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开玩笑-杂文随笔
给我的印象,如今的好小说少,主要原因是作者的问题,不是生活不厚重,也不是素材不多,更不是世界不够精彩,而是作者不想那么做,粗制滥造,不是大兴其道么?文艺所以今天这个样子,人为的原因,是最主要的。对比西方,虽然也是围绕市场,为了金钱,但是,要论好看,要论好作品,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的。
今年早些时候,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就提到了类似的问题。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国画坛争议最大的,就是到底是国画好,还是西洋油画好的问题。主张油画好的,得意洋洋,因为那是他的本行;坚持国画好的,以为天要塌下来,似乎没了活路了,只有油画的一条路可以走了。因为从西方绘画的理论上讲,中国画是无理画,套用西方的美术理论,是说不通的。但让画国画的去写生、学画素描,搞立体透视,实在是难为人。其实,人们都是想不开的,先是油画家想不开。月亮都是圆的,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月亮都是亮的,也无论究竟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吃了几天洋面包,就以为西方好,甚至简直是西方的什么都好,而自己的老祖宗不行,自己老祖宗什么都不行。因此,油画家看不起国画家。国画家在油画家的咄咄威逼下,似乎不会写生、不会素描,绘画的生计,也就不成了,这碗饭也就吃不得了。其实,如果大家各退一步,争论可以平息,事情也就不是什么难办的了。对于这个问题,黄永玉先生感叹,是事情发生的几十年之后。而这个问题,给从事艺术的人怎样的启示呢?却是值得深思的,也是应该长久思考的问题。所有艺术,其实都涉及到这样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取长补短,他山之石,如何攻玉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一些前辈大家,一般解决得都比较好,而如今的一些所谓的名家,往往是望着西方的月亮艳羡和惊叹。这并不是什么好现象,而是需要正色,需要严肃,需要纠正的。最近,据有关材料介绍,一个西方人,前些年在中国廉价买了些中国不知名画家的画,开始,在国外市场上,也不看好。可是,最近几年,情形变了,不少画作拍卖到了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美元。这能说国画不好么?按照前边的逻辑,如今中国的月亮,大概开始圆起来、亮起来了吧?其实,中国的月亮,仍旧如故。
还有一件事,也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鲁迅的杂文产生影响,被当局到处检查、查封,人身安全无法保证的时候,而逍遥的文人们,很快就找到了几乎不存在任何风险的文种,闲适或幽默小品,逃避现实,明哲保身,没骨气的文人活得倒自在,而鲁迅先生,却早早谢世。实实在在说,鲁迅先生的确是病死的,但他为什么要患病呢?他的病根呢?只要认真一想,就明白了。
文章与绘画,毕竟不同,是两个不同的行当。但是,就其文艺性,却是一个老根分出的不同的枝叶,表现形式有别,而实质应该是一个的。这样,画,究竟好不好,文章,究竟好不好,无疑于在说,到底是谁的月亮亮或圆的问题。
在如今的西方人看来,似乎中国的月亮开始圆起来了,似乎也开始亮起来了。不过,我倒觉得,取人家的长处,永远是必要的,甚至是必须的,否则,是不可能有进步和提高的。但是,自身优秀的部分,决不能轻易丢弃的,而是要在继承、弘扬精髓的前提下,学习人家优秀的东西,而解决提高自己的问题。
日子好过了,适当的娱乐,适当的休闲,都是可以的。但是,在我们赏画和品文的同时,是否真的感觉出画的哪好,文章的哪好,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如果这些真的都没有,真的都不存在的话,那么,一定是画家或文人的毛病,玩笑,是不是开大了?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