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与人才培养策略论文

文章 2019-07-16 22:55:49 1个回答   ()人看过

我国自1986年建立第一个风电场以来,风电产业在我国得到空前发展。截至2013年12月,风电累计核准容量13765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7716万千瓦,继续保持世界风电装机量第一。随着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快速增长,同时,人才培养体系的结构问题也日益凸显,对风电人才的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风电人才的特点

我国可利用的风资源储量丰富,陆上风资源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三北”地区,包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新疆、河北等广大地区。我国有绵长的海岸线,海上可利用的风资源储量也相当可观。丰富的陆上及海上风能资源,为我国风能的规模性开发及长远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风电行业产业链较长,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全方位的。目前主要集中于风资源的测量与评估,风电场设计规划,风电机组设计制造,风电场的施工与维护等相关专业技术领域与管理环节。风电产业的人才要求具有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的特点,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理论结合实践,创新能力强

风电机组的设计制造,风电场的设计施工、运行与维护等,是集空气动力、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发电技术、自动控制和高可靠性优化设计为一体的综合创新性技术工作。风电人才应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多学科专业知识,风电领域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在现场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

风能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的特点,因此,风力发电存在并网控制的难题,需要很好地加以解决。随着风力发电机单机容量的不断提高,大型机组稳定运行控制技术以及风力机叶片、轮毂、齿轮箱、塔筒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寿命和安全性等诸多技术难题也需要不断地解决。解决这些难题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风电人才需求的重点。

国际交流能力

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晚,相关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非常缺乏。丹麦、德国、美国等国家的风电产业发展时间长,在国际上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以Vestas、Gamesa、GE等公司为代表的的风电装备企业技术水平较高,要很好地同它们进行技术交流。需要风电人才掌握必要的外语知识,同时还应了解相关国家的人文、社会及文化。同时,随着国内风电技术的进步,国内风电企业也需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需要风电人才具备良好的国际交流与沟通能力。

良好的心理、身体素质和吃苦耐劳精神除上述要求外,风电人才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身体素质。几乎所有的风电场都远离都市,环境较为艰苦。风电场专业技术人员还要能够在多种气象条件下,上到几十米、百米高的塔架上进行高空作业,对风电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如果不具备强健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吃苦耐劳精神是很难胜任的。

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风电人才的培养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较晚,当时的人才培养规模较小,主要是满足少量风电研究机构的用人需求。近年来,我国风电事业以超常规的速度快速发展,装机规模及单机容量不断提高,风电产业面临巨大人才缺口。目前,我国风电专业人才培养主要通过高校培养和在职培训两种渠道进行。

高校培养

高校培养包括研究生、本科生以及高等职业教育。

(1)研究生培养。我国风电领域研究生的培养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于本科和职业教育,主要为相关风电研究机构培养高级研究开发人才。较早进行研究生培养的高校主要有沈阳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工科院校。毕业论文以实际的技术需求为导向,指导教师多为相关学科教师兼任,没有独立的风电专业,培养模式较为灵活。早期的风电专业研究生培养具有规模小、选题灵活、目标单一的特点。

(2)本科生培养。2006年开始,华北电力大学率先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风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学科性质为工科,学制4年。此后,教育部又相继批准河海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等少数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办“风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风电专业本科教育逐渐呈现规模化、系统化的趋势。随着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本科教育将逐渐发展成为风电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途径。

(3)高等职业教育。针对风电行业的特点及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风电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也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成为风电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具备风力发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与维护等基本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培养的人才面向风电行业基层工作岗位。截至目前,全国一批高职院校陆续开设了风电专业,开始风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风电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队伍保障。

在职培训

风电企业参与的在职培训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由于风电产业发展迅速,一些风电企业的专业人才是由原来的火电、水电等其他电力行业转行而来,他们有电力行业的工作经历,工作经验丰富,但缺少风电专业的相关知识,对他们进行在职培训,也是缓解风电人才紧缺的一个有效途径。另外,新入职的年轻专业人才也要必须经过必需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风电企业与高校联合,利用高校的良好教育资源,为风电企业人才进行在职培训。二是企业的自主培训。华锐、金风等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借助自身完善的研发体系,积极开展风电高级研发人才的培训。国电、华能、大唐等风电开发企业,对内部员工也开展了风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三是风电企业与发达国家共同培训。金风科技、龙源电力集团与德国等风电发达国家合作,开展风电人才的培训。在为本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的同时还承担外单位风电人才的培训业务。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虽然风电人才的培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远没有形成与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反映在人才培养的数量问题、质量问题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的结构问题。

人才培养的数量问题

按照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速度及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的目标。对比德国风电人才需求状况,按37人/万·千瓦从业人员标准,届时我国风电行业将需要约54万从业者,其中的40%、约21.6万人为高端技术人才。虽然近年来相关高校的专业数量和招生规模不断增加,但仍难以形成对风电行业人才需求的有效供给,加之实际工作中人才队伍的流失,远远满足不了风电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规模和数量问题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制约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

风电企业对风电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较高。由于目前风电企业和高校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有待于与企业的进一步对接。由于忽视了风电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等的特殊要求,导致高校培养的风电人才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脱节,难以满足企业用人的实际需求,突出表现为动手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创新能力不强等方面。

人才培养体系的结构问题

结构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知识结构两个方面。随着近年来风电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建设,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专科生为补充的人才培养模式,缓解了当前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人才短缺的问题。但从风电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长远需求来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仍然是任重道远。一方面应继续加强本科生培养,保证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同时也要兼顾研究生和专科生的培养。做到“抓好中间带好两头”,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既能考虑当前、又可兼顾风电事业长远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对策

为保证风电事业在我国的健康持续发展,针对风电人才培养中出现的规模问题和结构问题,重点应采取以下调整措施,逐步规范并加以解决。

加强本科,优化培养体系

本科生教育是风电人才培养的基础,是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需不断加强和完善的部分。目前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处理好本科生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的问题。“数量”问题是指要合理地控制人才培养的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条件下,适当地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增加数量。“质量”问题是针对目前人才培养的质量仍与现实企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实际,如人才的动手能力弱,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给予加强,提高培养质量。总之,本科人才培养是风电人才培养的主体,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同时,研究生培养和专科生教育也是风电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方面,不能偏废。研究生教育应体现“少而精”,主要工作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职业教育则更多地体现在整个应用型人才的有效供给,为风电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广大的基础应用型人才的保障。这样做才能保证风电事业的发展后劲,为风电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才队伍支撑。

产学研相结合,强化实训基地建设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作为工科专业,动手实践能力强是风电人才的基本特征,需要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和实践教学基地与之配套。高校拥有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但是实践教学基地相对缺乏,影响到风电人才的培养质量。应进一步加强高校和企业的沟通和协调,利用好高校和企业的各自资源优势,建设和强化建设一批校企联合的生产教学实训基地。我国众多的发电企业对于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充分的可能。强化实践动手能力,是目前我们在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今后,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也还需要科学定位,系统规划,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风电产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目前,虽然在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风电人才培养体系,但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政府部门、教育机构以及风电企业相互协作,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和资源优势,为风电人才培养共同努力。人才培养是长期而艰苦的事业,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为风电事业在我国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