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回溯散文随笔
今天偶然去表弟家作客,表弟正好在写学校里布置的作文作业。题目简单二字:青春。似有所感的我,给表弟说了我青春的故事。
当我尚且年少的时候,家里穷,每日还要关心粮食和蔬菜。穷字就像隔膜,将我和其他同学隔离开来。每日放学赶忙要回到家中做好饭菜等父母回来吃。等父母回来后,温热的饭菜早已变得冰冷。每每这时,父亲总发一通牢骚:“哎,这样的日子哪天是个头!”随即便是几声低沉的叹息。
生活压力巨大,而我自己在学校里也没有几个朋友,便接触文学。最开始接触文学,仅仅是想在仅有的物质条件中寻找快乐——书籍自然是不二之选。后来,读到海子的诗,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实为我初中时少有的慰藉。于是,整个初中三年就在读书,上学,给父母做饭菜三件事之中过去了。
上了高中,因为我竞选了班长,于是和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也逐渐多了起来,我交到了越来越多的朋友。也有几个同学跟我一样喜欢文学,于是跟他们的来往也较多。每周末或许会一起到图书馆挑些书籍来看。对于我的家庭来说,买书的钱必须一分不留地投入到吃穿住行中来,我便也就没钱买书了。于是,我去图书馆的时间总比其他人多一些。
上了高二时,父母的生意有了起色,再也不用把每一分钱都用在粮食蔬菜上了。家里也添置了几样家电,甚至还买了一辆二手的桑塔纳轿车。我也不用再每天回家做饭,因为有了钱,就把外婆和外公也接来城里住,外公外婆就为我们做饭。这样,我家的生活也逐渐安顿下来。我每周去图书馆的习惯却没有改变,唯一改变的是家里的书架渐渐满了起来。图书馆开的票据我都有存在一个柜子里,那柜子不几时也被铺满了底部。
高三时,别人都在用十二分的力去学习,我却在这时候喜欢上了音乐。家里为我添置了一把一千元的吉他。这在两年前,是我家一个多月的饭钱。我便开始自学吉他。看着左手手指上覆满了茧子,一种胜利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这时候,文学,音乐,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我第一次真正的体会到生活之美。音乐的文学,给我的青春涂上了浓墨淡彩的一笔。海子的那本诗集就在床头边,那把吉他就安静的躺在墙角,弹奏着听不见的歌。
直到后来毕业时,我方才认识到,我的青春,或许到这里,就结束了。以后再也没有体会过青春时孤独行走的快乐,也没有体会过每天做饭等父母回来吃的充实了。
我讲完这段故事时,表弟在一边听着,眼睛里多了点什么东西。可能他真的听懂了,或又没听懂。我看过他写的作文后,发现跟我的青春却是毫不相像。我想,青春这东西,果然是不可复刻的。就如胡适那句诗:你不能作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