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既哀亦美,知此足矣励志人物故事
与《俄罗斯文学讲稿》耳鬓厮磨了十年,感觉我全部的收获也尽在这句话里了:“生命既哀亦美,知此足矣。”
一
托尔斯泰是纳博科夫的至爱。据说当年纳博科夫在大学课堂上讲授俄罗斯文学,为了说明托翁无与伦比的伟大,曾经来了段“行为艺术”。
他先把教室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教室里顿时一片漆黑。这时他打开了讲台上的一盏台灯,指着台灯落在桌面上的光晕说:“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
随后,他接连打开了教室里所有的日光灯,台灯立即显得昏暗无光,他说:“这,是普希金。”最后,他走到窗边,一把拉开窗帘,耀眼的阳光瞬间洒进教室,等他拉开所有的窗帘,教室里已满是阳光。随后,纳博科夫清清嗓子,说:“同学们,这,就是托尔斯泰。”
二
某年期末,纳博科夫在校园的湖边散步,一名女生跑来问他:“教授,我该知道多少东西才能考好期末考试呢?”教授想了想,说:“生命是哀伤的,生命也是美丽的,知道这个就够了。”
(听风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35期)
唐朝诗僧王梵志曾有诗云:“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以“土馒头”这样的大白话来比喻坟墓,虽不免残酷,还是让人忍俊不禁。又用“打铁作门限”这一故事,表现无论作什么长远的打算都是无用功。宋代范成大把这两首诗的诗意铸成一联:“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
后来曹雪芹写的《红楼梦》中,妙玉就很喜欢这两句诗,而“铁槛寺”“馒头庵”的来历也在于此。如此精妙地警示后人,意味深长啊!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