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旁的梨花散文

文章 2019-07-16 03:45:33 1个回答   ()人看过

教室北窗下一个平房院落里,有一株梨树。

星期六、星期日,梨花还未引人注目,转过星期一,星期二来时,一树雪白已令匆忙上楼的我不得不瞥上一眼了,星期二、三这两天正是梨花的盛期,白得耀眼。星期四晚上下了一场疏雨,星期五早上踏着浥湿的轻尘进入校园,上楼再看时,已有些白浅青深。星期六梨花已显憔悴,想必周一再去时,已是梨花满地,一树深青。

不由想起苏轼“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诗句来,继而又想到“清明”这一个节日。梨花是最应和“清明节”相映配的,“清明”,这个特别的节气,在梅柳桃杏相继喧妍之后,间以纷纷细雨,依然有几分清寒,而人们对先祖鬼神的祭扫也渐渐多见,田野里荠麦青青,天空是一种明丽的蓝,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之下,惟一适合出场的花就只有梨花。那一树的白即使用雪来形容,也觉少了无限的意韵,站在树下看一树嫩叶映衬的梨花,真的叫人意欲断魂。

这种感受起始于我的童年,老家后院有一株梨树,每年春天清明节前后都会开放,那时候常常在树下长时间地伫立仰望,却说不出内心的感受,而在多年后,读了余光中的《春来半岛》,才真正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心境。余光中说他喜欢宫粉羊蹄甲花,总是要看到绝望才肯离去,我是真真正正的有同感,真的是一种绝望,而这绝望却又包含无限多的希望和对美的无上的崇敬,还有一些说不清的对于自然和远古先人的疑惑与探询……

所以总感觉,梨花和这个雨水播洒、作物耕种、万物赴新而又祭祀、追怀先人的节日是分不开的。生和死从来都是相衔接的,炎黄子孙从逝去的先人那里获得生的启示和希望,在春天播种下去,这个古老的仪式世代相传,梨花则是这个圣洁、庄严的仪式的见证者。然而是什么时候有的梨花,什么时候有的清明?梨花是什么时候和清明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无从知道。

我只知至少在唐代时梨花与清明已不可分,唐朝人在清明节踏青时,要在梨树下欢聚,插戴梨花,雅称“洗妆”。据《唐余录》记载:“洛阳梨花时,人多携酒其下,曰:‘为梨花洗妆’,或至买树。”人们最爱用梨花作头饰,《云齐广录》载,汝阳侯穆清叔因寒食纵步郊外赏梨花曾赋诗云:“共饮梨树下,梨花插满头。清香来玉树,白蚁泛金瓯。……”而宋人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更是生动勾绘了清明时节郊游踏青的美好画面。

这竟然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浑然一体,悖谬而又和谐。在这个节日里,死之哀和生之乐自然而然地并存,人们也许前一刻还在坟前哀哭,而这一刻却完全融入对春光和新生活的陶醉中。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理解,在我们民族的众多重大节日中,也许只有清明节体现得最丰富、最深刻。

这是一个哀伤而又欢乐的节日,梨花的洁白无瑕是对这慎重的追远之心的最好映衬,儒家崇尚“哀而不伤”,梨花高洁而不高傲,平易而不庸俗,恰是对这中庸之道最好的形象诠释。

由是,在心底暗暗感叹,梨花和清明是相契合的,这契合是一种灵魂上的契合,这契合引领着我们探旧、赴新,这契合让我们永不绝望。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