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喜欢太湖的理由为题的议论文2000字
来到无锡就想到太湖,完全没有去考证晚秋时节游太湖是否合适,只是觉得没去过的地方都是好地方。其实,太湖并非无锡的“专利”,它湖泊面积有两千四百多平方公里,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横跨江、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为吴越文化的发源地。湖区有48岛、72峰,可谓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不过,北部无锡太湖的鼋头渚被称之为“太湖第一名胜”,自然是太湖风光的精华所在。于是,我们便没有任何拒绝“不过”的理由了。
一进入鼋头渚景区大门,便听到那首30年前几乎家喻户晓的民歌《太湖美》:“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红菱哪,啊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吴侬软语歌喉圆润,轻灵得就像一个绝美的梦。抬头望去,那洁净的道路和两边高耸的梧桐树正带着金黄的叶子点头欢迎,洁白的芦花摇曳着枝头沙沙作响,正是万紫千红层林尽染,好一派诱人的秋色。浩瀚的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沿岸的山丘逶迤着绽放璀璨斑斓。岸边还有许多的树种光秃着枝头伸向湖面,仔细一看都是些桃花樱花之类的。试想,如果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岸边百花吐艳,湖面帆影点点,青山遥遥相对,谁人能不欲醉欲仙?难怪当代大诗人郭沫若留下情有独钟的诗句“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
没有未见花开的遗憾。阳光很明媚,心情很灿烂,在暖阳下坐船游太湖也别有风味,更何况这时是旅游淡季,没有人挤人看人头的尴尬,你可以随意从甲板走到船舱再从底层走到顶层,放眼远眺,那平静的湖面随微风荡起细细的涟漪,那浩渺的湖水坦荡而从容,涤尽人间嚣尘----忘却那些人间烦恼吧!任风儿把头发吹乱,让思绪无边无际地飘荡,那种轻松自在的感觉无以言表。
在不知不觉中,船儿到达一个叫太湖仙岛的地方,一下船才发现那岛上居然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原来是一所学校组织的秋游活动,我们能够“意想不到”的融入其中还真是一个偏得。你看,孩子们个个喜笑颜开,有的登山眺望摆照型,有的围在特色美食小摊边享受舌尖上的快乐,有的在湖边的空地上手拉手尽情地唱呀跳呀,那一刻没有任何“笼中之鸟”的无奈、困惑和压力,释放出的都是那种真真切切天真烂漫的美好时光----和孩子们在一起永远不会变老,生活在太湖边的孩子们真是太幸福了。
回到鼋头渚,终于看到那块被神化了的渚头巨石,三面湖水拥抱,冲波兀立,显示出一只栩栩如生的神鼋,昂首于碧水之中,雄姿英发,“鼋头渚”因此而得名,这里也是纵观太湖山水组合的最佳处----萧梁时,此地建有“广福庵”,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一处。明初,“太湖春涨”被列为“无锡八景”之一。明末,东林党首领高攀龙常来此踏浪吟哦,留有“鼋头渚边濯足”遗迹。文人雅士咏唱之作颇多。清末无锡知县廖伦在临湖峭壁上题书“包孕吴越”和“横云”两处摩崖石刻。
漫步岛上,拾阶而上,掩映在树丛中的楼台亭阁,半山腰的广福寺香烟缭绕,曲径通幽的竹林无不值得回味和留恋。穿行在江南各种叫不清的植被树木之间,我更喜欢那湖边随风摇曳的熟悉的芦花飘香,带着乡土带着野趣还有一点沧桑,在湖水的拍打中顽强地扎根开花。当然,与咱们“湿地之都”盘锦的百万亩芦苇荡相比,那就是“万花丛中一点绿”了。
据介绍,鼋头渚风景区始建于1916年,现面积达539公顷。这里不仅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万浪卷雪、横云山庄、太湖仙岛、江南兰苑等各具风貌的自然景观,还有王昆仑故居、陶朱阁等人文景观,是江南最大的山水园林之一。当年年轻的聂耳随电影《大路》摄制组来无锡时就居住在这里,并谱写了著名的《大路歌》和《开路先锋》两首插曲,他来到正在修建公路的工地上,将《大路歌》唱给民工们听,电影尚未拍完,歌曲就已经通过民工流传开了。
关于太湖的传说很多。相传在很久以前王母做寿,在天宫大设皤桃宴,玉皇大帝命四大金刚送去一份寿礼,是一个大银盒,里面装有72颗特大的翡翠,外表还雕饰着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飞禽走兽,如同一个聚宝盆,令在场的各路神仙赞不绝口。但王母设宴时没有请孙悟空,于是这位齐天大圣就大闹天宫。当他看见这个大银盒时,一棒打翻,银盒便从空中翻落下来,砸到地上成了一大坑,银盒立即化成了湖水。因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字上的一横落在下面变成一点,就是“太”,所以此湖取名为“太湖”。而72颗翡翠分撒在太湖之中,变成了72峰。银盒本来是圆的,被孙悟空打了一棒,这便是太湖不圆的原因……
在湖边的一家小饭店,大家饶有兴趣地品尝“太湖特色套餐”,什么酱排骨、“太湖三白”、无锡小笼包等等一道道小巧精致玲琅满目十分诱人,当一大盘红彤彤的让南方人忘情而垂涎的大闸蟹端上桌后,大家不约而同地笑了----目前江南很多蟹苗都来自于咱家乡盘锦。
不用说了,喜欢太湖,还有N个理由。
201X年10月25日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