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只为结善缘励志人物故事
5月21日,是一代宗师赵朴初先生逝世十周年的日子。十年来,作为朴老家乡子弟,我在业余时间做些朴老资料搜集、研究工作,每每感动于朴老人格的魅力。就说写字,对于书法泰斗的朴老来说,一生写字无数,结下多少美好因缘,留下多少笔墨佳话。
朴老幼承家学,临池不辍。十多岁到上海求学,充分掌握字的结构,能非常流畅地写出空心字。晚年的朴老虽然书法名贯天下,但对书法艺术仍然没有满足,仍在练习草书,直到生命的终止。不像某些人写字,只为鬻些钱财和名声,朴老写字,只为多结善缘。他手中的笔,如地藏菩萨的金锡杖,行走天下;如韦陀菩萨的金刚杵,护持大法;如观音菩萨的甘露瓶,净化人间。
早年,国家不富裕,开展佛教工作也缺钱。但朴老有法宝,那就是他手中的笔。外出访问,他写一幅字作为礼物,送给外国友人。虽然是秀才人情一张纸,但这张纸,被友人视作十分贵重的礼物。他到各地指导工作,常以书法赠之,至今成为各地的藏宝。全国各地,几乎每到一处,特别是佛寺,经常能看到朴老题名的殿名、寺名等,与名山古刹相映生辉,美轮美奂。朴老外出,受到别人的热情接待,为表谢意,也常以书法赠之。1990年,朴老回故乡安徽视察,半月有余,离别,在合肥关门一日,写字送人,无论各级领导,还是宾馆服务员,人手一张。晚年常住院,为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不但送字,还为他们撰写诗联。
朴老写字,还是他的一种工作手段。有一天,他的秘书在工作上与同事产生误会,有些情绪。朴老知道后,没有说秘书什么,而是手书了“慈忍”两个大字和藕益大师的一段语录,送与秘书,告诫他“以慈育德,以忍养情”。秘书看了,一下子明白了朴老的意思,热泪盈眶告诉朴老知道自己错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朴老到福建去,发现有些地方仍然很左,宗教政策落实不够,寺院还没有归还僧人。朴老也没说什么,而是写了几首诗,送给当地领导,当地领导一看,也就懂得了朴老的用心,改正了工作。朴老特别关爱年轻人,经常写信给晚辈,再写上一幅类似陶行知的《每日四问》的名人警言,勉励他们学有所成。
朴老看上去是菩萨面,怀的是菩萨心,行的是菩萨道。求字者蜂追蝶逐,朴老不是闭门拒之,而是尽量满足。只要朴老有时间,有人向他求字,他像个孩童一般笑着,把这看做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拿起笔来就写。太多的求字,实在让晚年的朴老有些难以承受,为了他的身体,佛协不得不出面挡驾,夫人不得不出面挡驾。曾有一位和朴老颇有交往的前辈告诉我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去朴老家中向朴老汇报工作。那天,夫人外出有事,那位前辈工作汇报完了,与朴老闲聊起来,这时,朴老竟然主动提出给他写字,并问还有谁托他写字,今天都可以写。于是,那位前辈倒墨裁纸伺候,朴老一连写了好几张。正在这时,门铃响起,朴老大骇,谓之老婆子回家了,赶快把笔墨收起。两个人一阵手忙脚乱,总算没让夫人知道这件事。
朴老不卖字,有人实在要付些润笔费,朴老就让他作为自己的功德,交佛教文化基金等,或用于慈善事业。据说,有人拿了朴老的字,去卖钱,朴老知道后,有些不高兴,想出钱把字赎回来。朴老也曾卖过字,那是全国发生大洪灾,朴老邀了启功等大家,搞义卖救灾。晚年的朴老,很少给公司、宾馆、商场等写字,不让自己的字沾上铜臭味。是呀,无论是谁,看朴老的字,越看越好看。有一种味儿,如佛前炉烟、山中兰香,沁人心脾,是中国书法艺术和朴老高尚人格糅合在一起散发出的芬芳。
“明月清风,不劳寻觅”,他就在明月下,他就在清风里。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