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随笔

文章 2019-07-16 17:14:13 1个回答   ()人看过

背景描述:

面对当今学生脆弱的心灵,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挖掘教材的潜在的因素。

案例展示:

教学片段一:吸取教训,结合生活,熏陶感染学生的情感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我觉得其中有一句描写出了学生的惯有想法,那就是小女孩没卖出一根火柴时,有家不敢回,认为“爸爸一定会打她,而且家里和街上一样冷。”很多教参书都认为小女孩的家里没温暖,有的学生干脆认为她爸太狠了,可是我觉得事实并非如此。

我教过两届学生都遇到过学生上午做错事,老师教育他,结果中午就没回家,害得老师、家长全出动找人,找了半天,找来学生一问才明白:原来学生只是认为老师可能会告状,即使老师没说,同学也会把这事转达给家长,那回家去家长一定会打他的,他一怕,就干脆不回家了。

学生仅仅是猜测,就作出如此轻率的决定,何况我从来不会“告状”,开家长会我也反复强调家长对六年级的学生尽量别体罚,可还是发生这让人意料不到的事,这跟小女孩的想法如出一辙!而我们怎能轻易作出判断小女孩的爸爸太狠?这完全是儿童心态真实的描写。

我们无法扣问安徒生,那小女孩是否与我的学生一样的原因而有家不敢回,虽说那个家似乎没什么好。但我们的教学的确应该与时俱进,关爱学生的精神家园。上课时,我把上两届的学生的故事告诉他们。(当然,我在说上两届学生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告诉孩子,你们没昏头,可别再出现上两届同学中出现的离家出走的傻事来!)课堂上,学生能颇有感触地说,家毕竟是爱的港湾,哪怕家里那么冷,也比街上好,即使爸爸会打她,至少还有生的希望可是她错过了。为什么会这样?都是太饿了,饿昏头了,她太可怜了。这么引导孩子不仅不会背离文本,而且来个深层解读,学生能入情入境设身处地地理解同情小女孩了。

教学片段二:适时点拨,化繁为简,让教学贴近学生的心灵

例如,对于文中两个“幸福”的理解,资料出现的最多的理解为“小女孩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这是作者对小女孩悲惨遭遇鸣不平,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的强烈不满”等诸如此类的说法,学生对于如此复杂的说法,很容易得出小女孩生不如死了算的想法。

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如果小女孩这夜不会被冻死,第二天她会干什么?”让学生认识小女孩一定会坚强地活着,哪怕每天依然是饥寒交迫!可是回到书本,我们又会发现,连这也仅是我们的一个美丽的梦罢了!毕竟她死了,死在大年夜!多么悲惨的小女孩!这样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悲剧,同情?愤懑?改变?种种想法交织,更容易撞击学生的心灵。再联系生活周围、世界上存在的各种现象,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关注生活,珍爱生命;去说,去想,去写;去珍惜今天,好好地活,好好地学。

上完这一课,我又去与学生在一起重温了《社会》课本关于安徒生那一板块,透过故事,我们更能理解安徒生创作的真正激情来源除了画,还有他那童年的不幸,进一步了解作者少年时的坚强与好学和那波折的成为作家的历程,使学生得到情感的升华。

从学生的习作和他们后来的行动中证实,我的这一课的引导是非常成功的。当然,学生再也不会出现动不动就出走的情况了。

教学片段三:捕捉契机,注重延续,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的价值。

教材中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过后编排了《穷人》这一课。我们应注重课的延续,在教学中可以联系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当今学生思想的实际,捕捉契机,从前一课《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的富人冷漠与穷人之间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之间的对比中加强情感的体验。从学生的设计的“我的名言”可见一斑。如:

“帮别人不在于自己是否够条件,而在于自己是否愿意付出”;

“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产生的是满足感,往外掏产生的是成就感”;

“爱和快乐都是一种感受,一个人被他人需要时,才能感受生命的价值;被有困难的人需要时,才能体验自己是多么伟大!”

总之,面对幼小脆弱的心灵,我们的教学,除了注重过程与方法上的引导,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之外,还要捕捉契机,联系生活,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熏陶与感染,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正确认识生命及生命的价值。在教学中抓住共性,挖掘个性,加强同一单元内同一册书乃至前后年级的各课的内在联系。

当然,以上是个人在文本的人文性层面的一点见解。教是为学服务的,所以,语文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只要是有益于学生的发展,我们都应该去做,大胆尝试,大胆改革创新,关爱学生的心灵,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