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预期》读后感范文
近期在读一本书,陈润的《超预期》,主要介绍了小米的产品设计及营销方法,有一些感触,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这本书主要讲了九块儿:聚人,产品,创新,整合,模式,管理,营销,服务以及竞争;自己没有那么大的能力直接把每一块都详细的讲述给大家,选取一些部分,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感悟与想法。
1, 聚人之团队
就像是足球队一样,一个球队里肯定有高的矮的,壮实的和偏瘦的,因为大家的场上位置不一样,个子高的壮实的争头球,个子低的偏瘦的脚底下灵活,速度快,这样每个人的优势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出来。映射到工作中也是一样,一个团队中肯定要有冷静的鹰,野性的狼,灵活的蛇和憨厚的牛,大家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不一样,有的员工,在这个组做的很好,换到其他组后可能做的不让人满意,而有的员工这在个部门表现平平,换到另一个部门后反而一鸣惊人。举个例子,有个配货员配货特别快,执行力也很强,做事情也比较认真,都觉得这是一名优秀的员工,于是被提升为组长;当上组长后,她要管理这十多人的团队,需要处理本组的作业异常,和其他环节相互配合协作,晚上下班开会等等,她做不过来,找领导反馈说,我就想每天9点上班晚上6点下班,我不适合当组长管理人,脑袋转不过来,我就想每天配货打包就好。这是件真实的事情。所以我觉得,优秀的人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人,只要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当人聚一起了之后大家的劲儿也要往一处使,人在一起那叫团伙,人心在一起那才叫团队。
2, 创新之微创新
“微创新”,这让我想起周鸿祎在他的《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中也重点提到了这一点,现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我们也要用互联网思维去思考。创新并不是我非得做一个非常大的改变,很多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都是在别人基础上进行的微创新,如马化腾的QQ模仿以色列几位网迷创造的OICQ,却通过娱乐化和本土化的方式大获成功;马云的淘宝网模仿美国的eBay,却以免费的模式将“鲨鱼”感出长江。我在这里想表达的是,创新并不是今天还在地上跑,明天我就创新天上飞。它需要一个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只要当量变积累到一定阶段后才会产生质变,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发生。如果你有一个新产品的想法,那好,先做一个粗糙的,然后拿出来,根据客户提的意见,慢慢改。想一步迈的很大比较难,在这个互联网时代需要步伐“小而快”。
3, 服务之超越客户预期
什么是客户?我觉得不仅仅是那些买手机的米粉。仓库里面有收货,质检,平置,高值拣货,配货,打包发货等环节,对于每一个环节来说,你的下端环节就是你的客户,订单组打出的单子要方便拣货人员去拣货,不能让拣货员一圈跑下来只拣出来几个SKU;拣货员拣出的货要便于配货员配货,一车几十件货乱放一团配货员每配一单都要找半天;配货员配完货面贴随便贴,打包员说你这面贴贴的我胶带都没法粘了;一个托盘货物码垛好后,配货员查出来说,哎呀这个货我多放了一个或者少放了一个,在哪个哪个托盘上呢,得翻出来找。。。很多时候,我们想的只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好了,没考顾及下端环节的操作与感受,往往给他们造成很多困扰。对待客户,你能这样做吗?所以,当客户向你提出建议的时候,改,立即改。设想一下,拣货员把商品有规律的摆放好,包装一样的手机壳有颜色的一面朝上,拣货员保证拣货质量,没有多拣也没有少拣,配货员配货HAPPY不?配货员保证每一单配货准确,面贴整齐规范,把这个批次同一大小的5-6盒子码放在皮带线上,接线打包员HAPPY不?每一托盘五个一摞十个一码,方便点数,交接清晰明了,快递员HAPPY不?快速交接完,打扫卫生早点下班,大家HAYYP不?所以在平日的工作中,我们要把下一环节当做我们的客户去做,用心去做事情。
其实本文并不是什么鸡汤,只是我读了《超预期》这本书的一些感悟与想法,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面如雷总的七字诀,黎总的参与感,跟同仁堂学做产品,向海底捞学做服务等等,一方面时间篇幅有限另一面自己也还没有把这本书完全悟透,个人觉得这本书写的不错,希望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一看,当然如果结合黎总的《参与感》的话,我相信你会得到1+1>2的效果。
希望有机会再和大家一起分享。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