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以“宽容”小学班主任教学随笔

文章 2019-07-16 17:41:37 1个回答   ()人看过

有位教师在一次监试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她一走进考场发试卷,就看到黑板上竟然写着七个大字“监考老师是笨蛋”。那位教师停留了瞬间,然后微笑着对学生说:“现在,‘笨蛋’老师开始说话了,请你们到外面去,我要开始发卷了。”发好了卷子,铃声一响,学生进场开始答题,她就当什么也没发生,糊涂一回!出乎意料的是这位写的同学考完后竟主动找那位老师承认错误。

看来要使学生醒悟,得给他时间。试想,如果那位教师当时大发脾气,耍教师威风,立即追查此人,查出此人后骂一顿,后果将会怎样呢?必然会影响全场学生的考试,同时也失尽教师的风度,远不如那位教师那样选择给学生一点宽容,给学生一点“糊涂的爱”,给自己留一点教师的风度来得好!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年龄尚小,自控能力较差的小学生。对于学生的一些小错误,教师不必斤斤计较,不妨给学生一点“宽容”,在严格要求的前提下,对犯错误的学生理解和尊重,从时间上、场合上、态度上、条件上、认识上宽容学生,让学生有时间、有过程、有余地地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行笔至此,不由想起发生在我班里的一件小事。小涛和小陈原本是好朋友,经常相约一起玩耍。有一回,小涛弄脏了小陈的衣服,两人吵了一架。第二天,小涛的妈妈跑到学校向我告了一状。我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把两位学生叫到身边进行了教育,并让他们静下心来找找自己的错误,想想该怎么改?没想到,小涛认为自己并没有错,对着我大声吼叫起来:“我没有错!不用你管!”他边哭边吼,还跑出了教室。我马上叫小陈把他拉回教室,让他坐回座位休息,自己像没事似的开始上课。我一边上课一边观察小涛的表情,前半堂课,他涨红着小脸气鼓鼓地坐着,显然心中还很不服气,自然听不进一句话。渐渐的,他的脸色恢复了正常,头微微下垂,并露出了一丝难为情,或许他的心中有了一丝悔意,或许他在反思:我怎么可以顶嘴呢,陈老师肯定会生我的气,有可能再也不会理我……就这样他熬到了下课。我笑眯眯地走到了他的边上,对他说:“小涛,下次老师跟你说话可不能这么激动哦……”我的话没说完,他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事后,他在日记里写道:“我怎么也想不到,我顶撞了陈老师,陈老师却还这么亲切地教育我,这更让我为自己的冲动与无礼后悔不已。”

可见,要做到“宽容”,教师首先要真诚地倾听学生的犯错理由,并帮助为其分析,不要凭主观臆断或一面之词而下结论。其次要热心教育,一分为二。教师应帮助学生,使他们能正视存在的问题,鼓足勇气去克服它。最后要创造宽松的条件让学生申辩,让学生敢想、敢说,从而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摆脱成人教的束缚,发现学生学的价值;理想的课堂应该是顺着孩子的思维开展教学”这是9月29日丁杭缨特级教师在《小学数学有效教研专题研讨》讲座上的一席话,对我感触颇深。丁特以“现在和未来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是怎么样的”、“如何顺着孩子的思维开展教学”等方面,与在场的所有小学数学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因此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迫在眉睫。

一、 理想的课堂从学生的原有经验开始

学习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在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知识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前对学生摸摸底,针对其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结构的建构与重组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

二、理想的课堂要培养质疑的习惯

我们要经常引导孩子主动提问,学会质疑、反省,并逐步养成习惯,就如丁特说的要技(为什么),法(是什么),道(怎么办)。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然后再根据学生的质疑,我们有针对性地给予疏导、释疑、

解惑,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 理想的课堂从辩论开始

正如丁特说的教师与儿童的互动产生的思维类型不同于儿童与儿童的互动产生的思维类型,它们所处的知识地位不一样,所引发的思维类型也是不一样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索知识,获取知识从而建立自己的解释。在合作交流中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控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好、更深入地进行探究,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的调节和学习效果的恰当评价。

总之,我这次去聆听这次专题报告,感觉收获颇多,受益匪浅。我真正领略到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借鉴著名教育专家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