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新课标精神,改进和加强学校教研工作,建立以教师研究为主体,课堂为主阵地,课改中面临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的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省、市、县校本教研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校本教研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校本教研的指导思想
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
(二)校本教研原则
1、针对性原则,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要针对课改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实施“面对面”的研讨。有的放矢地解决教师课改中的疑虑和困惑。
2、实效性原则,以“问题”为中心,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注重实效,力求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现实的教学效益。
3、实践性原则,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原则,注重给教师反复实践的机会,使理念学习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
二、成立校本研究领导小组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校实际,为了更好的做好我校校本教研活动,特成立校本研究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XXX(校长)
副组长:XXX(副校长) XXX(教导主任)
成 员:XXX(教导副主任)
XXX(理科教研组组长)
XXX(文科教研组组长)
XXX(综合科教研组组长)
在学校本研究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学校校本教研各项活动具体由王永发老师负责组织实施。
三、校本教研活动时间
1、集中时间。每周三下午。
2、分散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在教学闲余时间进行教学研究探讨活动(每周时间不少于2小时)。
四、校本教研任务
深入了解并及时探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交流教学心得、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促进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校本资源开发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五、校本教研具体措施
建立健全各项校本教研制度,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一课多研为主要活动形式,运用实际教学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开展互动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
(一)备课制度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在熟悉新课表精神的基础上,制定出教学计划、进度、措施和所教学科的教育教学目标,超前一周备课,不备课不上课。
2、认真抓好集体备课,要改变过去抄教案、单纯罗列知识点的备课方式,要提倡“集意式”备课、课前会课和课后论课。
3、教师个体备课强调“一课三备”。一备:不使用任何参考资料,凭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写好一案;二备:通读大量的教辅资料后,在一案的基础上形成上课教案;三备:课后根据课堂实际调整教学策略、知识的重难点、教学的方法形成三案。
4、备课做到“六备”,一备教材、二备学生、三备双边活动、四备教学策略、五备学习方法、六备能力培养。⑤教导处加强对备课的过程管理和督查力度,要重点检查备课质量,
(二)教研组活动制度
1、教研组每周三下午进行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组织学习、研讨,学校领导参加。
2、教研组长定期向教导处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3、校长、骨干教师要率先垂范,敢于做身边的专家;勇于承担起本单位教师的专业引领任务。
(三)教师自学制度
1、教师平时要加强自学,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做好笔记。
2、教师平时要注意坚持,写教育日记、教学札记、教学案例、教学故事等。教龄不满三年的教师每周记两篇以上;教龄三年以上、年龄35岁以下的教师每周记一篇以上;年龄36岁以上的教师每月记一篇以上。
3、学期间学校教育日记、教学札记、教学案例、教学故事等不定期进行抽查。学期末学校进行检查评比,成绩计入年度量化考核。
(四)课堂教学研讨制度
1、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1节能给人带来思考和问题的教研课。
2、平时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采用各人构思→集中交流→每人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学案)的备课方式,然后由一人主教,备课组集体听课,听完课之后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再次修改,反复磨合,直至满意为止。
3、一课多研案例教学研究。每学期至少组织每个学科教研组开展2-3轮案例研究,让教师在研究中感悟、启发、实践、成长。
4、教师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教导主任和主管教学副校长听课20-25节以上。
(五)教学问题发现解决制度
1、引导教师对照先进理论,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找出行为上的差距。
2、对照先进教师的观摩课、示范课反思自己课堂教学理念、策略和方法,找出观念上的不足。针对不足,设计对策。
(六)教学反思制度
1、完善反思形式,丰富反思内容。在反思形式上,做到三结合,即“个体反思与集体反思相结合,口头反思与书面反思相结合,改进计划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让反思既具有实践成效,又具有理论价值,让教师在反思中实现自我发展。在反思内容上,教师不仅要反思教学结果;更要反思教学过程;不仅要反思教学行为,还要反思教学理念;不仅反思教学内容,还要反思教学策略;不仅反思自己的教,也要反思学生的学等等。
2、拓宽反思平台,畅通反思渠道。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研究阵地(报、刊、网),进一步开拓灵活的教研平台(如研究课、交流课、举办课改沙龙)。
3、建立健全机制,使反思成为习惯、学校要完善评价机制,将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数量和质量纳入考评体系,增强教师反思的自觉性,使反思成为良好的习惯;建立健全交流、展示反思成果的机制,最大程度地发挥反思的作用,调动教师反思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反思水平,使反思真正成为促进教师发展的机制。
(七)教研成果展示与奖励制度
1、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课改,及时把教研成果进行推广、进行成果展示,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的各类成果评奖活动。
2、学校对获奖的教研成果进行物质奖励,在结构工资中占一定比重。
(八)名师带徒制度
1、教师之间开展“一帮一 结对子”活动,骨干教师带年轻教师,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
2、师徒共同奖励,“徒”取得成绩,同样奖励“师”。
XX县XX中学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