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故事教学策略研究范文
文章摘要: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三把钥匙是数学、文学、音乐”①。可见音乐在开启人类智慧方面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园长期以来一直都很重视音乐活动,在参与“十一五”课题《幼儿音乐活动生活化策略的研究》后,将音乐故事的想象与开发作为我园的子课题。音乐故事教学在幼儿园并不陌生,但如何通过音乐故事的教学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让音乐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本文通过如何为幼儿选择适宜的故事和题材及对音乐故事教学策略研究的实例分析,阐述了在幼儿园如何开展音乐故事教学,如何利用音乐故事活动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提升其生活品质。
正文
自2007年以来,我园参与了由深圳市南山蓓蕾幼儿园满晶教授主持的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十一五”课题《幼儿音乐活动生活化策略的研究》,根据我园以往的研究经验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在仔细分析了课题组提出的子课题的后,申报了“音乐故事的想象与开发”这一子课题。“音乐故事的想象与开发”是通过故事过渡到音乐,再用音乐来讲述故事,在用音乐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在活动中要重视幼儿的主体位置,引导幼儿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幼儿自主创造的空间,找寻教师引导与幼儿主动探索之间的一个平衡点。在音乐故事的教学中如何将这音乐与故事有机结合起来呢?我们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选择适宜故事的策略。
什么样的故事内容是适宜的?是被幼儿喜欢并能产生共鸣的?杜威曾说过:“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同时还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命题。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也认为:“生活化是一个直接影响幼儿身心健康、有效发展及生命成长的问题,也是一个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重建儿童的生活、关怀儿童的生活,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性或根本性工作” ②。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③。这几段话告诉我们,在为幼儿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在了解幼儿现在经验和需要的基础上,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对幼儿具有挑战性、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内容。基于此,我们制定了选择故事的策略:
策略1:来源于经典的文学作品。结合我园正在进行的图画书阅读的研究,选择经典的故事:如《好饿的毛毛虫》、《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两个故事一个取材于幼儿熟悉的毛毛虫,另一个则取材于幼儿同样熟悉的狐狸和母鸡。通过对这两个读本的解读,发现幼儿对这两个故事特别喜爱,并且这两个故事的情节也适合用音乐的方式表现出来。
策略2:来源于传统的民间游戏或传说:如《老鹰捉小鸡》、《西游记》。《老鹰捉小鸡》是一个幼儿经久不衰的传统游戏,每一次的游戏都能引发幼儿无数的、开心的笑声。《西游记》更是让孩子百看不厌、百听不厌。选择这种类型的故事,可以引发幼儿的共鸣。
策略3: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如《龟兔赛跑》、《小兔和狼》。乌龟、兔子永远都是受孩子喜爱的两个小动物形象,有小兔子的地方总会有大灰狼的出现。一玩有关兔子、狼、乌龟的游戏,幼儿的兴趣总是能以最快的速度被调动起来。满足幼儿的兴趣是组织好一个活动的第一步,对于自己感兴趣或喜欢的事物,幼儿总是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进去。
二、选择适宜音乐作品的策略。
一般人往往以为,中国风格的音乐和儿童音乐应该更贴近幼儿,才更容易得到幼儿的喜爱。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太科学的。相反,我们往往认为儿童较远的异国风格的音乐和成人音乐,却因其所带有的适度的陌生性、新异性和挑战性开始逐步成为大龄幼儿自觉追求的对象④。音乐没有国界,所以我们在选择音乐的时候可以考虑选择一些多元化的音乐,只要是适宜幼儿,幼儿喜欢的,都可以作为我们给幼儿感受或欣赏的素材。同时,选择适宜的音乐也是一个活动成败的首要因素,教师在选择音乐的时候可运用以下策略:
策略1:根据不同年龄幼儿音乐能力的特点选择不同的音乐。小班的幼儿:借助音乐进行自我表现的欲望和能力增强,能逐步明白构成音乐的某些组成部分如乐句、乐段等,并能从听觉上去感受音乐的最简单的曲式结构。中班的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显著增强,能借助于一些词汇,例如:“欢快活泼的”、“安静优美的”、“雄壮有力的”等来描述对音乐情绪的体验。他们愿意倾听一些不同性质的音乐,从中领略不同的情绪风格。大班幼儿除了在声音的动用上更加自如外,整个身体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也在提高,幼儿可以较为协调地完成一些简单的舞蹈了⑤。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选择音乐的时候可为小班幼儿多选择一些儿童乐曲和一般性风格的乐曲;对于中班的幼儿可加入一些具有民族个性的音乐;对于大班的幼儿,可增加一些地域性明显、异国风格的音乐及少量的通俗易学、健康向上的成人乐曲。
策略2:所选择的音乐要和故事中的内容、风格、人物形象相匹配。在选择音乐时,教师首先要根据本年龄段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故事,并要对故事的情节、内容、场景等基本信息了熟于心,充分挖掘故事的内涵,只有充分把握了每一个角色的特点,才能找到适合的音乐,使音乐和故事能较好的匹配起来,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根据故事人物、情节、场景的需要剪辑一些音乐。
策略3:对于整个幼儿年龄段的幼儿来讲,我们在选曲的时候都应注意选择轻松愉快、曲式相对简单、重复较多的音乐为主。这样的音乐容易被幼儿接受和感受。教师所选择的音乐要注意音乐的清晰度、音质是否清楚、音色是否优美,还可为幼儿选择不同风格、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音乐。
三、教学组织的策略。
音乐故事教学结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的元素,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朗朗上口的歌词、优美动听的音乐、肢体动作的感受,无一不给孩子带来愉悦身心的享受。在音乐故事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渗透来激发幼儿的激情,感受音乐故事的独特魅力。
策略一、运用唱歌讲故事。
唱歌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由于受自身经验的限制,非常喜欢通过模仿来学习,多次重复的节奏型、朗朗上口的歌词,幼儿不需要借助外部工具,张嘴就能唱。在唱歌活动中,幼儿通过运用声音、动作、创造、想象等各种手段感受和体验歌曲的节奏、旋律、情绪等。教师让幼儿将故事唱出来的过程,是一个幼儿不断理解故事、再现故事、创造故事的过程,也是幼儿更好地用歌声讲述故事、体验故事、体验音乐带来喜悦的过程。“我们通过10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发现:在非压抑的情况下,尤其在自由、自然地进行歌唱的情况下,幼儿所发出的声音总是比较自然、舒适和美好的”⑥。教师在运用唱歌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幼儿在自身参与和体验中不知不觉学会歌曲,感受乐趣。如:在小班音乐活动《三只猴子》的歌唱教学中,教师设置故事情境,以讲故事作为导入,引发幼儿猜想故事发生的过程,并在师幼互动的讨论中逐步熟悉与理解歌词,针对小班孩子的特点,教师不断抛出一些小的“包袱”,加入一些细小的情节,如:“小猴子”们偷偷跑到门口看看是不是“猴妈妈”回来了?“小猴子”摔倒时“猴妈妈”在小猴子的额头上贴上一个“小包”等等。在最后的环节,教师对歌词进行了改编,用唱的方式告诉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安全,不要在床上乱蹦乱跳。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幼儿学会了歌曲,并充分体验了歌词、节奏、游戏、表演所带来的快乐。
策略二、运用身体动作讲故事。
伴随音乐的有情节的动作表演,不但能帮助幼儿很好地发展动作,同时也能很好地吸引孩子们投入到对优秀音乐的感受活动之中。如果只是要求年幼的孩子坐在那里安静地倾听,他们很难听下去,而且也听不出什么名堂。许多研究都证实了这种活动的重要性并认为:“没有大肌肉参与的音乐学习,至少也是不完善的音乐学习”⑦。音乐最本质的特点是能让人全身心的投入和体验。当孩子哪怕是婴儿,听到音乐都会不由自主的动起来,可见音乐能极大限度感染人激发人,让人随着音乐而舞动。“肢体动作是对所有孩子的教育中最适合的,相对地,动作教育在任何课程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⑧。教师在运用肢体动作讲故事时要注意音乐和动作的匹配,教师事先要仔细倾听音乐,包括每一个乐句,设计的动作和音乐较好的对应上,让人感觉音乐和故事两者相得益彰。如:在中班音乐欣赏活动《母鸡萝丝去散步》中,教师将目标定在随着音乐表演狐狸的动作,并根据音乐创编相应的故事情节。教师在导入部分请幼儿欣赏flash,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回忆,并重点讨论flash中狐狸的动作。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所选的音乐为《在山魔王的宫殿里》,此音乐力度变化很明显,前半段音乐教师引导幼儿表现狐狸摔倒的各种动态,后半段音乐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狐狸被蜜蜂蛰的窘态,惟妙惟肖。在这个故事中,教师将音乐很好地与情节联系起来,特别是后半段音乐所表现的激烈、紧张的气氛,当音乐进行到后半段时,幼儿异常投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策略三、运用乐器讲故事。
一直以来,教师们都觉得打击乐的课比较难出彩,主要是在传统的打击乐教学中往往使用各个声部分离开来练习的模式,在练习后再合起来演奏,幼儿因为没有建立起各声部之间的联系而不知道如何和同伴配合,往往是自顾自地敲奏。其实,打击乐是幼儿接触理解音乐的最好途径之一,因为打击乐能使幼儿的音乐经验得到更好更快的提升。当幼儿用乐器进行演奏时,能运用自己的想象力选择肢体动作代替相应的乐器,或者将乐器发出的声音配上适宜的人物和情节。和传统的打击乐教学相比,我们现在注重的是:“着眼于学习的过程,更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也注意学习的结果,使幼儿能够较完美地演演奏作品并享受演奏过程的乐趣”⑩。教师在运用乐器讲故事时要注意乐器和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的匹配,在选择乐器时要注意乐器的材质和音色,还要注意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演奏,注意好各个角色的衔接,以获取整体效果。如大班打击乐活动《好饿的毛毛虫》中,教师将毛毛虫吃水果的数量和日期变成了四种不同的节奏型,并引导幼儿进行讨论,用哪种乐器表现虫卵变毛毛虫、哪种乐器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状态比较适合,在毛毛虫一天天长大的时候,演奏力度和速度应该有哪些变化等。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并在此过程中体验了同伴合作的乐趣。
好的故事和音乐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打动人心、感动你我。当我们和孩子一起浸润在音乐的世界里,徜徉在音乐的殿堂中,我们是愉悦的,也是无比幸福的,因为我们传递的不仅仅是音乐,还有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参考文献:
①刘蓝《音乐漫话》文津出版社
②虞永平《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根本特性》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网站,幼儿园教育与课程,20xx。
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④⑥⑦⑩许卓娅 《学与教的心理探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9月
⑤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⑧ Rae Pica著 许月贵、郑欣欣、黄静莹译《幼儿音乐与肢体活动理论与实务》心理出版社 20xx年3月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