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茶书集成》读后感范文

文章 2019-07-16 15:06:47 1个回答   ()人看过

喜欢品茶,更喜欢阅读关于茶的诗词文章,一本《中国古代茶书集成》,以及唐宋以来零零碎碎的茶诗,便是我枕边常备的读物。阅读古人关于茶的文字,是希望能从书中去欣赏和借鉴别人对茶的理解,丰富自己茶文化的积累和感悟。

古代的文人士大夫,饮茶者众,吟咏和漫谈茶的诗词歌赋以及文论随笔也不少。乐山产茶历史悠久,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嘉州茶的诗词也不少。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江南做官,收到李六郎中寄来的蜀中新茶,非常高兴,细细品味,赞赏有加,不觉吟道:“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诗中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四川峨眉茶的热爱和对茶叶鉴赏的自信。苏轼在《试院煎茶》中,也十分怀念故乡的茶,还在朋友面前推崇岷江流域的煎茶方法:“……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南宋大诗人陆游经常自诩“江南老桑葶”,一生品饮江南诸多香茗。摄政嘉州时曾在丁冬院招待朋友品茶。这里的水是山泉水,茶是峨眉茶。陆游品尝之后感觉非常好,认为和江南贡茶“顾渚春”不相上下,赞叹道:“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其后奔忙于犍为道上的骚人们,从元至明至清,品饮和吟唱嘉州茶的数不胜数。

最值得一提的是苏东坡。苏轼不仅对酒偏好,对茶也充满热爱。他曲折的一生中,喝一路酒,品一路茶,写酒的诗词很多,吟茶的歌赋也不少。据文史专家统计,他传世的500多首诗词中,茶诗就有80多首。著名的有他的《西江月》:“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这首词细腻、传神地描绘了茶水的形态,惟妙过程的美妙感受。苏轼不仅喜欢品茶,而且尝试种茶,诗曰:“植野茶松间,已与松俱瘦;茨荆尚未容,蒙翳争交构。天公所遗弃,百岁仍幼稚,紫芽虽不长,孤根乃独寿。移植白鹤岭,土软春雨后,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能忘流转苦,戢戢出鸟啄。未任供臼磨,且可资摘嗅……”这首诗苏轼叙述了从茶树移植后复苏、成活到枝繁叶茂的全过程。虽然生产的茶叶还不够加工,却可以摘一把煮来喝上一口。诗中说的是种茶过程中的乐趣,其实表明了苏轼一种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

说到对茶的挚爱,不能不提到茶圣陆羽。陆羽与才貌双全的李冶青梅竹马相约终身,谁知到了爱情瓜熟蒂落时,他却一头钻进茶缸里不能自拔,竟把一位绝代佳人搁置一旁,让李冶心如死灰含恨出家。陆羽给后人留下了两样东西,一是他和李季兰令人扼腕的爱情悲剧,二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也许这就是有得必有失,世事难两全。陆羽的《茶经》,从茶之溯源、制茶工具、采制品鉴、煮茶器皿以及煮茶饮用、茶事茶史等诸多专业方面,写下了这部千古绝唱的茶业宝典。他讲茶的源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他还从造字的角度分析,“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原注: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从木,当作‘木茶’,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尔雅》。”讲到采茶的原则要领时说:“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茶之笋者,竽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是说采茶要采春茶,采嫩茶,采好茶,采晴天的茶。后人对陆羽推崇很高。宋代欧阳修等编纂的《新唐书》指出:“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宋代梅尧臣也有“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的赞咏。

近现代文学家鲁迅,一生都在和恶势力战斗,难得有篇题为《喝茶》的休闲文章,但文字中依然充满愤世嫉俗的味道。文中讲诉了自己一次喝茶的经历和体会:“某公司又在廉价了,去买了二两好茶叶,每两洋二角。开首泡了一壶,怕它冷得快,用棉袄包起来,却不料郑重其事的来喝的时候,味道竟和我一向喝着的粗茶差不多,颜色也很重浊。我知道这是自己错误了,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不过他笔峰一转,写道:“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假使是一个使用筋力的工人,在喉干欲裂的时候,即使给他龙井芽茶,珠兰窨片,恐怕他喝起来也未必觉得和热水有什么大区别罢。”鲁迅总说自己是个“粗人”,惯于站在劳动人民的角度想问题,对于个别“雅人”在喝茶上过分的考究和矫情,以及附庸风雅地谈什么“秋思”,是十分不屑的。与其那样费力地故作高深卖弄风雅,那自己“不识好茶,没有秋思,倒也罢了。”令人忍俊不禁的是这位周先生,明明是休闲饮茶,说着说着就掏出匕首和投枪来了。

其实不管你是在现实里品茶,还是在,都是对茶的一种直接和间接的体验体味。有人说,生活是一本打开的书,一百个人有一百种读法,那么人生则是一幅展开的画,一百个人,自然也就有一百种感受。正如书中读到的茶文字,因为品茶者人生阅历不同,脾气秉性不同,写出的诗文观点和情绪各不相同,我们能从中读出不同的茶滋味。比如这绍兴的周氏两兄弟,同样是写茶的文章,周树人的文字辛辣,周作人的文字恬适。人常道:品茶如品人生。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茶文字中去收获不同的感悟,并用来印证和启迪我们自己的人生。

没有吸烟的习惯,可我喜欢品茶读书,特别喜爱读与茶有关的文字。泡上一杯茶,捧起一本书,喝一口茶饮料,再读一段茶文字,茶汤和文字之间就有了联系,就会产生通感和共鸣。这时你会感到:品杯中之茶固然乐,品文字中的茶不亦乐乎?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