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的感慨随笔
有一所中学的大门侧的墙上是这样写的:“送子上学堂,小康有保障”。 这几个大字是多么醒目而显眼啊,也作实让那些供孩子读书的父母怀着对孩子多少的憧憬甚至是无限的幻想,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够通过读书而跳出农门,可是不菲的费用也让他们付出了比常人多多少倍的汗水和艰辛,这个并不是那些不供孩子读书的人所能够体会得到的。三年前我同事的孩子才在本省内读了三年的大专,钱是算着给孩子的,孩子也是省吃俭用的花,就用去了差不多10万的费用,孩子读完了大专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呢。
想当初,有多少父母宁可吃糠咽菜也要供孩子上学,有多少父母为了供孩子上学而四处借贷,有多少父母为了供孩子读书而借债度日,曾背负着债务的压力,有多少父母为了供孩子读书而家徒四壁,有多少父母为了供孩子上学比常人多付出几倍的辛苦和努力,有多少父母为了供孩子上学而长年累月的居住在漏雨而低矮阴暗潮湿的破旧房子里,有多少父母为了供孩子上学而累得了一身的病,有多少父母为了供孩子上学而忍受着疾病的折磨坚持劳作。可是到了现在,因为某地方的低保政策突然多了一条规定,说是一家人只要有一个子女在单位上班,不管是行政单位还是事业单位,包括国企,不管你工资多少,在职也好,退休也罢,其父母都不能享受低保,让那些当初为供儿女上学如今也是年老体衰甚至是疾病缠身的父母全都被无情的规定挡在了低保的门外而永远与国家低保救济无缘。在这群人当中,有的是残疾人,有的是长年累月的老作而因体力透支无钱及时医治落下的病根需要长期吃药的人老年人,有的是长期的积劳成疾而得病的老年人等等。
90年代,我在地区日报上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则报道,说是有一个女人在土地下放的前两年,男人就得病去世了,留给女人的只有一笔因为医病时所花费的数目不菲的欠帐和三个没有成年的孩子。而这个女人在负账累累的情况下还供出了三个令人羡慕的大学生,当时地方电视台还专门作宣传报道。这个女人不仅独自种着一家人的责任田,而且还给人家打零工。她什么都做,做过清洁工,自己加工过面条,榨过米线,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也利用假期来帮忙做,报纸上有她照片,不过看上去她要比实际年龄大得多,才50多岁的女人就显得特别的苍老,因为这个了不起的母亲也作实让我感动了一阵子,所以至今都记忆犹新。我想现在她的儿女都儿女都成家了,而这个伟大的母亲可是因为儿女在单位却没有享受低保的资格。
我的同事父母都是残疾人,其父是智力障碍,大白天的一个人拿着个儿童玩具手机在大街上打电话,其母小时候由于一次意外事故,导致前也背锅来后背锅,比驼子还要驼子,才一米二左右的高度。当初许多人都说不会生孩子了,可是还是生下了我的同事,为了供儿子读书,全然不顾身体残疾每天都要去坚持去卖咸菜,孩子读书的费用都是向亲戚朋友去东家讨,西家借的。可是现在由于我的同事在单位上班,他残疾的父母也不能享受低保。
这个地方的低保还规定,40岁以上就可以领低保,所以每天有一群无所事事的二牛懒汉整天是吃着低保在村子里转悠,样子很是张狂,语言很是傲慢。他们是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凑。
前几天我经过县城一个闲人云集的地方就听见这样的议论,一个说他这辈子也够苦的了,孩子小的时候,老婆死了,他一个人好不容易才把孩子拉扯大,如今孩子成家了,也算是对得起死去的孩子他娘了。一个问,你给有领着低保。回答是我那有那个福气,领低保的人得有关系的。一个看上去大约50多岁样子的,人称猴四的得意洋洋地说道,我倒是占着我侄儿子,我不仅自己拿着低保,老婆也拿着低保,儿子也拿着低保,当人们问他侄儿子是谁时,他则显得神秘兮兮的笑而不答。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