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城来的乡下人散文
闲暇的时候,喜欢到这里走走。虽然城市繁华得到处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但这条街还是比较的安静,来往的车很少,也很少在人行道上乱停放,行人就更少了。靠山丘一侧的房子建在半山岭上,大都是二三层的欧式风格的小楼,红顶黄墙,外墙粉刷一新。院子很宽敞,树木遮蔽,石砌的院墙,进了门洞,大都要登一二十级台阶,尤显得洞深而幽静。在这里走着,便没有了当下那种焦虑和压迫,任由脚下信步,思绪纷飞。
这种安宁,便是这条街的氛围。街口立一牌子:青岛文化名人一条街。看到上面那些上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在这里居住过的文化大儒康有为、沈从文、洪深、宋春舫、陆侃如和冯沅君夫妇,以及住在周围几条街的老舍、闻一多、梁实秋等人,仿佛进入了文化圣殿,云蒸霞蔚,便会有一种感觉,仿佛先生们还没有走,依然在这里秉烛而读、伏案疾书,敬慕之情油然而生,自然屏息静气,脚步轻轻,以免打扰大师们的读书和创作。而我,则是沙漠里的行走者看到了一块绿洲,汩汩的清泉以解干渴。
是的,我在这里寻找智慧,寻找灵感,寻找成功之路的指南针。
在这些文化名宿中,感觉沈从文先生比较的“另类”。他是自学成才,只有小学文化,十五岁开始当了五年兵,二十岁到北京,想进北京大学读书,终因学历太低和经济窘迫而未成,遂成“打工一族”,并尝试文学创作。记得读书的时候,教写作课的老师讲过,文学创作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极少数人过去了,绝大部分被挤到了河里。沈从文先生就是那过了“独木桥”的少数人之一。他凭借自身的文学天赋和努力以及作品与众不同的风格,在郁达夫、徐志摩的支持和帮助下,很快由一个“文学青年”成长为一名作家,等应邀来国立青岛大学任教时,已是知名作家了。从一个“打工”者,到知名作家,再到知名学府(北大)教授,两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如此的传奇经历,在现代文学史上可谓凤毛麟角,引得我沿着先生的足迹寻求其中的奥秘。
对沈从文先生的了解相对多一些。以实际创作见长,头上没有大学者的光环,这给我的感觉很平民化和易于亲近,更因他是小说家,最初接触文学始自小说,便自觉与先生不那么陌生。但年少时读小说,喜欢故事性强的,对沈先生的创作风格和作品的艺术魅力还云山雾罩,不知所以然,及至作为文学专业学习时,才在理性上有了些许的理解。今天,在水泥钢筋包围着的喧嚣的都市里重新品读他的代表作《边城》,便是全新的感受了。读懂了《边城》,才能读懂先生,走近先生。
《边城》是沈先生的一部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但我更愿意把它当长篇散文来读。它以小说的形式,散文的笔法,抒情诗般的意境,描绘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湘西的风土人情、淳朴民风,凸显着作者的人文情怀。今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读着小说中幽碧的远山、溪边的白塔、翠绿的竹篁、淳朴的百姓……这些透着原生态的美,更能给我们以强烈的感染。小说写成于北京,但构思却是在青岛。更有趣的是,作品写的虽是湘西的故事,其主人公翠翠这一人物形象却与青岛崂山的少女有着渊源。沈先生在青岛时,有一次去崂山,在北九水看到了一个乡村女孩。青山绿水的大自然中,翩然着一位清纯明慧的山中少女,在富有浪漫主义情怀的沈先生眼里就是一幅生动的水彩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与他大脑中家乡的绿水青山和古朴百姓产生了共振,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构思和创作了《边城》这部体现着作者美与爱的美学思想、他所理想的人性社会的诗意的小说。
这是一段情缘,是青岛的山水赐予先生的灵光。1930年代先后到国立青岛(山东)大学任教的大师级的文学家(包括之前定居青岛的康有为),都无一例外地被青岛人间仙境般的山水所吸引,而深爱上了这座滨海小城。康有为在世界各地颠沛流离,最终选择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康有为语)的青岛作为晚年的栖居之所;梁实秋则感叹青岛是“君子之国”;来青后一直居于此的现代散文家王统照称“青岛是个写散文的好地方”。青岛崂山的灵气、大海的灵性,激发了他们的才气,纷纷写出了优秀之作。老舍在这里创作了其代表作《骆驼祥子》,梁实秋在治学和读书的同时开始《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在创作丰收的同时,生活也很美满。老舍喜得贵子,梁实秋再添千金。虽然他们在这里的时间不长,但每念及此,都感叹是其一生中度过的最幸福美好的时光。
沈从文也不例外。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上海,他都感到无法融入其中。他总是称自己是“乡下人”,与“城里人”存有一种隔膜。是的,一个刚从偏远的湘西走出来的年轻人,虽然在文学上已崭露头角,但与京城前朝的遗老遗少、当朝的达官贵人,与大上海新兴暴发户的红男绿女们,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悬殊巨大,在生活、文化、社会经验、价值观等方面差异悬殊,感觉难以融合就不足为奇了。在青岛情形就不一样了。1930年代的青岛,还是一座刚刚兴起的小城,既经历着现代文明的洗礼,也还保留着渔岛和乡村的气息,这很像已是大学讲师的“乡下人”沈从文;而这里的山山水水纯净自然,人则憨厚朴实,一如他所眷恋的家乡小城,毫无陌生之感,很自然地就融合在一起了。
1931年沈从文先生应邀到国立青岛大学任教,住在福山路3号教职员宿舍的一栋二层欧式小楼,楼后是郁郁葱葱的松林,楼前不远便是汇泉公园,从房间里便可以看到汇泉湾蓝蓝的海面。如此恬静、安逸的环境如同回归故里。他经常与闻一多、梁实秋等人一起登崂山,更是常常漫步于汇泉湾畔。山水不同,其灵性是相通的。青岛的青山碧水,与先生笔下的湘西风土人情有着共通的地方,使其崇尚自然与人性的情愫被放大了起来,“我的住处已由干燥的北京移到一个明朗华丽的海边。海既那么宽泛,无涯无际,我对人生远景凝眸的机会便较多了些。海边既那么寂寞,它培养了我的孤独心情,海放大了我的感情与希望,且放大了我的人格。”
没有了皇权等级文化的羁绊,没有了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的纷扰,沈从文在青岛这座海滨小城全身心地谱写着他的田园牧歌。他的创作灵感像崂山奔涌的泉水,创作激情像饱满的大海,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短短两年时间,就创作了二十多篇短篇小说,三部中篇小说,三部长篇纪实文学,还构思了其代表作《边城》,创作状态达到了最佳境界。与此同时,三年的爱情之旅也修成了正果,在这里情定终身。
看来,作家离不开适宜于他的土壤。每忆及此,沈先生也是如此感叹道,“在青岛的两年中,正是我一生工作精力最旺盛,文字也比较成熟,这时《自传》、《月下小景》及其它许多短篇多写于这两年中,返京以后着手的如《边城》……也多酝酿于青岛。”“青岛是我一生留恋的地方,也是我现在向往的地方。我一生中写作最多的地方就在青岛。”
青岛,是成就先生文学事业的风水宝地,奠定了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今天的青岛,已不再是先生在时的那般景象,已然是现代化的都市了。社会的发展不可能回到先生所钟情的那种自然情态去,但保持自然与人的纯真,天人合一,和谐共处,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不可忽略的,也是今天我们读先生那些散发着自然人文气息和浪漫主义情怀的作品时,所获得的享受和启迪吧?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