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情缘的散文美文

文章 2019-07-16 20:15:04 1个回答   ()人看过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迤那,据说这地方原来居住着大量的彝族人,迤那两个字就是源于彝族同胞的姓氏:赫迤那拉氏。

在这个美丽的小镇上有一个村子,村里有一口井,叫做夏家龙潭。

(一)传说

如果以夏家龙潭为中心画圈,那么第一圈就是夏姓人家,其次张姓,再次则是杨姓、李姓、王姓,最后就是孙姓和饶姓人家。七个姓氏一百多户人家就靠这口井养活。

老人们常常讲:“待得谁谁都能成器,那么夏家龙潭的水都干了。”

据说在我们的父辈们小时候曾经干枯过,整整三年一滴水都没有,干枯了三年之后又突然有水了,而且源源不断,不仅养育着本村的人,还有临近几个村子也都靠这口井而活。

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干枯的现象再次出现,那时候恰逢栽种季节,看着井水一天少似一天,村民们都怕了,可是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渐渐干枯,直至一滴都无。

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龙潭之所以干枯是因为有人做了对龙王不敬的事,要修建龙王庙,供奉龙公龙母,才能有水喝。本来村里的年轻人是不信鬼神之说的,可是碍于某种原因,大家自发捐赠钱物修建龙潭,建造龙王庙。

说来也怪,龙王庙修建好,全村人扶老携幼,杀鸡宰羊来祭祀龙王。第二天下午大概四点多的时候,龙潭有水了,而且很大。村里的老人连忙带上香纸来庙前烧拜,感谢龙王赐水。

龙潭有水了,老人和小孩都很高兴,比中奖还兴奋,纷纷前来围观。据说,当时,从井里爬出来四只癞蛤蟆,分别从井的四个口爬出来,村里一个小孩伸手打了癞蛤蟆的头使之出不来。老人们很生气,恨恨地骂了那孩子,说是那癞蛤蟆不是普通的癞蛤蟆,而是龙王的化身,被那孩子打炮了,说不定井水又得干了。好巧不巧的,那井水再次消失不见,这一消失就是三年。

三年后,龙潭里突然蓄满了井水,且一如从前清澈见底,香甜可口,养育着无数人民,生生不息。

(二)儿时的记忆

儿时,最喜欢三三两两约着去龙潭边玩儿,那时候,父母是不准小孩子去龙潭边的,生怕出什么意外,可他们也是管不住的,因为他们总有自己的事。

那时候,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堂姐去洗衣服的时候,每次,她去洗衣服,我就可以跟着她去,还得像模像样地拖着几件衣服跟着堂姐屁颠屁颠地走。父亲是个大忙人,也很懒,不自己洗衣服,所以,当我想去龙潭边玩的时候,就会拿上他换下来的衣服,美其名曰洗衣服,他自然懒得管。每次去了,都会玩的不亦乐乎,天快黑了才知道没洗衣服,天知道,父亲的衣服沾了水,我拖都拖不动,更遑论洗干净了!每每这时,遭殃的都是堂姐。

记得有一次,母亲不在家,带着弟弟去龙潭边玩,一不小心钥匙掉到井里,看得见摸不着。那时候,心里是害怕的,害怕母亲会生气,会被骂,甚至挨打,急得快哭了,转身看到身后的背篓,脑子一转,有了应对的计策。晚上,母亲回来见大门是锁着的,而我们已从侧门进去了,母亲还没询问,我就主动招降,告诉母亲,白天去割草的时候把钥匙弄丢了。母亲见是因为割草才弄丢的钥匙,她也就没追究,天知道,那是我第一次撒谎,心虚极了。

泼水节这些个字眼只在课本里见过,初时很羡慕那种场景,也很想要体验一下那种感觉。

四年级的时候,深深切切地体验了泼水节的感觉。那时候正好是夏天,天气炎热,周末和小伙伴约着去洗衣服,碰到村里淘气的男孩子,衣服没洗完,反而被浇了一身的水。同行的伙伴中,我年龄稍长,最遭殃的也就是我了,他们就像提前商量好的一样,一个劲儿往我身上泼,奋力反抗,奈何一双手终究敌不过N双手,最后成了落汤鸡。

(三)月老手中的线

龙潭边一年四季都很热闹,尤其是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户户都会去龙潭边洗菜,好像在比谁家吃得丰盛一样。当然,这热闹还得除去正月初三,老人们讲,正月初三,龙太子要下凡洗澡,不能去龙潭边挑水、洗东西,免得打扰了龙太子洗澡,龙王不高兴,村民就会没水喝,所以村里男女老少都很守规矩,那一天谁也不去龙潭边打扰龙太子洗澡。

小时候,喜欢去龙潭边,除了可以戏水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偷看看大哥哥大姐姐们谈情说爱。

那时候,大哥哥大姐姐们在家是坐不住的,只要听到有口哨声,即使在吃饭也会马上开溜,还得挑着水桶去。因为那不是一般的哨声,那是爱的召唤。

我们听着哨声也会去凑热闹,去看看谁跟谁凑成了一对,谁又被甩了。

再后来,很多人都不兴挑水了,都用上了水泵,家家户户都有蓄水池,大伙儿也都懒得去龙潭边了。

再后來,井水干枯了三年,且社交软件琳琅满目,需要谈情说爱的男男女女也不需要去龙潭边了,他们有自己的方式,寻爱的范围也扩大了,不再拘泥于这一潭井水。偶尔有人前去挑水也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多停留。

一潭清泉,哺育了村里一代又一代人,陪伴了多少人走过童年、青年直至老年。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