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体育锻炼论文推荐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了个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是衡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因素。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医学生在医学院校学业繁忙,心理压力更大。因此,研究体育锻炼对医学生的幸福感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温州医科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书籍以及百余篇相关文章,了解国内外有关本研究领域的研究情况和发展趋势,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2)量表测试法。主观幸福感测试,采用段建华(1996)修订了总体幸福感表(GeneralWell-BeingSchadule,GWBS),此量表在大学生中已经试用,重测两次相关系数为0.873,信度和效度指标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该量表包括18题项6个因素(包括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意与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与行为的控制、松弛或紧张)对被试进行施测,记分:按选项0-10累积相加,其中带*的选项为反向题。得分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烈。该量表可用来评定主观幸福感程度,也可作为评价生活质量的心理学指标。(3)实验法。①实验对象与分组通过学生自述和体育教师的判断,确定平常没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并从中选取主观幸福感测试得分相对较低且自愿参加实验的医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并根据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测试得分以及性别特征进行匹配分组,把被试对象分成两组,即合作练习组、独立练习组,每组30人,共60人。②实验方案独立练习组、合作练习组以上两组每周锻炼3次,每次50min,锻炼强度控制在中等强度,其监测方法为在锻炼过程中,每5min随机选取个别被试测其10s的即时心率,将被试在锻炼全过程中的心率控制在被试50%-80%的最大心率下,约在135-150次/min。③实验控制在实验过程中,由本人担任教师,同时,独立练习组、合作练习组等组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场地器材均保持一致。④实验时间与测试实验时间为期四个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被试进行两次量表的测试,分别如下:在实验前,对被试进行主观幸福感前测;第二次是最后一次实验结束时,对被试进行主观幸福感后测。每次测试方法为被试安静时,采用集体施测方式,以指导语指示被试填答问卷。(4)观察法。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体育行为、参与热情进行观察,同时在课堂上及时做观察纪录,对各组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得出正确结论。(5)数理统计法。利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前,两组学生主观幸福感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实验前,为防止教学实验中其他主客观因素的干扰,保证样本的同质性,实验前,对两组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测试,从表1可见:幸福感总分、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意与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与行为的控制、松弛或紧张等6项分值各自进行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发现:P值均大于0.05,差异不显著,满足实验条件。
2.2、实验后,两组学生主观幸福感测试结果比较分析
从表2、3发现:经过4个月实验后,两组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均有明显提高,且分别与实验前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发现除了独立练习组的对情感与行为的控制的得分与实验前相比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均P﹤0.05,差异显著。且合作练习组的各项得分均高于独立练习组,说明不同情景的体育锻炼对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果不同,合作组优于独立组。合作练习组是教师分配任务,被试进行合作练习,这种合作练习需要小组成员积极进行分工合作,个体任务的完成,需要依赖小组其他成员的配合,这更有利于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有关主观幸福感理论认为,主观幸福感与人的需要及内在动机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目标与人的内在动机或需要相适宜时,主观幸福感才会提高。在本研究中合作练习组比独立练习组,更有利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更有利于内在动机的激发、需求的满足,在锻炼过程中也更容易出现运动愉快感等积极的心理过程,从而能更有效地提高主观幸福感。
3、结论与建议
(1)体育锻炼对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具有促进作用,且不同锻炼情景的身体锻炼对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果不同,合作练习组优于独立练习组。(2)不同锻炼情景的身体锻炼对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果不同,建议有关部门在制订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的运动处方时,需要考虑情景因素。
作者:丁利和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