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留韵心情随笔
儿子今年高考,走艺术专业。师从南艺音乐系小号张建春老师。
在张老师家上课已有八年时间,每次上课,都有收获,张老师采取鼓励和同步演奏的方法上课,从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儿子很快适应了张老师上课。四年前,张老师查出肺癌晚期,他的乐观和豁达,战胜了病魔一次又一次的侵袭,没有影响学生正常上课。
去年冬天,我们接受张老师建议,决定儿子报考上海音乐学院,主攻爵士音乐。在平时为了让我儿子提高兴趣,张老师也是用心良苦,不时让他接触一些国外爵士曲,调节一下学习压力。殊不知,对儿子来说收获却很大。上音的招生考试完毕后,儿子以全系排名第一的成绩取得了上音的入场券,儿子说,张老师真有先见之明,成绩出榜了,第一时间就给张老师打电话报喜。
闻讯,躺在医院病床上的张老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们去医院看他,他坚持坐起来,但说话不能出声,只能用气流跟我们交流,看得出他的满意和欣慰。
儿子是张老师最小也是最后一个学生,非常佩服张老师的严谨作风和演奏方法。师哥师姐们都对张老师很尊重,也特别了解张老师的性格,留学海外的学生,还常寄些国外的曲谱、光谍资料回来,被张老师视为财富,感到脸上有光。记得张老师走的那天傍晚,一名大三的女生,一进门就哭成了泪人,这位女生从小学一年级就跟张老师学小号,春节前还去上了最后一课。
张老师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搞一个小号师生音乐会,已无法实现。病中一再嘱咐师母,要把他的学生逐个联系起来,有必要的话,可以组成一个联谊会,便于大家经常交流。
张老师夫妇,没有生育子女。病中四年,几乎耗尽了所有积蓄,除了满架子的音乐书籍、光谍和几把留作纪念的小号外,没有剩下值钱的东西。这些音乐资料都是张老师几十年的心血积攒起来的,有些资料是在国外买的,在国内很难见到,都非常珍贵,生前就交待师母,让我儿子暑期去整理一下,用得着的就留着用,同学间可以相互传阅、资源共享。
张老师的追悼会,是在谷雨前三天举行的,大厅门口挂的是我为张老师撰的挽联:教坛遗韵春山远;艺海流芳德泽长。
一大早,同事、朋友及学院领导师生赶来为张老师送行。追悼会上放的哀乐,是两年前张老师生病期间自奏自录的,包括《练声曲》、《天空之城》、《冷杉》等共8首世界精典名曲。漳显出张老师独特的风格和韵味,虽然独奏不是尽于完美,但足以给人感动和震撼,人走了,遗韵在心头。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