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信息社会时代应用型人才的多样化培养论文
一、社会生产形式的变革与特征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与特点,丹尼尔·贝尔以技术为中轴,将社会生产的发展进程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三种形态特征,而云计算、工业4.0等概念揭示了新的社会与产业形态到来,通常将它称为“后信息社会”.
1.从后工业社会到后信息社会。
丹尼尔·贝尔广义化了后工业社会的“服务业”概念,将群体的、简单的、自足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过程,延拓到个性的、复杂的、协同的、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活动,其理论以人作为社会对象分析,揭示了新的人类社会劳动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新的生产形式逐渐形成,后信息社会接踵而至。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是实现了“真正的个人化”,一是个人选择丰富化,二是个人与环境能够恰当地配合。
在后信息时代里,机器对人的了解程度不亚于人对人的了解程度;不存在时空障碍,人们可分散在多处工作和生活。
从产业的视角出发,经由产品应市、消费、淡出过程观察后信息社会的生产形式特点。工业化融合信息化,社会变革加速加剧,仅从一个构想开始,到产品设计、样品研发、成品测试、组织生产的研制过程短暂高效,队伍精悍紧凑,系统集成及横向协作比重增加;市场营销、客户服务、技术支持成为企业的一个支柱。另一方面,一种产品的创造者同时是其它产品的消费者,消费者知识结构的改变进一步强化了现代社会的特征,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制造技术、生产组织、经营管理、生活方式的变化都反映出产业经济快捷、便利、智慧、扁平的新特点。
现代生产过程代工现象日益普遍,规模生产甚至就是代工集成的过程,直接从事加工生产组装的人力更少,知识技能要求更低。产品从研发到生产,由以往的企业独自行为演变成多个上游企业提供全面技术支持,帮助产品迅速进入市场,企业从独立研发发展到购买配套、委托设计,甚至是以企业购并形式丰富自身的知识产权库容,新的产业模式将现代信息和物流网络利用到了极致。
互联网经济推进乃至颠覆了传统的产业、金融和商业观念,促使企业兴衰加剧。创新公司与风险投资成为知识经济的一个特点。行业垄断的壁垒消除,资金和技术入门的门槛变低,知识产权的保护,产品面市的短周期压力,使得大量创新公司不断新生消亡,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创新理念的原生地和创新技术的储备库。
2.新的产业结构引导人才需求走向。
后信息社会的产业既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知识标准,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的素养要求。市场既需要专业精尖人才,更需要知识面宽泛的创新人才,还需要大量的业务应对人才。在当代社会的人才结构里,精通某一专业的人才和知识结构全面的通才在就业市场中同样受到欢迎。职业心理学认为,个体需要对自身的特质进行充分挖掘,准确定位,对职业生涯进行提前规划,才能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充分就业,不仅指绝大多数人有业可就,更指就业的品质和水平,高质量的就业使个人、企业和整个社会同时获益。因此,因人施教、因需求学应该从大学开始。
二、社会需求推动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不仅要紧随社会经济形势,同时应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多年来,大众化高等教育为国家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对社会稳定和国民素质提升起到了深刻长远的积极意义。
1.高等教育自身的困惑触发创新。
人才培养需同时考虑目标、标准、质量、方向等培养要素,既要达成培养目标,又要兼顾学生利益,因而需要不断地更新培养方式和调整培养方案,以保证教学质量并适应社会需求。这一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与挑战。
(1)教育个性化与绝对标准间的矛盾。落实培养目标、确保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技能的过程是个诸多教学元素的交集,尤其要求接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能够通过统一化的考核标准。通常情况下教学过程容易受到短板效应约束,相对化地处理教学要求和考核标准,会影响教育声誉。
(2)基础与专业、全面与专长间的矛盾。如何把握好一般基础、专业基础、人文素养、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各环节的比例侧重始终是难解之题。
(3)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间的差异。当前专业构成多是按国家规划的学科专业门类设置,体现学科意义上的独特性和专门性,其主干课程体系也有框架,导致专业系统性与职业多样性的矛盾,培养尖端人才与因人施教的矛盾,培养方式的局限与社会经济需求的矛盾。破解对策之一是发挥个人兴趣爱好,为部分志向趋异的学生提供跨专业、多专业、专业融合、甚至弱化专业的选项,如本文所论述的跨专业培养。
(4)学生个人兴趣专长与限定方向的矛盾。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在某个定制专业中发挥学能潜力、取得学业成效,这种偏离成分如果过大,势必会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2.部分毕业生认同复合专业培养形式。
(1)对271位工科专业毕业生的调查表明,有近三成的毕业生第一年愿意考虑从事专业倚重性不高的工作,随后兴趣持续向专业宽泛岗位转移,五年时该热衷度达四成多,如图1说明了期望趋势。对跨专业多学科培养方式的看法,受访者认为如表1. (2)毕业生对专业宽泛化的教育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对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的职业适应度做了认同排序,如表2.
三、国内外高校专业多样化办学的经验梳理
1.部分发达工业化国家的经验。
发达工业化国家高等教育系统同样面临相似的难题,不同国家地区的办学经验各有侧重,总的思路是坚持绝对标准以保证质量,发展与经济社会需求密切关联的大学类型,加强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提升专业水平,以学分制为求学者提供利于个人发展的选择。
德国以坚持标准为其主要特征,始终重视传统主干专业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实现多专业融合,一种是基于某种主干专业的,侧重该专业某个方向的课程体系,如食品工程的奶制品专业;一种是不同专业课程模块组合的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型专业,如电子信息及市场营销、机械工程及市场营销等专业。德国高校广泛施行第二学位,一般第二专业为与主要专业不同的学科大类专业,比如工科专业学生可以再读人文社科专业的第二学位。
对未能通过某专业的课程考核按规定不能再读此专业,只能申请更换其它专业。“注重宽基础和学科交融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跨学科知识的广博性,注重通才教育是德国高等教育的一贯特色。”
美国大学以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和灵活的培养方向见长,“强调科学学科的重要性,主张加强科学学科和实用课程的教学,重视课程设置的专业化,主张采用宽泛的选修制。”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利于个人发展的培养过程、体现人性化。“一般情况下,美国本科生入学之后,必须在头两年里选修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领域里的课程,获取规定的学分;在大学的后两年里,学生必须确定自己的专业,即自己的主修方向,并根据所选专业的有关规定,选读‘主修’课程和‘副修’课程。”前两年是最艰难的学习时期,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继续在某个专业学习,也逐步铸就了学生后继学业的学科大类,许多大学重视通才教1选择有依赖关系的课程模块,逐步进入专业领域,乃至形成最终的专业。科学完备的课程体系和灵活便捷的选课过程,为学生的深度或者广度学习提供了充分可能,课程质量标准的统一,又为学生的专业素养提供了保证。
日本大学强调本科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具备如下素质和能力:一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二是加强学生通用技能的掌握;三是加强学生学习态度及志向性的培养;四是加强学生综合学习经验和创造思维、沟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等。大学的学分制度和学分计算方法相对灵活,不受科目限制。学生可以根据各学科教师的指导,按照专业、兴趣爱好及将来出路选修所喜好的科目,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理念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从日本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发展情况来看,本科必修课程在减少,选修课程数量在不断增加。日本大学本科课程管理中的学分制和选修制管理制度引自美国,其核心是崇尚自然,推崇学生个性发展。所以,学分制本质上是学生学习自由度的延伸,这种自由度集中体现在选修制的深度与广度上。从实质上说,选修制和学分制体现的就是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课程管理能够服务于学生发展需要,尊重学生个体选择,鼓励自由竞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
2.国内高校专业多样化的实践。
超前的专业选择和随后的课程学习会使少部分学生不适应,会产生厌倦专业或更换学习方向的想法,长期以来国内不同背景的大学对于跨专业、专业融合、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做了有成效的工作,表3列出了国内专业多样化的几种主要形式与限制因素:
在统一高考和提前填报志愿入学的情况下,学科分类和专业选择的壁垒作用始终存在,多数学校还是以面向专业自然班为主要施教单位。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保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照顾部分学生的个性发展,始终是值得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四、跨学科专业教学形式的探析
本文提出的融合多专业的跨专业教学形式,指的是基于一个基本学科专业的基础学习,允许学生选择不同专业的课程模块,完成规定学分和各教学环节,达到毕业要求。
1.跨学科专业培养的优势。
在通识教育和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基础教育框架内,开设跨学科专业的教育形式,相对弱化特定专业,允许部分学生组合选择多专业的课程模块完成学业,甚至可以跨越学科门类,侧重培育综合素养。比如机械大类的学生可以选学40%的通识与人文课程、20%的基础课程、15%的设计课程、15%的信息课程、10%的专业课程。其优越性体现在:
首先,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学科交叉有利于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架构,改变定向思维方式,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其次,有利于融通专业壁垒,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学生可以依据兴趣和志向灵活选择课程模块,既有专业化程度高的专门方向的教学与实践,也有以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主的复合专业选择。再次,有利于推动充分就业。跨学科专业培养开辟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通识教育水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需要,促进就业择业的新途径。最后,有利于提高教育资源效益和教学质量。对于主要面向中小微企业就业的高校,释解了坚持必要的基础知识、同步新技术、又多专多能教育之间的应力,提高了资源效益。教师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可以把握绝对标准。
2.实施构想。
在现行学分制教学的框架内,保证学业的完备性、系统性和专业性,按照方向、平台、限制等约束条件,允许学生在一定学科专业范围内组合选修课程模块。
各专业设计提供一批课程模块,各门课程标注分类属性与分级难度系数。不同级别课程学分的完成情况,以及不同类别与级别课程的冲抵方式将作为毕业及学位授予的基准。结合学分制的选课、确认、考核、重修等过程,所有课程的考核应保持标准和规范。课程模块作为基本选择单位,有多种组合形式,一个课程模块由2~3门课程构成,6~8学分左右,至多两个学期完成,这些课程在内容上有直接的依存关系,面向基本知识铺垫、专业技术展开,辅以必要的实践环节。
除参与基本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外,跨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选择做某专业方向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调研报告等方式参加毕业教学环节,还可以补充学习部分课程模块。获得所有规定学习环节的学分后,学历学位可以按原基本专业或侧重专业认同。毕业专业可以是复合型的,如机械制造-市场营销专业毕业(授工学学位),市场营销-机械制造专业毕业(授经济学学位)。
3.保障措施。
跨学科专业模式是以市场为导向催化衍生的一种局部化的教学改革,依托基础学科专业面向部分学生开展,需要相应的保障条件:
(1)开展课程模块的建设。包括课程模块要求、在专业系统中的节点位置、资源条件配属、教学团队整合等方面内容。推广适合课程模块选择的教学机制,课程模块作为学生选课、营建个人专业方向的基本单元。
(2)学校设有课程宏观建设以及认证监管的机构。一要协调各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二要融专长教育、能力教育和素质教育为一体;三要制定课程模块的属性与级别,规定满足学科学位和专业定向的基本学业要求;四要审核确认学生研修的学分符合某专业或某跨学科专业的毕业要求。
(3)设计,公布专业学习路线图样本。此图标明基本的课程模块和其它教学要求,指导学生规划实现自己的学习计划。
(4)完善教学教务管理方法和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课程的选择与开设运行,引导学生逐步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完备学习计划,确保完成必须的教学环节。
为了顺应后信息社会的变革趋势,突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以人为本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与职业规划需求,适应知识的传承和发展,不断转变观念,完善多种类型的现代本科教育体系,开发综合性的课程教学,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适度灵活的学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
参 考 文 献
[1]曹莉莉:《德国高校本科课程设置原则及结构模式分析》,《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2]郭德红:《美国高等教育民主化的实践发端》,《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18期。
[3]郭德红:《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学习制度》,《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22期。
[4]有力郭德红、吕世彦:《日本大学本科课程管理运行机制分析》,《北京教育》2010年第4期。
[5]和飞:《现代大学书院制的内涵与发展目标书院制》,《肇庆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6][德]乌尔里希·森德勒主编:《工业4.0 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版。
[7]丹尼尔·贝尔着,高铦等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8]高桂娟:《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构成:概念与实证》,《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年第3期。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