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裱师之死故事欣赏
装裱师之死
装裱师傅张艳最近一个时期总做着一个相同的梦:一个人站在装裱案前发呆,双手战抖,老泪纵横,眼前晃动着两个字:“托芯”。
“托芯”,就是在装裱字画的时候,在原画的背后托上一层宣纸,以增加画品的硬度和韧度。对于一个装裱师来说,这是装裱成败,手艺高低的关键所在。托芯一旦失败,以致伤及原画,造成的后果将是无法挽回的。张师傅从事装裱工作五十余年,装裱过的字画无数,从未失过手,如今连她教出来的徒弟也成了装裱界的名师。可是在她将要封刷谢幕、颐养天年之时,却在“托芯”上马失前蹄,造成了巨额损失不说,还玷污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她在梦中似乎看到了画主愤怒的呵斥,同行们隐密的嗤笑。“托芯”二字越变越大,以致蒙蔽了双眼,模糊之中,一头栽进了无底深渊。
张师傅精美的装裱技艺,曾给他赢得过数不清的光环。记得三十年前,有一位老先生拿来一幅残缺严重的名画:郑板桥的《竹》。画中间被火烧了足足有核桃大的两个洞,左上角还被扯去了一块。画主说:“这是我家的传家宝,价值连城。如今遭到损坏,全家人为之抱头痛哭。我情愿出价一万,只要求把画补全。”张师傅展开来看,这是一幅高达一米,宽约八十公分的巨幅画作,在她装裱过的字画中,实为上品。她接活后,对着画作细细观察了三天,对画作的笔触风格,用纸、用墨烂熟于心,然后拟定了一个装裱方案,征得画主的同意,就着手装裱补残。为寻得与原画相同色调和质量的纸张,她用了整整十天时间,跑遍了古城西安所有的纸店。然后对浆糊的调制,绫绢的选择,色彩的搭配,都一丝不苟。在那一段春风和熙的日子里,她一头扎进装裱室,太阳升起落下,天气阴了又晴,鲜花开了又败,她全然不知。五十天后,当一幅装帧完美的画作摆在面前时,画主惊呆了:“这是那副画吗?”与画主同来的一位收藏家惊叹:“郑板桥是不是同时画了两幅《竹》?你这位装裱师可以称之为‘裱神’了。”从此,张师傅的“裱神”之名不胫而走,她被同行公认为一代装裱宗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张师傅从此门庭若市,求其装裱名家字画的络绎不绝,登门拜师的更是如百川归海,应接不暇。她也乘此机会,敞开大门广收学徒,以传授技艺,光大门楣。张氏学徒,入室内传的几近百人,听过其讲座的多达三四千人。十年时间,张氏装裱名噪西北,波及中原。张师傅七十岁生日时,一位有名的收藏家送她一幅对联,上联是:“弟子四千,贤者百余,上追孔圣”,下联是:“褒扬名画,裨补阙漏,不愧裱神”。她的一个弟子得其真传,装裱技艺达到炉火纯青地步,被调至北京一家国家级档案部门抢救一批受损的国宝档案,做出了重要贡献。
再过半年,张师傅就是八十大寿了。这时一个有名的收藏家慕名送来“梅兰竹菊”四条屏国画,说是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手笔,求其装裱。画主曾找过几家装裱店,因为画幅宏大,且系珍品,均不敢接手。张师傅打开来看,果然是稀世珍宝,那老辣的笔法,深远的意境,确是出于名师之手。经过反复交涉,画主愿出十万元作为费用,只求装裱得当,不伤字画;如有损害,定要索赔。张师傅觉得风险太大,斟酌再三,意欲推掉,可是经不住画主左一个“名师”,右一个“裱神”的赞誉,最终还是接下了。她说:“这也许是我一生中装裱的最后一幅画,成则名留后世,败则敛迹深山。成败在此一举了。”
约定装裱期限为半年,装裱完成时正赶上张师傅八十岁生日。张师傅整整用了一个月时间,阅读画作,查阅有关资料,研究其同时期字画的用纸用墨,回顾当年装裱此类字画的经验,以“托、裁、镶、覆、装”五道工序为经,就材料的选择,色彩的搭配,边条、天头、地头、隔水的宽窄大小,拟定了一个立式挂轴的装裱方案。经画主同意后,就着手实施。在张师傅看来,一切都严丝合缝,周到贴切,确保无误了。
可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张师傅已近八十高龄!一切都进展顺利,恰恰在“托画芯”时出了差错。“托画芯”时采用的浆糊浓度,四条屏必须一致,否则就会因缩水程度不同,造成画幅大小不一,损害原画的风格协调度。这一天,张师傅在调制浆糊时,按照七级浆糊的第四级兑拌,慌忙中少打了一份,结果在第三幅画屏“托芯”时已将浆糊用完,待第四幅画屏“托芯”时不得不重新调制。张师傅知道,浆糊调制浓度最难掌握,就是神仙也难两次调制出完全一样的浆糊。尽管张师傅费尽心力,反复试验,仍不如意。最后把第四幅画屏托完阴干后,用尺子一量,比其他三幅还是窄了将近两个毫米。
张师傅忽然觉得天塌了下来,眼前一片漆黑。可是,在这四幅珍品面前,她还是强打起了精神,拼尽平生之力,把其余的几道工序一一完成。经过五个多月,整个装裱工作全部完成,让外行人来看可谓完美无缺。四幅立轴挂在墙上,古色古香,庄重典雅,赢得全装裱行人的赞扬。可是张师傅清楚,无论别人怎样赞誉,都无法弥补她在“托芯”上的失误。这个失误,是无法挽回的,是不可原谅的。
她让人把画主叫来,主动告诉了自己的失误,表示深深的歉意,并提出不再收取那十万元费用,自己再拿出十万元赔偿给画主造成的损失。画主见张师傅态度如此诚恳,表示不再提出索赔。最后,在张师傅的一再坚持下,画主只收了一万元了结此事。
裱画风波过后,张师傅病倒了。身上一阵热一阵冷,整天似在梦中。她一个接一个做梦,梦见自己的师傅责备她,怎么学了一辈子还没有出师,竟犯下这样常识性的错误;梦见张大千来找她,问她为何把自己的作品装裱得走了样。尽管许多老同事都来安慰她,说这样的失误在所难免,不要太放在心里,可她总不能原谅自己,说不该在人生的尽头跌这么个大跟头。弟子们分别从全国各地来看望她,送来了数不尽慰问品,可是她的病还是越来越重,在一个雪花飘落的夜晚,终于抱憾离世。人们在她的床头上发现了一幅字,写到:“托芯一误泣血去,余心耿耿恨难休”。
在她的灵堂上,这幅字被放大为巨幅对联挂在了她遗像的两边。追悼会上,一千多名弟子被师傅的这种敬业精神所感动,个个痛哭流涕,泣不成声。那位被调至北京的弟子赶回来,跪在师傅的遗像前,哭着说:“师傅的遗恨我们牢记在心,一定要把装裱事业看得比天还大,让泣血的事不再重演。”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