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墓何以无人盗掘故事

文章 2019-07-16 14:26:34 1个回答   ()人看过

陕西勉县定军山脚下的诸葛亮墓,是诸葛亮的真身墓。权威著作《读史方舆纪要》记载:“诸葛武侯葬于此。”

公元234年2月,诸葛亮集10万大军第5次北出伐魏,8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营中(今岐山县五丈原乡)。按照诸葛亮生前的遗愿:遗体葬于沔阳(今勉县)定军山脚下,以示兴复汉室,统一中国之志。

1700余年过去了,和其他帝王将相“十墓九盗”不同的是,诸葛亮墓从未遭到盗掘,而且保护得十分完好,个中原因耐人寻味。

原因之一,大抵在于诸葛亮崇尚薄葬。诸葛亮生前曾留下遗言:殓以时服,无葬金银。因为墓内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所以,历代的盗墓贼也就懒得光顾。

原因之二,“急就章”似的安葬也会使盗墓者兴致索然。封建时代的帝王将相,都是生前修墓,有的修数年,有的甚至修数十年,恨不得把生前的风光全带到坟墓中去。而诸葛亮则不然,诸葛亮是在北伐前线的军营中病逝的,战争环境不允许,而且事实上他也没有考虑身后之事。况且死时又是酷热难耐的8月,遗体从病逝的岐山县五丈原运到沔阳定军山需要走约200公里的路程,需要穿过被李白称之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褒斜古栈道,根据当时的交通条件,没有几天是到不了的。诸葛亮的遗体运到沔阳定军山下,想必已经腐变,难免“急就章”似的安葬,这种情况也会使盗墓贼兴致索然。

原因之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诸葛亮的人格魅力。诸葛亮一生廉洁奉公,为了蜀汉政权,可以说贡献了毕生的精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一生的精神名片。诸葛亮曾上书汉主刘禅表白心迹:“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他说到做到,死后全如其言。陈寿在著《三国志》时对诸葛亮的评价是:“诸葛亮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规,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偿,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认错态度好)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狡辩不认错)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偿,恶无纤而不贬……终于邦域之内,成(都)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智之良才,管、肖之亚匹矣。”这是对诸葛亮公允的评价。

清道光七年(1847年),民族英雄林则徐在陕西按察使任上,曾拜谒诸葛亮墓,想起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联想到辅佐商汤的名相伊尹,佐兄长之子治国的周公,和春秋战国的名相管仲、大将乐毅,不禁感慨万千,遂写了一首《定军山谒武侯墓》的诗,诗曰:“大星虽陨大名留,一线皇纲诩汉刘。抱膝几人知管乐,鞠躬终古匹伊周。波寒沔水居民泪,月黑祁山故垒秋。归骨定军军莫定,墓门深锁阵云愁。”对诸葛亮未完成汉业充满了感慨,同时倾吐了由衷的敬佩。

据传,诸葛亮葬定军山时,当地百姓无不失声痛哭。人们念其身前为官为人,又无不爱惜他的坟墓。在当地,曾发生过十里八乡百姓捧土为他添坟的动人场面,也有过为了他有一个安静的安息环境,主动放弃生计不去山中采伐的动人故事。诸葛亮墓前有一副对联生动说明了这一点,对联云:“水咽波声,一江天汉英雄泪;山无樵采,十里定军草木香。”这也可以说是“生前得民心,死后亦钟情”吧!诸葛亮一生廉洁奉公,死又死在前线,葬也葬得简单,但他却活在了人们的心目中。他的坟墓历经1700余年,仍然被保护得完好,这是人心所向的见证。而和他的坟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帝王将相,生前享尽荣华,死后又大兴厚葬,但却落了个暴骨荒野的下场。这说明,留下什么都不如留下人心。这就是诸葛亮墓带给人们的启示。

盗墓贼也是人,当他们的良知尚未泯灭时,也是不肯对亿万人心中的崇拜偶像下毒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选自《杂文月刊》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