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十五从军征》

文章 2019-07-17 00:18:17 1个回答   ()人看过

他回来的时候秋天已经至末了,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瑟瑟的秋风拂过贫苦的村庄,带走了仅有的枯叶,干撇撇的树上挂着几片摇摇欲坠的黄叶,它仿佛在紧紧的抓住树“别,我不愿离去。”野草丛生的草堆里,长了几棵针尖般锋利的荆棘,唯独它不会被风带走。潭边的芦苇在风中孤独的摇曳,它那脆弱的像头发丝儿般的身躯都会被风折断。

村子的偏僻处有一座似残垣般的房屋,无人修理它那残缺的身体。房子的门已经不知去向,只看见门里结着一层又一层的蜘蛛网,浓密的像一条薄毯子,挂在房门上。房子的墙壁已经霉烂了,潮湿又阴冷,屋顶被风掀开了一个大缺口。

凉飕飕的秋风吹乱了老人饱经沧桑的白发,却吹不走老人回家的渴望。老人拄着拐杖,艰难的向前挪动着,破旧的衣衫补了一块又一块,伤疤在干柴般瘦弱的身上依稀可见,消瘦的脸上布满了皱纹,那脸上的是忧愁还是欣喜?他的背驼了,好似重担仍背在他的背上。六十五年过去了,至今他已有八十高龄,十五岁那年,他被抓去当兵,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和战争,踏过了重重的危险,他终于回到了阔别六十五年的家乡,亲人们亲切的目光在他眼前浮现,这是多么熟悉而又温暖呀!

他向路边两旁张望,村子还是原来的村子,树木还是原来的树木,只是心不是了,而家,也不是了……

正当他蹒跚着向前走的时候,他遇到了同他一起被抓走,去当兵的战友的儿子凝轲,当他离开时凝轲还是个蹒跚学步的小孩子,可是如今他也成了个中年人了。

“凝轲呀!许久不见,可否相识?”他微微一笑。

“哎,何曾不识,家父随您同去征战,一定战死沙场了吧!”凝轲叹了口气。

“我家里还有谁呢?”老人颤抖着说。

“这,从远处看,谁都知道那是您家,松树柏树下荒墓累累,杂草都漫过了坟包。”凝轲无奈的指了指远处。

“哦,事已至此,别日登门拜访。”老人早已料到,低垂着头拄着拐杖走去。

枯叶在风中飞舞,老人的心颤抖着,像那冰冷的潭水,丝丝凉意漫过心田。战场上那满腔热血奋勇杀敌的他,已经不存在了,只留下一个凄凉、孤独的老人。簪子都绾不起来的发丝在风中飘荡,犹如那十二月的白雪,哎,老人在心中叹息道。

走到家门口,拨开如薄毯般厚的蜘蛛网,映入眼帘的气氛是这样荒凉。家中养的兔子在狗洞内外窜来窜去,像是在为儿女寻找哺育它们的食物,野鸡从房梁上跌跌撞撞的飞落在地上。原来家中一片种着蔬菜生机勃勃的小菜园子,现在却杂草丛生,蜘蛛网结了一层又一层,偶尔还能看见一两只小虫子相互挤兑一下。杂草中长着几丛野谷子,荆棘围在墙边上。那一口小井已经干枯,潮湿的井底几只癞蛤蟆住在里面,井上生长着野葵菜。整个院子都死气沉沉的,没有一点生气。

老人从破旧的房子里找来石臼,把野生的谷子放在里面捣碎,拿来做饭,又到井边采下葵菜来做羹。经过了一个小时的折腾,房子被整理好了,饭也煮好了,老人习惯性地喊了一句“吃饭了!”,可是空荡荡的屋子里没有一点回音,老人的声音钻进了房子的空隙里。老人这才想起,——家人都已经去世。他看着手中的羹饭,不知道端给谁吃,泪水从干枯的眼睛里一滴一滴的掉落在地上,老人抹了抹泪水,放下手中的饭,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了家门口,他轻倚在门框上,不经意间向东望去,松树柏树下,几座荒墓,可怜兮兮的坐落在那里,荆棘围在旁边,杂草漫过了坟包,老人思绪万千,不再去看,而是仰望阴沉的天空,泪水夺眶而出,他随即吟了一句:

羹饭一时熟,

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