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石桥禅理故事
唐朝的赵州从谂禅师幼年出家,依止南泉普愿禅师20年,80岁时驻锡于赵州城东的观音院。
某天,一位年轻的禅僧前来参礼,谈起他在路途中见到的石桥。
禅僧说:“赵州石桥,远近驰名,学人向往一睹风采已久,没想到亲眼见到,也不过是一座普通的小桥而已。”
从谂禅师微微一笑,说:“可惜呀,你远道而来,只见到一般的石桥,并没有看到真正的赵州石桥。”
禅僧被从谂禅师这么一提点,顿时心生惭愧,赶紧再问:“请问禅师,什么才是真正的赵州石桥呢?”
从谂禅师淡淡地说:“度人来往。”
“假如没有人来往呢?”
“那就是石桥功德圆满了。”
40年前,佛光山初建时,在东山建了一尊接引大佛。那时受制于经济的困难、建材的局限,大部分佛像都是用水泥塑成的。后来,各地人士前来参访,看到接引大佛身边那一圈水泥塑造的佛像,就批评说:“可惜,都是水泥文化,没有什么价值。”
我也慨叹说:“的确可惜,老远来一趟,都没有看到佛像,只看到水泥。怎么我们住了几十年,只知有佛像,不知有水泥?”
世间万法,一切唯心,心生万法生,心灭万法灭,所以,我们到什么地方,能见到什么境界,就看我们的心境如何了。
做一个心灵宽广的人
即使一个人拥有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修养,文明的举止,优雅的谈吐,但如果缺少了博大的胸怀以及一颗充满爱的心灵,那么他一定不会活得足够潇洒漂亮!
生在这个矛盾世间,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一介平民,每个人的一生都必然经历种种的坎坷甚至不幸。这种种的坎坷或者不幸,无非是一些爱呀、恨呀、情呀、愁呀等等。而人世间的一切爱、恨、情、愁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度,时间能够清除一切。只要时间一到,一切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当然,这时间有一个长短问题,时间的长短则由个人的心灵的宽窄度所决定。
心灵宽的人,所有的一切得到释然的时间自然就短,心灵窄的人,所有的一切得到释然的时间也必然长。但就在这长短之间,上演了更多的人生悲喜剧。
人海茫茫,恩怨情仇终能相遇,生活不易,在竞争激烈、各种利益关系交错的社会中生活的每个人,都有伤害与被伤害的可能,俗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为什么不能将一切止于自己呢?人性中善恶并存,人难道真的是向恶不从善吗?
情爱是暖火,温暖了别人也温暖了自己;仇恨是烈火,燃烧了别人也烧灭了自己。
阿萨吉奥利曾说:“如果没有宽恕之心,生命就会被无休止的仇恨和报复所支配。”还有一位哲学家说:“有一颗体谅他人的心,就仿佛获得一把钥匙,它能开启未来闭着的大门。”
普济寺里有一个年近百岁的老禅师,许多人有什么解不开的难题,
都会去向这位老禅师请教。
某天,一个内心充满仇恨的人来到普济寺,他想向老禅师请教“为什么自己从来都没有开心过”。
此人正要踏进老禅师打坐念经的禅房,却发现自己脚边有个像袋子似的东西,虽然块头很小,可是看起来却是气鼓鼓的。他感到很奇怪,就抬起脚来,猛地向那东西踩去,可是那东西不但没有被踩破,反而迅速地膨胀起来。这个人一看到这种景象,犟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他随手抄起放在禅房门口的一根木棒向那个和他一样“气鼓鼓”的东西使劲儿砸去,到最后,那东西已经膨胀得将整条通往禅房的路都给堵死了。
这时候老禅师出来了,他对那个前来求教的人说:“快停止吧,此物叫做仇恨袋,里面装着你的仇恨,你不搭理它,它便如刚才一般大小,但一旦你要侵犯它,它便会膨胀起来,与你对抗到底。远离它,忘记它,它便伤害不了你了。”
那个正在发怒的人听了老禅师的话,如醍醐灌顶,他对老禅师说:“感谢你,我以前每天总是生活在仇恨之中,所以我从来没有开心过,现在我终于找到答案了。”
人生最大的智慧是心灵的宽度。一个人的心有多大,他的舞台就会有多大!他脚下的路就会有多宽!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决不会超过他心灵的宽度!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上要想获得智慧,有一个最基本的品质,那就是把心尽量的放宽。
一个人只有带着宽广的心灵上路,才能够走得更远,从
人生旅程中获得的也会更多。即使不幸刚刚降临在他身上,让他觉得无路可走,但只要他抬起脚,哪怕踏上的是一条荆棘遍布的羊肠小道,那天上鸟的欢畅、路边野花的绽放,也能让他感到希望。即使是四周一片白雪皑皑,但他也能闻到雪底下春天的气息。脚下的路自然就会越走越宽广。而心胸狭窄的人,所面临的只能是悬崖。
在生活中我们感到有些人似乎带有一些阴气,总令你不寒而栗,总想离他(她)远一点;有些人你即使想说服自己接受,但感觉始终让你对他(她)充满警惕。原因很简单,正常人无法接受心理扭曲心态失衡的人,他们反感这类人,不屑也根本不愿意与他们交往。
其实,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的人有时也想轻松畅快地与人交流,但其骨子里时不时漏出的报复浊气,令人望而生畏。当报复心驾驭了人的灵魂时,人就无法自己。从这一刻起,报复者就自己为自己判了无期徒刑。在这种情势之下,报复者就只有一种选择就是选择孤独,直至悲哀地死去。在众人的眼中,假如往好一点说,也就是落得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已。
真正的幸福来自快乐的心灵。只有心灵宽广的人,在你的眼角眉梢都洋溢着由衷的幸福。狭窄的心灵永远开不出幸福的花朵。周国平曾经说过:“人,来自于泥土,而最终归于泥土”。世间万物都最终要落入大地,一切的爱恨、贪欲、喧嚣、繁华、浮躁都只是过眼云烟,生命的本质是安静的也是丰富的,更是偶然的,何必让他在迷乱的旋涡中倒行逆施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