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有你在我不孤单散文

文章 2019-07-16 09:22:27 1个回答   ()人看过

因为有你,我不孤单

那年夏天,因一张叫作录取通知书的纸,我和小博聚在同一屋檐下。

大一的时光,也许只有“自由”两个字可以用来形容它。自由到无聊了,我摊开一本书钻研起文学,小博拾起针线绣起了女红;寝室里的另外两个,都被爱情绑走了。午后的阳光暖暖地照在寝室那张桌子上,我在桌子的这边看书,小博在另一边刺绣,我们俩面对面,却各忙各的,谁也不看谁。她一边飞针走线,一边不停地跟我聊着天。我呢,只是有口无心嗯嗯啊啊地搭茬,看到精彩的句子时,会情不自禁读出来。她却以为是在和她攀谈,还不时夸我出口成章。偶尔听到“哎哟”一声,一定是小博手里的针又在她的指尖上制造出一颗鲜红的“朱砂痣”。晚饭之前,那两个会哼着歌走进来,看都不看我俩一眼,换了身漂亮行头又急匆匆地出去,关门之前,一定不忘说一句“帮我打壶水”。就这样,两个人,四只暖瓶,在一条熟悉的小路上,走过了大一。

后来,我恋爱了,再后来,我又失恋了。失恋之于女人,如同冰山之于泰坦尼克。我记得我整整卧床四天,不起不食,任何人的劝说都无济于事。

系主任的课无人敢逃,点名册上若是少了一个勾勾,你就是有孙悟空的障眼法,这学期也休想蒙混过关。那几天,小博学会了分身有术。她与我的学号相差二十多人,她在答完自己的“到”之后,便以最快的速度披上我常穿的一件外套,将扎起的头发散开,然后悄悄转移到我的位置上,剩下最后的几秒钟,清清嗓子,努力把音调升高一个八度。这时,老师刚好说出我的名字。那个学期能够顺利拿到学分,我感谢那件“工作服”和我们被别人说成段子的友情。

大学的美好时光终结在大四,我们都开始在各种人才市场、招聘会之间疲于奔命。

那段日子是辛酸而苦涩的。招聘会大多开在大学里,而大学又都在市郊。每有招聘会的日子,我们俩常常是早餐前就出门了。背包里面鼓鼓的,除了若干份求职简历,还有矿泉水与白面包,当然,也塞满了我们沉甸甸的希望。肚子咕咕叫的时候往往已是晌午,想起背包里的面包,却发现已经被挤成了杠头。咬一口,噎着咽不下,扬起水瓶,瓶子里折射出七彩的阳光。顿时,又觉得这日子甜蜜,有阳光、有希望,还有小博。

毕业后,小博被单位派去了远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想她,拿起电话又放下,怕是在忙着,于是编辑了一条信息——“丫头,干吗呢?”

没一会儿,手机铃响。

“练字,换一种笔体帮一个刚刚失恋的家伙在员工签到簿上签字。”

呵呵,她还是那个样子。

陌路朋友

两个人曾要好得几乎天天黏在一块儿,无论做什么也一起行动,到了后来见面愈来愈少,不见不见,就这样终于不在见。

许多年以后的某天,你乍然想起这个人,好象已经是那么遥远的往事了,他在做什么呢?他过的好吗?虽然手上有他的电话号码,你却总是扬不起劲找他。

朋友宛如流逝的时光,是会从你身边溜走的。假如时间没有把他带走,那么,际遇呢?识于微时的两个人,机遇相差愈来愈远,一个春风得意,一个不如意,往往不是春风得意的那个人不想继续这段友情,而是生活不如意的那个人想走开,你有怎能阻止一个失意的人去找一些让他觉得比较自在的朋友?

假如际遇没有把你们分开,那么,误会呢?不再见一个朋友了,因为他伤害了你,他在你需要的时候没有帮你一把,然而,后来有一天,你从别人口中听说那是一场误会,是误会吗?你不禁满怀惆怅。

陌路朋友,总有许都前因后果,时间,际遇,误会,爱上同一个人,或是你们各自爱上同一个都不喜欢对方。相识,相聚,又离别,然后有一天,带着一点点可惜,各走天涯路。

如何与讨厌的人相处

每个人都会遇到让自己厌恶、反感的人,不加掩饰地表露出自己的好恶,可能得罪人、恶化关系。然而,压抑自己、强颜欢笑又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为什么会讨厌别人

一个人引起我们反感,有时是因为损害了我们的实际利益,比如排队时有人加塞。但也有些时候,你们之间其实什么都没有发生,你仅仅是基于对方的容貌、气场和一些言谈举止,就会产生某种厌恶感,觉得对方自私、虚荣、愚蠢、做作等。一旦我们对一个人产生了负面印象,就会带有敌意,当与其互动时,你的注意力会聚焦到对方的讨厌之处。

不同的人反感的“触点”可能是千差万别的,背后的机制也很复杂。有些我们反感的特质,恰恰也是自己所拥有的——我爱炫耀,但我讨厌别人炫耀。“我们可以在自己讨厌的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这句话常常是对的。有时则是因为那些特质似曾相识,我们曾经被其伤害,经历过不愉快。你的父亲脾气非常暴躁,你们一直争吵不断,于是,当一个急躁的家伙出现后,以前那种强烈的战斗欲一下子被唤起。不过无论是什么触动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每个人都会有一些非常看不惯的东西。

如何应对讨厌的人

既然我们注定会对一些特质反感,那么该如何调整自己呢?讨厌就是讨厌,怎么可能心平气和呢?实际上,调整的要点不是伪装、压抑,而是除了你讨厌的地方之外,在这个人身上你还能不能发现其他一些让你不那么反感甚至是欣赏的地方。刚才我们提到,遇到自己反感的人,我们容易聚焦在对方的负面特质上,并一遍一遍自我强化,如果我们能多角度地感受对方,你会发现自己的态度是可以有所改变的。

两件事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首先,当你遇到一个反感的人时,给对方打分,在0到10选择一个数字,代表你的厌恶程度,0代表毫不反感,10代表反感至极,记住这个分数。然后,你告诉自己“这个非常讨厌的人不会有任何引起我好感的地方”,当你用这种极端的表述方式后,你自己都会意识到这种说法可能过于绝对,紧接着你可以产生一种好奇:“这个让我非常讨厌的人,会不会也存在一些可取的地方呢?”然后你要做的就是,在和他相处的过程中,带着这个问题去观察,这样你就不会把注意力的焦点仅仅放在对方的毛病上。一段时间之后,可能有一些好的体验出现,“这个平日爱炫耀、夸夸其谈的家伙,看到有人伤心,竟然是人群中第一个把纸巾递过去的人”,这样我们就有机会比较全面、公平地看待这个令我们讨厌的人了。你可以隔段时间再评价一下这个人在你心目中的讨厌程度,如果这个数字有所下降,你可能会感到一种成就感,发现自己可以更成熟地处理这种令人头痛的关系。

当然,如果你发现不了对方好的方面,你打的分数没有变化,这也没问题,尊重自己的感受——你就是讨厌这个人。你有可能因为了解得更全面,从反感变成接纳、喜欢、收获一个友人,但也很可能总体上依然反感对方,你只需要明白这绝不是什么问题、错误。

厌恶感其实就像痛感一样是非常有价值的体验,引领着我们趋向于让自己感到舒适、快乐的人。我们的目的不是强求自己喜欢讨厌的人,而是为了更公平地看待对方,相处之时,心态能够更为平和一些。请记住,无论宽容还是“对付”对方,心态越轻松,你就会做得越好。

我们常常误会朋友

刘震云小说《一句顶一万句》里有很多关于朋友的故事。人生本来就没几个朋友,有几个朋友,好着好着某天又闹翻了。成语“管鲍分金”讲的是历史上两个出类拔萃的人物——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谊,传诵千古;而千千万万的平民百姓,打铁的、剃头的、杀猪的,他们可没有那么伟大的心灵,他们只会按小人物的观念和情感思维去处朋友,十分世俗化,读起来感觉很真实,又不免为之唏嘘叹息。

牛书道和冯世伦本是好朋友,两人说得上话,好了半辈子。有一年,他俩在入冬时节结伴去长治这个地方拉煤,那晚,离家还有五十里,牛书道的煤车车轴断了,只好露宿荒郊,等天亮再说。好在大家有个伴。冯世伦问牛书道还有没有干粮,饿了。牛书道翻看了馍袋,说,空了。谁知到了半夜,冯世伦在起身撒尿的时候,发现牛书道躲在煤车后偷偷啃一个馒头。

从此俩人成了仇人。冯世伦是这样想的:明明有馒头,却不肯与朋友分吃,说什么患难与共,而且,是你的车轴断了,我才陪着你挨饿挨冻的。这样的人怎能再做朋友呢?他当夜就拉起自己的煤车走了。而牛书道是这样想的:翻过的馍袋的确已空,谁知扯被窝睡觉时又滚出一个馒头来,因这时不好说还有干粮,才偷偷吃了,因为一个馒头,至于把好了几十年的朋友一个人扔在荒山野岭吗?太无情了吧。

以前是好朋友,又说得话来,觉得对方什么都好;但因为一个馒头,突然间看透了对方,看哪都不顺眼,于是绝交。我们中国人什么都讲以小见大,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不单是一个馒头的事,而是从一个馒头的事,能扯出一大堆相关的情与理。其实,所谓朋友,说透了就是我怎样待你,你就得怎样待我,彼此心里都有一杆秤,称过之后,发现我用七分心待你,你待我却只有三分,这朋友就不能交下去了。

牛书道的儿子叫牛爱国,冯世伦的儿子叫冯文修,他们从小也是好朋友,说得上话,好了半辈子。牛爱国在闹离婚的时候,心情很坏,经常找冯文修诉说衷肠,哥俩握着手说话,以为这份友谊永远也不会变。

有一天,牛爱国去冯文修的肉铺割了十斤肉,因为神不守舍,割完肉,忘了付钱。到了晚上,冯文修的老婆老马专程去收账,这时牛爱国才想起自己买肉忘了付钱。

从此两人掰了,跟当年他们的父亲一样。牛爱国想,这么多年的友情竟抵不上十斤肉钱,几天前还一起说知心话呢,谁知一转身就来收账,我难道会赖账吗?真是人心难度。

其实,收账的事冯文修并不知道,是老马瞒着他去收的,但他听到牛爱国四处跟人说对自己的不满,便也恼了,解释也不用了,反而大骂牛爱国,说他这样的性子活该离婚。牛爱国见对方把肉钱的事扯到自己离婚的事,而且把他说得体无完肤,一时火起,抄起刀来要杀人……

生活中必须远离的三种损友

以下是我认为应该从你的生活中除名的三种人:

精力吸血鬼。有些人只会令你精疲力竭。与他们交往后,你会觉得更加疲惫、压力更大、缺乏活力。这些人似乎认为,其朋友和同事的主要职责就是给他们带来快乐。我曾有个朋友,他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谈论他的痛苦、难处、感情问题和以前生活的不公。但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应该抛在脑后的。不幸的是,无论你多么仔细地倾听,无论你提供多少建议,无论你搁置自己多少需求去帮助这些人,还是不够。想想那些对你总是索取多于回报的朋友和同事,然后问问自己:为什么你还要奉献自己,让他们把你吸干?

自私鬼。我的兄弟曾经娶了一个女人,她每天都希望从他人身上得到更多,自己却不愿给予。例如,她总是让别人替她照顾孩子、看家或跑腿……但要她投桃报李的话,这似乎永远不可能。当她来做客时,所有事情都必须迁就她:食物要合她的意,房间要最为安静而且光线要适当,猫儿们因为她的过敏症而被寄养到朋友家。但当其他人到她家做客时,她可不会这么迁就。自私鬼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如果他们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你将总是不得不为他们的需求和喜好忙得团团转。他们根本不知道合作、互惠和迁就这几个词语。尽量少与这类人打交道(尽管他们可能会用斩钉截铁的话让你知道,如果你不满足他们的每个突发奇想,你就是不讲理或者不公正的)。

骗子。骗我一次,你可耻。骗我两次,我丢人。骗我三次,为什么我还要回你的电话?如果某人总是靠不住,为了保护自己而无中生有或者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那就离开他们。骗子最坏。精力吸血鬼和自私鬼会给你带来痛苦,令你的生活更加困难,但骗子会带来实实在在的法律和道德问题。

要认识到你确实有权力这么做。没必要让这些人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你可以友好但坚定地尽量减少与他们的联系。这将使你腾出双手,去邀请那些优秀的人进入你的生活。

何为友

人问:“何为友?”

禅师答:“友分四种:一如花,艳时萦怀,萎时丢弃。二如秤,与物重则头低,与物轻则头仰。三如山,可借之登高望远,送翠成荫。四如地,一粒种百粒收,默默承担。”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