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论文
一、引 言
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市场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达到历史新高并呈现多元化。为了跟上市场的步伐,2006 年,教育部批准本科翻译专业试点,2007 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成立,但现有的翻译人才培养还不能完全满足翻译行业乃至整个语言服务业对高端翻译人才的需求。从中国翻译协会的数据来看,目前我国翻译从业人数已达 50 万,但专业译员只有约 6 万人,并且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和其他少数经济发达地区,专业翻译人才缺口高达 90%.
因此,本文从翻译人才市场的需求和要求入手,通过分析传统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形势下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以期改变长期以来高素质应用型翻译人才紧缺的局面。
二、传统翻译人才培养的弊端
我国高水平翻译人才之所以会如此短缺,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传统翻译人才培养方案难以满足翻译行业的需要,翻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现象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翻译教材侧重文学翻译,缺乏实用性和职业性
在翻译课堂上,长期以来,教材的编辑和选择倾向语言文学,对其他实用型题材涉及较少。
近年来,虽然翻译教材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仍以文学体裁为主,应用型题材所占比例很小。事实上,我国每年只需少量文学和语言学方向的翻译人才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却需要大量外语与其他专业,如经济、贸易、法律、新闻、外交、工程等相结合的复合应用型翻译人才。这种偏重文学体裁的翻译教材和翻译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其培养的毕业生由于不具备其他专业知识而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因而导致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难就业,而高水平的应用型翻译人才紧缺的尴尬局面。
(二)传统翻译课程体系轻视实践教学,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力度不够
翻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能,需要花大量时间进行实践才能不断提高。然而,在传统翻译课程体系中,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翻译教学一般都仅限于传授翻译理论和基本翻译技巧,实践教学薄弱,翻译理论课时多,学生翻译实践机会少,因而导致毕业后,学生只是记住了一些翻译知识,却不具备真正的翻译实践能力,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译员。虽然教育部批准本科翻译专业试点,并且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业已成立,然而,翻译专业教学在中国开始晚,仍处于摸索阶段,其教学模式还继续使用传统外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模式,因此,即使翻译教学规模扩大了,学生数量增加了,但学生的实际翻译实践水平、研究和创新能力并没有同步提升,这恐怕与传统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即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重视不够密切相关。
(三)双师型翻译教学师资匮乏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翻译教学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呼吁"双师型""应用型"翻译教师,要求教师既具有丰富的翻译理论知识和相关行业知识,同时又具有翻译实践能力和翻译实践经验。但现实的情况是,许多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从大学毕业起就开始担任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翻译职业训练,缺乏翻译实战经验,实践教学能力相对较低。另外,不少翻译教师是传统英语语言文学教育背景下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相关企业、行业知识。
因此,当前的普遍现象是,很多从事翻译课程教学的教师虽然具有扎实的翻译理论功底,但相关企业行业知识缺乏、翻译实践能力和翻译实践经验不足,即"双师型"教师明显匮乏,无法满足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全新实践型、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正如前文所述,随着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社会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社会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要求脱节,高水平专业翻译人才严重不足。要解决翻译供需矛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实践型翻译人才,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编写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实用型翻译教材
在翻译教学和翻译人才培养中,教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教材是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最重要的基础,也是学生获取翻译知识、行业知识和提高翻译实践能力的媒介和手段。[8]
目前,世界翻译总量的 90%以上是应用型文体翻译,因此,翻译教材的编写应重心转移,以应用型题材翻译为主。新教材的编写应与时俱进,教材内容应充分体现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在篇章结构设计上安排外交、经贸、广告、法律、新闻、科技等应用文体的翻译,而且要加大应用型文体的比重,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9]
(二)优化课程结构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和专业知识的比重
要实现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科学、合理、完善的应用型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实施至关重要。2011 年,徐恒振对15 家翻译企业的招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对职业翻译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调查分析表来看,15 家翻译公司要求译者具有双语翻译能力;13 家公司强调翻译经验;12 家公司看重职业素养和相关专业知识;10 家公司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4 家公司看重团队合作精神;3 家公司重视学习能力;2 家公司提到IT 知识、软件本地化、语言风格、翻译技巧、文化意识、Trados 翻译工具使用能力与翻译资格证书。[11]
因此,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应克服重基础轻应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12]以翻译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双语技能+翻译知识+翻译技能+专业知识+综合素养+辅助工具运用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突出翻译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比重。
(三)引进企业项目、构建产学结合的翻译实践教学平台
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好的翻译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也需要好的实践环境锻炼。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有力保障。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翻译人才,首先,必须加强校内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训室建设,构建先进的翻译教学网络平台,向学生展示企业真实的翻译案例和材料,布置实践性练习,为学生进行校内实训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其次,人才培养单位应通过多种方式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根据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产学结合的校外翻译实训基地。[13]
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校外实训管理办法,拟定实训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成立指导小组,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通过跟岗学习方式展开翻译实践训练,熟悉翻译流程,获取翻译实践经验,提高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四)加强双师型翻译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素质决定教学的成效。翻译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应用型翻译教师队伍,因为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不能仅教授学生翻译理论知识,而忽视对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14]
高校应充分意识到双师型教师在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努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改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促使教师专业水平、实践能力的持续提升,加大教师与企业用人单位的合作交流,建设一支"请进来、送出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开阔的学术视野、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15]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
(五)采用演示项目、实践项目和提升项目三级结合的"项目制教学法"
改变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实际翻译项目为载体,采用"项目制教学法",把演示项目、实践项目和提升项目依次贯穿于整个翻译教学过程,使学生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学习翻译理论和技巧,提升翻译能力。演示项目是教师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翻译项目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情境,讲解与翻译项目相关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并向学生演示相关理论和技巧在项目翻译中的应用,让学生在观摩中学习。[16]
实践项目由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自主完成。这是三级项目制教学中最核心的环节,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个个小项目或模块,确定具体任务要求,由学生以团队形式、自主搜索收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并最终完成整个项目的翻译,通过项目运作熟悉翻译项目运作流程,掌握汉英翻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升项目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兴趣和熟悉的行业自主选择的翻译项目,此项目是针对那些学习基础比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目的是开阔学生思路,为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提供一个进一步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实现因材施教。[17]
四、结 语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高校作为翻译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因长期以来推行"经院式",重文学轻实用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导致翻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因此,传统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要真正实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首先,作为人才主要培养基地的各高校应拥有一支更新了翻译教学理念,掌握翻译教学规律,能开展技能化教学的高质量翻译教学团队。[18]
其次,在翻译教材编写,翻译课程设置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也应与时俱进,凸显实用性和实践性。最后,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导向性作用,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制定相关教育教学方针政策,将翻译人才培养、翻译产业发展上升到国际战略地位,以便指引各人才培养单位培养出符合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翻译人才,促进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对外交流和贸易的发展。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