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会学这个专业学生思维日记
大三了,离毕业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了。我身边很多人都已经开始规划毕业后的发展了,我的一个同学Z(我们曾经同住在一个寝室一年多),她也开始为毕业后出国深造忙碌了起来。几天前,我和Z从学苑食堂吃好午饭准备离开一起去图书馆,走到食堂门口时,一个同学递过来一张问卷请Z做,是关于出国留学的调查,于是我就在旁边等着Z填好问卷。
从Z告诉我们她准备出国到现在,她一直未曾帮我们讲过她的详细打算,所以出于好奇,我就凑过去看了看她在问卷上填的内容。我看到她在“出国后打算进修的专业”一栏填上了“经济学或国际金融学”,这两个我认为并没有什么意思的专业,于是我就脱口而出:“你怎么会去学这个啊?又无聊又枯燥!有什么意思呀!”Z继续填着,头也不抬地回了我一句:“那是你觉得。”我没有想到她会那么说,愣了一下,随即有一种让我非常不舒服的感觉从心里升腾起来,仿佛当众被人打了一个耳光般地使我感到很不舒服,于是我提高音量顶了回去:“什么我觉得,很多人都那么想好吧!”她依旧头也没抬,冷冷地说:“我不是别人。”听了这句话,我感到非常生气,觉得她简直就是不可理喻。
我好心关心她才问一下,她非但不领情而且还是这样一个态度,说出这种莫名其妙的话。于是我冷哼了一声,招呼也没打转身就走了,也不管有没有说好要去图书馆,就一个人回了自己的寝室。
回到寝室后,我一个人坐在书桌前,慢慢地冷静了下来,想到了这学期逻辑学课上老师讲的批判性思维的方法,于是我开始对自己刚才的行为和想法进行分析,发现了在事发当时,我有很多处理不妥当的地方:
1.Z可能会认为,她所填写的问卷虽然是要给中介机构或是做社会调查的同学看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她希望她所填的内容被我看见。我没有经过Z的允许就去看她的问卷,可能已经让她感觉被冒犯到隐私,然而我还对她所填的内容妄加评论,她当然会心里不舒服。
2.也许Z很喜欢她所选的专业、花了很大的功夫去研究,然而我对它们并不了解,却对它们下以“枯燥、无聊”这样的评论。当自己喜欢并为之努力的东西被别人胡乱评价,心里当然会不舒服,我没能够想到Z的情况,反而认为她态度有问题,这是我的不对。
3.在我看到Z所填的两个专业时,我的脑子里冒出的念头是“无聊、枯燥”,这是我的初念。我并没有经过思考,没有考虑Z的想法,去将初念化为转念,而是脱口就将初念说了出来;而后来我感到生气就走掉了,走掉这个念头也是初念,我也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就执行了我的初念,这样不考虑后果就做事情,难免就会使我变成一个“鲁莽的吕布”,同时也造成让双方都不开心的结果,甚至很可能将矛盾激化。
4.我当时有一种想法是认为,我是好心关心她一下,她怎么会是那种态度。在当时我觉得非常不能理解,而现在回想起来,我的确有很大问题。因为在Z看来,我当时所说的话并不是出于朋友的关心,而是一种不赞同的质疑,所以当然会让她感到不舒服。而且这些事情毕竟都是人家的事,别人为自己的人生做打算,我没有理由也没有立场去干涉甚至批评,如果换作别人这么对我,我一定也会很生气。所以,我没能够从Z的立场和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这也是我做的不够的地方。
5.现在回想当时我感到生气的原因,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Z是在反驳而不是赞成我提出的观点,让我觉得没面子。当时心里那种不舒服的感觉正是自己提出的观点被别人否决所带来的。而这样子是不好的,一个人不可能总得到别人的认同,总会从不同的地方得到批评意见,有的意见可能听起来让你感到非常不舒服但却是为你好的,而因此就感到生气或是被冒犯是不对的,一定要善于接纳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这也是我应该更加完善自己的地方。
这样子想过之后,我觉得我应该为我的行为向Z道歉,于是我打了一个电话给她,向她说了对不起,为自己刚才的行为道歉,她听过后笑着说不会放在心上。从而化解了我们之间可能会激化的矛盾。
由此看来,即时的反思很好的帮助了我,帮助我解决了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使我在与他人的矛盾变得更激化之前制止了它,也让我免于失去一个朋友,也反思到了自己身上的错误,同时以后可以尽量去避免犯同样的错。
这种批判性思维,能对一个人的言行起到很好的管理作用,能让我们更好地思考,同时也思考得更好。我会继续不断地用这种批判性思维来训练自己,以便真正地达到更好地思考、思考得更好这个目标。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