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小镇随笔
1
陇南东南边陲的大山,被白龙江划出了一条狭长的山谷,沿江而憩着一座千年小镇,这就是外纳。俗称陇南的东大门。
来到外纳,已经三年多了。
作为一个外乡人,的的确确是一个过客,客居他乡,敲门试问,不是野人回答,而是组织安排,到此耕耘,酿造生活,造福桑梓,另有一番风味涌心头。
当初,同事问起我是从那儿来的,根据他们的眼神猜测,是很想知道我的来龙去脉,原因是工作调动都会进城,而我选择到这儿,使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由此,我如数家珍的回答,暗含他们所要知道的答案。从他们的渴求中,感觉到他们对我很质疑,也很好奇。原因是认为我们这些从山那边来的人,他们的称呼“后山人”,是愚昧、无知、野蛮、落后……的象征,从而更增加了他们的神秘感,很想见证一番。
称呼“后山”者,说明是站在“前山”来考量山后的广袤地域。而在他们的观念中,“后山”很怕,想象中的是野狼出没的地方,走进那里很难出来。在他们的认识中,谁如果工作调动到后山,可能这一辈子就完了。工作调动很难,找对象很难,生活很苦。这样,我这个外乡人遭受的不平等的眼神待遇,就可想而知了,更何况是从“后山”来的“后山人”。甚至我看到这儿的一些妇女打骂孩子有一句口头禅:“你再不听话,我把你们送给后山人。”每当我听到这些话语,心理总感觉不是滋味,好像人格遭受侮辱的感觉,很想痛骂一顿,但欲言又止。你们没去过后山吗?请你们记住,是后山人养活着你们的父辈几代人,后山人是你们的衣食父母呢。现在了还在用这种观念对待后山人,后山人开宝马的也有,后山人在全国各地定居的有,后山人现在植被全覆盖,绿荫成蔽,是天然的氧吧,后山的有四季清澈的河流,后山怎么啦!
那是在旧社会,甚至解放了以后还延续了许多年,你们这儿的土地含盐质高,你们把它融入到水中,不停的澄清,再澄清,而后析出发黄的颗粒状食盐,俗称“土盐”。背上“土盐”,去后山的村头庄尾,换取粮食来养活一家人。
殊不知“后山人”对你们也称呼为“土盐客”,是奸诈、狡猾的代名词。
随着在单位工作的时间一长,同志们知道我这个外乡人的身份,茶余饭后,说起“后山”,言语都很检点,原因可能一是我的工作已经得到他们的肯定,二是我已经渐渐融入到他们当中,我猜测是这样。
2
说起外纳,据传说,虽然无多少历史记载,但在县志上可以查到,五代十国时这儿确实建立过一个外纳国,称“葭芦”。宋朝杨家将古战场的遗迹现在仍然依稀可现,响崖坝的茶马古道,依然停留在陡峭山腰,可以想象当年古道的繁荣景象。对于外纳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汉朝,其历史沿革就有千年之久。当年这儿生活着羌、藏民族,后来因战乱,这些少数民族向西迁徙。一部分汉族从中原迁移到这儿。这样可以看出,这儿的本土名族不是汉族,汉族也是外乡人。民间传说,外纳人是从河北移民而来,所以就把这个地方取名为“外纳”,意思是从外面容纳之意,也是对曾今发生在历史上的这次移民的记忆,保存在外纳人的传说中。
刚刚移民到这儿的先民,最早都居住在高山上,那里土地肥沃,植被茂盛,山涧泉水叮咚,鸟语花香,真是很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植被破坏严重,鸟儿也远走高飞了,泉水也不在清澈,直到现在,每个山头光秃秃的,不长一根草,不长一颗树,山的容颜不再湿润光泽,像是戈壁滩地貌,但这儿除了山就是山。如果不是高山,像是走到了西域,给人有种荒凉的感觉。
这些人也开始在区域内进行自然迁徙移动。住在山上,难以维持生机。他们就慢慢探索向山脚地带迁徙。而山脚一带是白龙江缠绕而过,到处都是险滩。他们也学会了选择在江边地势稳固,江面宽阔的地方,圈地,种稻,种菜,不在担心干旱。可以把白龙江的水引来浇灌稻田,又发现江边的气温比山上高的多,一年四季可以种蔬菜。觉得在江边可以生存,抛却了不置江边田的错误思想,江边完全可以生活。
后来,山里的人们慢慢向江边迁徙,筑坝、圈田和挖窑洞。到现在还保留着一排排的窑洞,虽然没有人居住了,可以顺藤摸瓜,揣摩古人最早来这儿生活的痕迹。
从窑洞出来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学会修屋。而这儿因缺少林木,弄一些瓦片很困难,他们干脆用土修筑。墙用土筑,屋顶也用土覆盖,并且屋顶是平的。因地取材,活学活用,足见这些古人的智慧。
人口的繁衍,房屋的增多,并且越来越集中,就渐渐发展成了一个小镇。
小镇原先在一个沿江靠山而居,小镇原先蜷缩在一个崖角前的一个平台上,像一个鸡窝,全镇人住在这儿,很安全,不怕江水淹没,也不怕外敌侵扰。也可以看出古人对风水的讲究,选地,修屋,筑镇。
现在,经5.12地震的破坏,小镇的古建筑基本上找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一幢的小楼房。
3
国道212线竖直穿过这个古镇,一直伸向天府之国。也可以说是蜀道通途中的一条主要通道,像一条玉带,缠绕在深山,飘向山外。
国道、街道和集市三位一体,就这么一条街,两旁的店面林立,有琳琅满目的百杂门市部,有打着明星靓照广告的理发店,有富有个性招牌的饭馆,有乡间别墅式的农家乐,有韵味独特的休闲娱乐场所,凡所应有,一应具有。
每逢农历147,这儿集市就忙碌起来了。街道两旁,柑橘,红薯,小白菜,镶牙的,卖呱呱凉粉的,卖锅碗瓢盆的,卖家用电器的,各类声音一齐响起,此时,一条车水马龙,停留在街道正中央,延续到街头街尾。各类汽车的喇叭此起彼伏的响起,夹杂在各类音响和叫卖声中,别有一番风味,很有农村小镇的繁华、热闹景象。而穿梭在街头街尾的人们,有的很时尚,有上海的范儿。而大部分是从山里来的老实巴交的村民,卖着土特产,换回家庭必备的日常用品和农药种子,偶尔在饭店搓一顿,来上二三两小酒,尔呼尔呼,脸上飘起朵朵红晕,待到太阳落山,慢慢回家,吃上几口饭菜,和家人闲叙片语,倒床而卧,呼噜声声,直到天明,新的一天又来到,忙碌的身影又出现在田间地头。
逢集时日,虽然有车水马龙穿梭在这个小镇,但你要顺顺当当的通过,就是有飞天的本事都很难。本来就是单行的国道,两旁摆摊设点又一次占路面,车辆想通过,休想!因此,每到逢集,站在楼上观看着这一壮观景象,让人想入非非,苦思良久。一条由各类车辆组成的长龙,静静的停留在这条街上,向前不能,向后难为。来过这儿的司机们都有经验,在逢集的那一天,赶早就通过这儿,否则一直要等到散集,时间就这样折磨在路上。最容易停留的就是这条街的咽喉处,这个咽喉正好处在街道的中央,是一座桥,桥两旁被集市用过后,车辆通行就非常难,再没有别的道路可绕道而过,只有停在那里。难怪人们常说:“官家渡口,气死霸王。”此时你在有多大的本事,无处可施展,让你无可奈何。
4
这条国道确实是这个小镇的经济大动脉,每天的车流量都很大,南来北往的客,由甘入川的车,与小镇打声招呼,擦肩而过。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为了各自的心中梦想,打拼,奔波,走在路上。
镇子上的人,在家门口就可以接收河南来的煤,足不出户就可以接收陕西来的白杂货,甚至不用伸手就可以接吃到城里来的凉粉呱呱,还可以坐在家门口就可以吃上从四川来的水鲜,方便多多,实惠多多,惠及了镇子,惠及了乡村。
一条白龙江,使镇子一年四季有新鲜蔬菜可食用,夏天有美味可口的草莓,秋天有香甜味醇是蜜桔,真是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难怪人类的文明都与河流有关,中国的文明发展最先是在黄河流域,原因可能是人类最早的需求是基本生活需求,吃穿是否满足显得很重要。先民们首先要学会种庄稼,学会灌溉,这不能不说是与河流结下了情结。就在这样一个小镇,假如没有这条江,我估摸可能人们早就迁徙到别处去了。你看,现在人们学会了治理河流,在江边筑堤种地,春夏秋冬在江边绿色一片,分不出是四季更换。抬头向山上一看,一年四季光秃秃,寸草不生,何况要想见到绿色,很难。一个个铁青着脸,矗立在白龙江两岸。
有了国道,不说是四通八达,可以说是东同川渝,西达甘青。小镇的人们,开始在道路两旁修店面,开旅馆,慢慢发展成了车路和街道一体的商业化道路。小镇的人学会了经商之道,使自己田中种植的各类蔬菜上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商品。经济意识开始增强,男女练就了一副谈价论卖的好口才,说的头头是道,蛮有章可循似的。
有一个现象,就是学校修那儿,那儿就人气旺旺,那儿就店铺云集。
这个小镇,有一所九年制学校,后来初中独立后,重新征地,修建新学校。据说新征的地是这个小镇的坟墓陵园,按小镇人的说法,每到晚上,这儿是鬼哭,鬼唱,鬼笑的地方。所以一直是小镇的人们对这儿很忌讳,人们路过这儿必须在天黑之前经过,否则会听见鬼叫声,那他就会到八辈子霉。
可是,学校修建到这儿,学校周边随即也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各类小吃店,玩具店,精品店,文具店,书店,娱乐场所蜂至沓来,围着在学校周围。近几年,这些店面不断扩展,与以前的小镇街道连在一起了,使这座小镇纵向发展,沿国道成狭长形状。并且最繁华地段就是学校周围了。学校给这儿带来文化氛围,也促进了这儿的经济快速发展。
5
俗话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错,这座小镇要山有山,要水有水。山虽然寸草不生,但像一座屏障,阻挡了从外吹进的风沙,也减弱了从外面飘来的发展信息,使得这座小镇总是比周边的地方发展慢半拍。也可以看到这座小镇,像一个老人,躺在这里,温暖,舒适,安静,祥和,没有遭受多少风霜,所以也就看不到大开大合的发展轨迹。显得有蹈光养晦之心态,偶尔也追随时代的列车,可是车行走到这儿,因山高而减慢了车速。
倒是水促进了小镇的发展节奏。在这条江上,建立了大大小小若干水电站。水电站的蓄水都是从山中打隧道而引流,一座隧道的打通,少则三年,多则五年。修电站确实拉动了这儿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电站用地赔偿,这个小镇平均每户都拿到了不少的补偿金。水,就是财富。难怪有人说这儿是“有山有水,我们要做山的文章,发水的财。”仔细一想,也不无道理。
小镇从古代走到今天,已经改了昔日的容颜。历史留下的只是一些美好的回忆,引领小镇发展,曙光就在眼前,你看,川渝铁路由此从山中穿过,兰渝高速已经贯通,从小镇身边穿过,兰州到九寨沟的高速公路规划经过这座小镇,开工建设指日而待。
仔细一想,学校促进了这个小镇的文化繁荣,白龙江绵延着小镇的纵向发展,国道加速了小镇的经济发展。真是三维一体的向前发展。所以,有山,有水就是财富。
小镇睡卧在山谷,渐渐苏醒,伸展着腰肢,两眼看着前方,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2014年11月3日于寒舍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