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课堂实录

文章 2019-07-17 03:08:21 1个回答   ()人看过

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指带有劝喻或讽刺的短小故事。我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寓言就已经盛行,先秦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优美的寓言。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寓言四则》课堂实录,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师:现在,我给大家来一回现场作画,请大家看后猜一个成语。(作画)

生:(个个面露笑意,答)画蛇添足。

师:真聪明!今天的课就跟这个成语有关。请大家翻开课本第29课,我们一起学习《寓言四则》。这节课我们采用说读的形式学习。说读,就是读读说说,说说读读。

首先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5分钟,力争做到读得准确,读得流利。读准字音有三种方法:(1)借助文 章下面的注音:(2)查工具书:(3)举手询问。读得流利的标准是:不添字,不减字,不换字,不哽字。

(生自由大声读书5分钟)

师:时间到了,读得怎样?还是先听听大家的齐读。(生齐读)整体听来,很流畅。如果能读准这几个字的读音,就更好了。

宣王悦(yuè )之 堕(duò )而折其髀 引弦(xián)而战

我不仅喜欢听大家齐读,还喜欢听大家一个一个地读。谁先来试一下?

生1:我读《滥竽充数》。……

师:声音洪亮,还读出了古文的韵味。

生2:我读《画蛇添足》。……

师:有点紧张,只重复了几个字,还可以。

生3;我读《买椟还珠》。……

师:节奏感很强,读得很准确。(没有人读第四则)第四则有点长,对我们来说是个挑战,谁能拿下?

生4:我来试试。……

师:相信自己,你看你表现得很好。

读通课文后,请大家再自由、大声朗读课文5分钟,力争做到读懂词义,读懂文意。还记得解决字音障碍的方法吗?回顾一下,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词义障碍,对于书下没有注解的,更要注意。读懂文意,就是能把故事讲出来,当然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和联想,尽量讲得生动活波。

(生自由读课文5分钟)

师:时间到了,字词学得怎样?先来进行一场比赛。左右两队各提出字词方面的问题,考考对方。看哪一队能考住对方,而不被对方考住。

生1:我想问“乃左手持卮”的“乃”字怎么讲?

生2:于是,就。

生1:我认为,这样理解不大恰当。那个人拿到酒后,应该喝下,怎么会左手持卮,右手画蛇呢?我认为应当“竟然”讲。

生2:你这样理解是忽略了这个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别人还没画完,我再来给蛇画脚 。

师(问生1):你接受他的分析吗?

生1:嗯,我明白了。

生3:“父子相保”的“保”字怎 么讲?

生4:“保全,没事”的意思。

师:(问生3)你同意吗?

生3:我本来不清楚,现在我懂了。

生5:“此独以跛之故”的“以”作何讲?

生6:“因为”。我问一下,这里的“故”字怎么讲?

生7:“原因”。

师:我来考考大家,“滥竽充数”的“滥”字如何讲?

生8:“坏的,差的”。

生9:“滥用”。

生10:我觉得他不会吹,混在里面假装能吹,可能是“假的,不真实的”的意思。

(学生于是议论起来了)

师: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自己去思考吧。

接下来,咱们来一个讲故事比赛,两个队各推 出一个代表上台表演,可配以表情、动作。

(有生小声问:能找个搭档吗?准备一下,行吗?)

师:当然可以。

(学生准备)

生:我来给大家表演《滥竽充数》。表演不好,别见笑。……这真是“宣王听竽三百人,南郭滥竽来充数。泯王——把竽听……”谢谢 !

(掌声响起)

师:不用我多说,这掌 声已经说明了你的表演水平。

生甲、乙:今天我俩给大家表演一段《画蛇添足》。……

生甲:我的蛇脚 下生风,快速前进。

生乙:蛇长脚 ,那……还叫蛇吗?你看我的蛇帅呆了!

生甲:等等等等,那个时候,有“帅呆了”这种说法吗?

生乙:那让大家评评,蛇有没有脚?(“没有!”)谢谢!……

师:太棒了!太棒了!欣赏了这两个精彩的故事后,我们静下心来想想,从这四则寓言中,我们有些什么领悟 呢?请每个人用“第×则寓言告诉我……”的句式说句话。看谁说得独到,有见地。

生1:第三则寓言告诉我做人要真实,不可以靠蒙混过日子。

师:嗯,有警戒性。

生2:第一则寓言告诉我做事要适可而止,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师:我觉得你说话很严密,你说的“有时”怎么理解呢?

生2:比如,这里的蛇没有脚就不要画,而像写文章,就不能说一次成功,需要反反复复去修改,才能写好。

师:有道理。

生3:第二则寓言告诉我看问题要重实质,不能只重表面,像那个郑者,那损失就惨重了。

师:是的,那个郑者的行为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谁 再来谈谈。

生4:我觉得这个郑者倒便宜了那个楚人。那个楚人的行为难道不可笑吗?买宝珠就买 宝珠,干嘛要那么大张旗鼓地去装饰那个匣子呢?我认为,这叫喧宾夺主。

师:有见地。

生5:我不认为楚人可笑,我倒觉得他很聪明,为了使宝珠更显价值 ,他想到了“包装”,再说他并未因此而吃亏,倒是郑者因小失大。

师:我觉得你也很聪明,有经济头脑。

生6:第四则寓言使我想起了老子的一句话:“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师:真是了不起。《塞翁失马》传递给我们的也许就是这种神福祸相对论吧。

下面我再来考考大家:能不能用成语、俗语或者警句之类来解释这四则寓言呢?

生1:我用“多此一举”来解释“画蛇添足”。

生2:我用“混水摸鱼”来解释“滥竽充数”。

生3:我用“不学无术”来解释 “滥竽充数”。

生4:我用“有眼无珠”来解释“买椟还珠”。

生5:我用“一分为二”来解释“塞翁失马”。

生6:我用“鱼目混珠”来解释“滥竽充数”。

生7:我想可不可以用“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来解释“买椟还珠”呢?

生8:当然可以啦。

生9:我想用一句话来解释“塞翁失马”,记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掉进了一个池塘,不要难过。也许当你站起来的时候,你的口袋里会兜上几条鱼呢。”

师:谢谢你给我们这样一句精彩的解释。

今天这节课让我感觉 到了大家知识的丰富和认识的独到。有这么一句话:“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古典文学无疑是使我们思维之渠清亮如许的活水。但愿我们大家能更多地积累文化,运用文化,将自己打造成为有真才实学的人!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