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县脱贫的故事
褒斜古道间,一片茶香处。陕西省西乡县是革命老区,位于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带,经济欠发达,贫困程度深。
贫瘠的土地上,发生着不平凡的故事。2017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2533人,转移就业13995人,创业204人……人社部门敢于担当,迎难而上,激发了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
工厂里、大棚内、村路前,3位贫困户的脱贫故事,是西乡县打通扶贫“快车道”,推进就业创业脱贫的生动缩影。
男裁缝变身“产业工人”
西乡县捷得服饰有限公司的加工生产线上,一名男工的身影在近100名女工中格外显眼。穿线、起针、收针,配合着电机踏板有节奏地压脚,他工作起来比身边的女工还要娴熟。从早到晚,他几乎都埋头在缝纫机上干活,很少起身。
他叫汪志,西乡县峡口镇人。他患有先天性脑瘫,双手无法灵活运动,一只脚也不能正常舒展。为了谋生,汪志从父母那里学会了裁缝活。从1995年起,他在镇上开了一家服装店,靠着乡亲们关照勉强维持温饱。
2018年初,由于种种原因,汪志的店没了,20多年赖以谋生的活计没了。家里还有年过七旬的父母需要赡养,汪志一家的生活变得艰难起来。
“以前靠着老乡的帮助,我还可以勉强生活。没了服装店,我想出门找个工作真是难啊。”汪志说。
汪志的处境是西乡县大部分贫困户的写照。当地产业基础差,就业面小,贫困劳动力不好就业。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让这一部分人充分就业,成为西乡县扶贫工作的当务之急。引入社会资本,创造就业岗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苏陕协作”的大环境下,西乡县与江苏省启东市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启东市轻工业发达,产业转移愿望强,很多纺织服装企业赴西乡县投资落户,扩大生产,带动了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这成了两地取长补短、互利共赢的选择。
从建设到使用只用了不到100天时间。3月20日,西乡县首个招商引资社区工厂———捷得服饰有限公司就在城南街道办中渡村正式成立。汪志兴冲冲地报了名,在县人社部门的组织下参加了专业培训。
“服装技工讲究手、脚、眼的配合,对灵活度、基本功都有要求。一开始我以为他手脚不方便,做事不麻利,没想到他每天比身边的女工做得都要多!”捷得服饰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聂小梅说。
干起了老本行,汪志做起来得心应手。他的收入按件计算,做一条裤子能挣2元,一个月下来收入3000元不成问题。现在,他住在公司宿舍,每天中午、晚上公司管饭,还能经常骑着自己的三轮车回家看望父母。
“以前我开店天天熬夜加班,作息时间不规律。现在当上了工人,还能照顾父母,这日子真是好啊!”谈到生活的变化,汪志激动地落下了眼泪。
随着社区工厂陆续开工投产,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农民和贫困劳动力成为“产业工人”。截至目前,南通驻西乡联络组已成功招引4家服装加工企业落户西乡,全部投产后可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
山户种上“摇钱树”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最依赖的资源。对农村的贫困户而言,传统的生产方式、市场的波动等,是制约贫困户脱贫的因素。
沙河镇茶条村的李贵华对此感慨颇多。67岁的他大半辈子都住在茶条村的山区,靠着2亩多的田地过活。
“以前我是头顶土胚房,脚踏泥泞路,种地靠天吃饭,年头好就挣一点,年头不好也没招。”坐在自家的小院里,李贵华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豆腐脑,回忆起过往。“我和老伴就好豆腐这一口,可住在山上的话连做豆腐的条件都没有。”
新砌的2层小楼里,停放着一辆摩托车、一辆自行车,是他和老伴以前与城里来往的重要纽带:每次往返20多里地,进城都得多买些粮食囤在家,因为一旦下雨,土地泥泞,短时间内根本下不了山。
2017年,茶条村启动移民搬迁工程,李贵华一家彻底告别了山中生活。山里回不去了,地也不用种了,儿子在青岛打工,把孙子留了下来。他们平日里除了照看孙子,谋生成了最大问题。
这年10月,李贵华的新家迎来了一名特殊的客人。村干部王胜梅了解到他的情况,特地跑上门来推荐他加入村里的食用菌户主协会,以土地和现金入股。
这是个啥东西?咋还要现金入股?手头钱本就不多,李贵华一开始并不接受。王胜梅向他解释道,村里和附近企业———精诚食用菌扶贫产业园区合作,村民通过现金、土地流转的方式入股,“零风险”享受产业红利。
“这几年,随着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涌现,我们都走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道路了。你跟着我们,收入上绝对有保障。”王胜梅说,村民在入股中享受的红利上不封顶,也不会低于银行1年的贷款利率。在茶条村里,农户能以现金入股、土地流转形式入股,每年获取租金,还能通过入园务工、租赁大棚的形式从事生产和就业,提高经济效益。
一个龙头企业,就能给贫困村带来深刻变化。西乡县内开展了“百企帮百村”活动,以一会帮一村、一企帮一村、多企帮一村等形式,以产业扶持、项目推动为主,以提供就业岗位为辅,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
“黑木耳菌种生长周期短,脱贫见效快。”在茶条村黑木耳的大棚前,精诚农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贾福进介绍,他们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吸纳贫困户多途径参与产业发展。公司把成品袋料低价卖给具备生产条件的贫困户,产品由公司回收包销。每袋黑木耳成品利润1元,农户一人一次种植4个月,即可获得5000元到1万元的净收入,一年能种两次。
一年来,李贵华先是把自家2亩地流转入股,又拿出5000元资金入股,还参与了村里的大棚种植。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7年,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年租金1300元,通过资金入股获得企业分红1612元,加上种黑木耳的2万余元收入和政府的各项补贴,这贫困户的帽子彻底摘去了。”
“以前我和老伴还天天惦记着山里的地,现在可是一点都不想回去了。”李贵华说,现在他每天接送孙子上学,平时种种木耳,听听坛戏。在山里住了50年,头一次感受到日子还可以这样过。“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孙子能一切顺利,考上大学。”
“小”岗位撬动“大”扶贫
在农村,男人外出打工,女人在家带孩子是较为普遍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相比,柳树镇严家沟村35岁的张立非常不幸:他身患扩张性心肌病等多种疾病,随着病情不断加重,他无法务农更无法外出务工,生活上没有任何经济来源。
“为了治病,家里最值钱的几棵树也被我卖掉了。”谈到过去,张立一度沉默。亲戚怕他借钱,对他避而远之;妻子也抛下年幼的儿子独自离去。
“他以前很少和人说话,现在可爱和陌生人交流了。”谈到张立的改变,严家沟村村委书记代成斌说。
张立的转变,缘于村里给他找了一份工作———环境保洁员。
与汪志、李贵华不同,张立这样的贫困人员因为身体的疾病与贫困,导致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在推动这类群体就业脱贫的实践中,人社扶贫干部也经历了思路上的转变。
“与其给他们送钱送物,不如帮他们设岗就业。”代成斌说,“长年的艰难处境使张立失去了自信。只有在体面的岗位上,他才能找到自我价值,真正鼓起勇气面对生活。”
2018年,西乡县人社局开展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工作,为建档立卡的“三无”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代成斌知晓后,立刻为张立申请到了乡村保洁员的岗位。3月1日一大早,张立满怀憧憬到村委会应聘上岗,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做梦也没想到,我不用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我一定好好干。”有了新岗位,有了新朋友,张立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现在,他每月能领到补贴600元,全年可增加收入7200元。同时,政府给他参加了社会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构筑了多重政策保障。村干部给他买了鸡苗、蔬菜苗、药材树苗等,一年下来,家庭经营也有一份收入,日子比以前好了很多。
截至目前,西乡县人社局共开发了935个公益性岗位,较好地解决了“三无”贫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贫困户中聘用保洁员公益岗位,不仅使他们脱了穷根,也确保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治理。
记者离开严家沟村的路上,村口醒目的标语再度映入眼帘:精准扶贫的路上,不落下一个困难群众。这句标语不单单写在墙上,更刻在了西乡县干部群众的心里。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