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善于移情的语文论文
移情,在心理学上又叫感情移入,是指能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感情和需要。作为教师的重要素质之一,教学中的移情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把学生的感情移入自己的心里,即设身处地;一是把自己的感情移入学生的心里,即感染学生。(这里的“感情”是广义的,包括认识、情感、需求等心理因素。)
一、教师要善于设身处地。
教师要善于设身处地领会教材里的知识、感情,体验学生的认知、情感和需求。
学生因认知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对事物的认识面和理解力不如教师,教师在领会教材时,如果仅停留在自己作为成人的认知层面上,是无法获得最接近学生体验的。因此,要是学生轻松、快捷地对教材产生起初的体验,教师在备课时,要“备教材”与“备学生”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角色互换”,即改变原有角色(教师),去体验学生的认知、情感和需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去领会教材,体验学生的心理,体验学生的认知障碍,了解到学生已知什么,欲知什么,有何困难。这样,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就轻而易举了。对教材和学生有了较多的体验,围绕学生的需求寻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切入点,选择教学方法、手段和设计教学语言,才能更贴近学生实际,易于被学生接受,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
二、教师要善于感染学生。
课堂教学是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教师要善运用自己对教材的体验,唤起学生的体验。课堂教学始终贯串着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交流与沟通能否达到和谐默契的境界,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运用自己的体验唤起学生的体验。无论是课的导入,新知的“传”,方法的“授”,还是作业的设计,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师生体验交流的契机。
在课的导入上,不论是设疑导入,还是情境导入、激情导入,只有教师设计的疑问、创设的情境、激情的语言基调切近学生的心理,或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启发引导作用,或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体验,或能很快激起学生的“情”,才能顺利引入“正轨”。
此外,方法及新知的传授、作业的设计,同样是以教师的情感体验唤起学生的“同感”为途径的。教师传授方法及新知识的方法以及语言、情绪,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这样的课堂是最有活力的。在作业设计中教师感染学生,主要是看教师在学生角度对学生作业的
“度”和“量”的把握。无论是巩固练习的作业,还是延伸拓展性的作用,都应以能唤起学生的体验及主动性为原则,做到适度、适量,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训练作用。
教师感染学生,可以说是教师用贴心的言行,去激发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主动去体验、探求新知的过程。科学的“感染”,不但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还能促进教师传授的欲望,使师生间的心理互动得以激活,师生关系得以优化,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之,教师的移情能力在课外练就,在课堂上体现。教师移情能力的发展,要靠深入教育学、心理学,深入教材、大纲,深入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丰富的素材。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