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教师校本培训之教学策略论文
摘要:对幼儿在职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的辅导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水平,有利于提高全体教师分析处理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幼儿教师校本基本功专业培训,对教师学习专业技能的提升和全园教师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的理论学习必须与现代幼教发展的形势相结合,必须与幼儿园工作实际相结合,坚持理论学习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反思和审视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和发展,通过学习使教师真正转变教育观念,体现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行为,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自身的教育创新能力。
关键词:内容,策略,目标
幼儿教师校本教学基本功专业培训,应坚持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真正把教育管理知识的培训落到实处,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在针对性、实效性原则下,教师以“自学——反思——实践”和合作、互助、互动、集体分享成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自学的基础上,强调反思,适时辅导,在合作中分享、升华。在本县幼教项目培训框架下,我们根据实际制定出培训工作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项目培训工作。通过组织教师开展各领域的教学研究活动,在实际工作中提高了全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方法和手段的能力。通过邀请专家进行新课程专业理论知识系列培训,开展各领域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幼儿教育专业知识,通过对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活动过程的评价,提高了全园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幼儿师资校本的培训内容。
进入21世纪,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聚焦点。实践证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更多是在在职阶段获得的,主要是通过以优化校本培训结构——“研训一体化”为核心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来获得的。在培训过程中采用多媒体现代远程教育等手段,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优化教师学习环境,增加教师有效学习容量,建构校本课程,并以此为理论依据,不断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幼儿教育教学方式,达到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的目的。
众所周知,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本园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实施幼儿园新教材,使教师更主动地去寻找理论根据,经常开展教研活动,通过本人的专业引领,带动全园教师学习戴聪聪的《幼儿园美术教学经验》及林炎琴的《谈幼儿歌曲伴奏的几种方法》等,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学校教研活动的质量,丰富教职工的文化内涵。除此之外,我们还结合本园的具体情况,对如何发展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等进行了尝试和研究。通过组织本园教师进行研究,方才发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由此生成的问题逐步上升到理论,进而形成了具有本园特色的校本教材。
二、幼儿师资校本培训的策略。
为了教师们能学到先进理念,笔者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观摩了外出考察的视频录像,使教师了解了外地幼儿教育的动态和经验,用来指导我们幼儿园的教育实践。同时笔者还经常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上、幼儿教育书刊的先进理念与方法,还组织教师学习了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读本《走进校本教研》和《走向高效能的教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使教师明白了自己的差距,明确了只有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才能适应现代幼儿教育工作的思路。我们采取问题解决的研究方式,同时辅之以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统计法和调查法,让教师自主探究解决网络环境下的教学问题,达到改进教学实践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坚持阶段实施,分层推进,结合本园实际,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开展园本教研工作;建立由团体、小组、个人等组成的学习小组,发挥本园多媒体信息网络的作用,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进行合理的整合,优化教师的校本研究环境,增加教师探究思维的容量。;围绕本园的素质教育,充分挖掘特色资源,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幼儿师资校本培训的目标。
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研究,其目的是提高幼儿园的办园效益和办园成果,提高本幼儿园的教育质量,用科学发展观进行幼儿课程的教育改革,使每个孩子都得到教师的关注和有效引导,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让孩子们获得更多能力发展的机会。因此,我园必须进行幼儿师资校本培训,只有因地制宜,研究本园的实际情况,才能找到适合本幼儿园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建构属于本园的特色文化,形成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为了提高本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应组织教师深入推进幼儿园新课程校本研究实践活动,利用本园的计算机多媒体信息网络资源,构建多媒体辅助下的幼儿园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提高本园的教育教学质量。应以促进幼儿和教师的共同发展为目标,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信息网络资源,探讨幼儿园课件的特点,设计、编制一些适合幼儿教育的教学课件,探索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工作思路,以更新的视角、更宽的眼界、更大的力度促进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