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边城》的多元美
沈从文先生的名篇《边城》通过对山城茶峒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描写,在讴歌山城人“爱”与“美”的同时,充分展现了人性本质和生命的原生态,使茶峒“小社会”所体现出的和谐之美与现实社会的动荡危机形成似有若无的对比,从根本上体现了他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与向往。我们为大家整理了谈《边城》的多元美,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谈《边城》的多元美
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的《边城》使读者得以领略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的美。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撑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爱情故事,展示了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集中体现的思想内涵是沈从文的社会理想和美学思想。作品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那一幅山灵水秀、天人和谐的风俗画,表达着作者内心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和与这追求相呼应的世外桃源式生活的向往。翠翠是小说的主人翁,她在遭遇幼年丧母、外公去世、天保身亡、傩送赌气出走这一系列不幸后,仍然对生活充满等待与期盼的生命状态值得我们反思:作者的社会理想是要通过人性本质和生命状态来体现人类之“爱”,从而营造一个“和谐世界”,来表现他对于和谐社会理想的追求和向往。《边城》正是通过色彩、生活、人性等多元因素为我们展现着湘西世界的和谐之美,这种美是多元的。
一、 绿色之美
小说《边城》中“色彩”是非常鲜明的,其“主色调”就是“绿”。绿色GDP、绿色奥运、绿色食品等等,今天“绿色”已经成为安全、健康以及和谐的象征。小说中自然环境、人物姓名以及边城人的平静心态无不体现着一种色调――绿色,一个主题――和谐。
1.自然环境凸显了“绿”。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大部分地方因为战乱已千疮万孔,但沈从文善于在衰败的世界里找到美、表现美。湖南湘西一个叫茶峒的小山城是湘西景色的浓缩,满目苍翠的大山、青翠的竹林,清澈见底的碧水,古老的青石,绿水中的船只,还有掩映绿水间的吊脚楼,这一切都与绿色相关。
2.主角姓名彰显了“绿”。翠翠代表了美丽、健康、朝气、生机盎然,她是湘西山水孕育出来的一个精灵,清纯、温柔、聪颖、自尊。她与爷爷相依为命,愉快地承担着家里的生活担子,还常常帮爷爷划船渡人。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爱得痴心;当傩送驾船远走,她又忠贞不渝地等待心上人的归来,爱得又那么坚定执著。一个弱女子,满心盛的都是“爱”,构成了边城中爱与美的化身。她的名字独具匠心,是自然的赐予,同时又与这里的山山水水相连,与绿色相契合。湘西的清风丽日给了她一个壮健的躯体;茶峒的青山绿水给了她一双碧玉般清澈透明的眸子;碧溪�的竹篁和白塔又给了她一颗绝不世故的赤心。
3.平静心态折射了“绿”。绿色象征着希望、和平,蓝天和土地所融合的色彩便是绿色,这正是生命的本色。这里的人们按着自己的方式生活着,在一个温馨平和的“绿色”世界里“平静”地活着。整个茶峒地区的社会环境如平静清澈的一池碧水,无波无澜,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间和谐一致,平静的心态在绿色的意境中,营造着珍贵的和谐。因此,小说中作者以绿色预示着一种相对的和平与和谐,于动荡不安的外面世界形成一种对比,说明这里还是一块生命的净土,这里的生命还保持着本色,这里的生活还保持着一种单纯的和谐之美。
二、生活之美
沈从文以对故乡的一种“痴情”,对现代腐朽庸俗风气的一种“憎恶”,描绘出一幅他童年记忆中、理想世界中的美丽湘西地域生活风俗画。这幅风俗画蕴涵了湘西边地的自然风光、社会风俗、人际关系、人情人性等等,积淀着深厚博大而又神秘瑰丽的湘楚文化。这幅风俗画的神韵就是和谐。
1.边城人对时代背景的淡然,对传统风俗的继承。《边城》写于20世纪30年代,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湘西人生活却是安宁祥和,似乎没有时代的印记,“时代”只是生活在边城中人们的大背景,就像是水墨山水中远的不能再淡的飞白。从生活风俗方面来看,小说主要写了茶峒一带的两种民情风俗:端午节的龙舟赛,走车路和走马路的婚恋方式。这些描写中无论哪一件事,哪一次活动,都表现了人们生活情趣的放达,这是沈从文对背景虚化、淡化处理的结果,是那种灰暗现实环境下孕育出的一份从容、恬静的生活态度。
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状态。小说展示的“人生形式”,就是在一个和平、宁静的湘西社会中,所具有的质朴淳厚的人情,彬彬有礼的古风,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从翠翠的眼中看这个世界,一切都那么自然、正常、平静,她完全没有社会意识与社会观念性的东西。她生命中的力量完全来自于她在自然中成长的天然属性。她的生活过程不与某种目的相联系,而是一种自然的生命本质。翠翠对傩送萌生了少女的爱情,这是由于她自身的成熟,是她达到一定年龄,身体自然发育成熟之后,一种自然的体现。她完全听凭一种自然,一种天性,而不具备明确的目的性。小牛、羊群、野花、渡船、心事,这就是翠翠的生活。这也是“翠翠”这些茶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状态。
3.边城人思想意识原生态的回归。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向往自然,呼唤自然的回归。人类在创造中不断摆脱原始、蒙昧,却离自然越来越远。所以当人们意识到自然本性丧失的太多,渐趋向社会中的符号时,人们开始向往自然,向往人的天性,开始呼唤原始的回归。《边城》描写了人理想中的世界,简单的社会、简单的人,但这正是人们在文明高度发展中对原始回归的一种呼唤;《边城》人的思想并不贫困,人性没有被完全扭曲,不急功近利。就如翠翠没有因船总顺顺家的经济和地位要附会高攀;天保和傩送兄弟也没有嫌弃翠翠是老船夫的外孙女而不去爱她,这一切都是自然天成的有情有义。那里的爱是“发乎情,止乎礼”的,是淳朴、山歌式的。可见,沈从文是看重湘西的“原始的丰富”的思想,正是透过这个“原生态”的思想境界,去审视都市世界,让人发现他和谐思想的映射,从而使人们在已经被文明道德过度社会化的思想意识中找到和谐的回归。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更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
三、人性之美
在沈从文看来:“一部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作者痛感20世纪30年代都市的堕落、乡村的变异,才要通过自己的创作发掘边城山民身上那种“优美,健康,自然”的人性,那颗与天地相谐的赤子“爱心”。《边城》通过对亲属之情、男女之情、邻里之情和世态人情的描写,突出中国人传统“和”的思想,以人与人之间相处来体现人性中的和谐之美。
1.亲人的和睦相处。天保、傩送兄弟俩同时为爱情抉择,没有为自己心爱的人反目成仇,而按当地人所认可的对歌习俗,公平竞争。“月夜两个人轮流唱下去,谁得到回答,谁便继续用那张胜利的嘴唇,服侍那划渡船的外孙女。” 傩送是个童稚无欺的乡下小伙,他勇敢、英俊、豪爽、热情、勤劳。翠翠在梦中、在潜意识里,已经与傩送心有灵犀一点通,并爱上了傩送。可惜的是她却不知道这月下唱歌的年轻后生就是自己爱着的傩送。不久,当天保在因老船夫把唱歌的人“张冠李戴”下船渡滩落水而死后,在常人眼里傩送少了竞争对手,机会难逢,但他还是去寻找长兄,使手足之情达到了一种和谐的境界。
2.邻里的和气相待。在这里没有什么地位的尊卑之别,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在这里没有勾心斗角、强取豪夺,有的只是心与心的交换、血与血的对流;这里的邻里关系没有急功近利的成分,没有利益的争夺,在这块净土上似乎没有阶级矛盾,没有邪恶强势,有的只是邻里人情,和气友好。
3.和谐的人生形式。在沈从文所处的时代,很多人还乐观地认为社会的发展必然带来人性的同步发展,只有沈从文敏感的意识到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间的冲突,意识到社会性和整个人性的背离。“边城的人生形式”是自然的、健康的,是寄托着沈从文全部社会理想与美的理想。他用这一“人生形式”去比照边城父老亲朋的博大与混沌,健美与庸懦,去鞭笞被现代文明异化的市民的畸形与变态。这种“人生形式”是从来就有的,生生不息的,它融化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成了一种人的道德、信念、人情、人性,或者说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地域文化”。人性本源在于爱,爱是最高境界的和谐。和谐是人对人的尊重和友爱,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是他社会理想和美的理想的呈现。
4.人性的和善。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他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作品中那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促使作者以特异的湘西边陲,作为构筑善美的“神庙”的地基。而作者笔下湘西这块山城中人的“人性”正是自己在希腊小庙所要供奉的:爱与善,真和美。沈从文神往于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牵的原始古朴的人性,他创作时往往去除现实生活中严酷的政治经济关系,而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追求一种“优美、健康”的生活。他所崇尚的生命之美是未经社会文化所浸染的自然的、朴素的、原始的,是一种和谐之美。
《边城》的多元和谐美正是在茶峒“小社会”与当时现实社会似有若无的对比互参中获得表现,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观照下获得显现,从根本上体现了沈从文对和谐社会的一种追求和向往。这也是他对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价值尺度和内涵进行的哲学思辨,对人生状态进行深刻反思的理想之作。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