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桥美文
公交车上,一位穿着考究的妈妈带一个大男孩上车了,梅往里挪了一下身子,把外边的座位让给她,“谢谢啊!”你家孩子咋不上学去呀?”“快高考呀,回来玩几天,”哦!“看着挺小的,还是咱老了。”梅笑,那位妈妈也笑,“在哪里读高中?”“T市,H市的教育不行,把孩子都教傻了。”梅心里一震,儿子就在H市上高中,也高考。
前天梅刚从H市回来,这是考前最后一次见面了,儿子一身校服 ,头发也长了 ,白短袖上染了好多油笔痕迹,宾馆里,梅洗着儿子换下来的衣服,儿子出去和同学k歌了,梅习惯了不问儿子成绩,她相信自己的儿子。“你家军子呢?”“说跟同学k歌去了。”“那像你儿子懂话,陪着你。”梅笑着说,“听说你家军子上次进年级前20名了。”“是吗?我没敢问。”梅心里窃喜,儿子真棒!高中的三年孩子一直的成绩一直呈上升趋势,尽管是螺旋状的。 “能坚持到现在的都是好孩子 ,”梅说。
看着眼前阳光帅气的大男孩,满脸都是幸福的笑容,梅心里不舒服。丈夫07年下岗,自己又没工作,作为母亲她多想让儿子和眼前这个男孩一样,享受着素质教育,轻松愉快地学习,可是今生她能给孩子的恐怕就是精神上的鼓励了,还好儿子懂话了。记得那是初三上半年,儿子因为迷恋网络,成绩倒数了,梅不知道留了多少眼泪。偶然间,她翻看了儿子的日记。“哥六个走了四个了,老大去了B市,几个弟弟去了T市 就剩下我和二哥。看来妈妈说的对,我们是有区别的,为了和他们常玩我的努力学习了。”梅落泪了,儿子说的哥几个是他的结拜弟兄,大多是官二代,富二代,梅不想干涉孩子的交友范围,可家庭条件相差如此悬殊,怎么能长久玩下去,毕竟还是有阶层的,孩子还小,只是感觉朋友有自己的住房,可以不受约束的玩,她试图和孩子解释,孩子不懂 现在总算悔悟了,谢天谢地。梅一如既往地5点起床做饭,不同的是,她起床时儿子已经开始学习了,晚上下自习,儿子不玩手机了,他在看书。梅没表扬儿子,她不敢说,怕儿子骄傲。月测儿子是年级65名,班主任笑言,“你的成绩是坐火箭升呀!”等期中考试儿子已经升到年级23名了,他的辛苦没白付出,就是这次的成绩让H市二中提前招走了。当接到通知时,梅落泪了,可儿子却十分淡定地和招生老师聊天。孩子告诉她,“妈妈,您知道刚才打电话的是谁吗?”“谁”“是二中副校长,说三年后,我的成绩肯定能超咱市一中的同学,看人家校长说话多诚恳,妈,别想我,我去。”“妈,高兴还来不及,想你干啥?”梅背过脸擦干眼泪,她明白从此儿子便不会常在身边了。
初中基础不扎实,高中后儿子一直在追赶的路上,在众多学霸中想脱颖而出有多难,估计只有孩子自己知晓,首先,儿子并不是人们眼中的天才,他今天的成绩完全是努力的结果,这是梅亲眼所见。她常和孩子说“爸妈给你创造不了更多的机会,现在,校服掩盖了阶层,可将来想跨越阶层,就靠你自己了。”孩子好像领悟了她的话,英语成绩上不去他自己买了全英文书籍阅读,孩子说老师们非常好,哪科弱,任课老师一对一辅导,很快他的薄弱学科赶上了平均分。梅有时也被老师的敬业感动,每天晚上10点多钟,老师会发孩子们在校的图片,有学习的,吃饭的,在操场玩的……记得有一次是吃饺子,是老师亲手包的,每人两个,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梅总是边笑边擦泪。想不到三年这么快就过去了。
梅不懂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大概是像大城市那样,每天孩子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可以学学琴,画画画,可是培训费呢?她这样的家庭出得起吗?素质教育百分之百正确,站在任何角度,放眼世界都是千真万确的整理,可像梅这样的平民百姓能消费的起吗?比起所谓的素质教育,梅更喜欢这种以高考成绩为导向的应试教育,只有这样,她的孩子才能凭努力,挤过高考这座独木桥,跨人更高等的学府,有更强的实力,在未来竞争不被淘汰,过上比父辈更好的生活。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