八宝山墓园位于北京城西面,在古代文化中认为,东方属阳五行属木,西方属阴五行属金,从风水上说,把墓园设在西方可以使祖先在阴性的地方得到安息;而向西的人民公墓和向南的革命公墓,都在八宝山的遮挡下背向旧京城,在古代风俗来说,避免了墓地阴气入侵城池。北京城区为平原地形,在风水上称为平洋龙地,平洋龙地以一凸为贵,正如古代风水经典记载:“穷源千仞,不如平地一堆”。八宝山以百米高的圆顶丘陵为主山,这种山形在风水上归类为金星,正是风水上最吉祥的发富之星,又难得座落在京城西方得金性之位,顺天意合人事,充份照顾了先人和生人的情感需求。
从迷信中还原
但是北京西城已经在快速发展中,居住人口不断增加,如果按古代风水理论来说,住在这附近会不会对人不好呢?
古代风水师也许会这样回答:“如果您注意到北京城和十三陵的位置,就会发现紫禁城的正北方是昌平北宝峰;八宝山墓园的正北方却是十三陵,以香山为接气,可以最大程度接得十三陵吐出的龙气。十三陵龙气最旺,冲入京城西区八宝山后可以让祖先受气庇佑后代,而风水师选择的墓园往往是风水旺地,附近只要没有阴暗潮湿的地方都可以让人居住,加上八宝山形属金星形态,在风水上有发富的象征,说不定还可以为附近的居民增加财富。”
八宝山墓园在近年修造后设计清新,墓碑墓台坚固,地势略高于城区使墓园不至于积水,整体气氛越发典雅庄重,一扫古代墓地的阴霾压迫,建造水平绝不低于西方国家的公墓,已经成为北京市民追思前人缅怀先烈的美丽公园。而八宝山墓园早就实施了全面火葬,按古代风水理论来说,火化后的先人骨灰阴气全无,与生人的运气维系也降到最低,这样从环境卫生与心理卫生的角度都可以得到比土葬更好的效果,也使一些仍相信土葬可以左右自己运气的朋友,放下心理依赖与阴影,用自己的努力去追求人生目标。
风水曾经在历史上,从理论到实用多层面地影响中国文化,曾经给中国人带来与命运抗争的力量和梦想,但是到了今天,风水显示出诸多不合时宜的方面,我们应该保留还是放弃?历史在前进,也许把风水顺应时代地提炼应用,勇于以新观念研究与扬弃,把实用风水从迷信中还原出来,从中得益的最后还是我们。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