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是这样变的教育随笔

文章 2019-07-15 21:49:35 1个回答   ()人看过

那天我在大班组织了一个美术活动“手形画”。我首先引领孩子们欣赏了名家作品,从中了解什么是手形画、如何根据手形的特征作画、同一个手形可以画出不同的形象等。而后我让孩子们自主进行“小手变变变”的游戏。我告诉他们可以先把自己的手形画在纸上。再在上面作画,也可以直接在自己的手背上作画,并暗示孩子们以变出动物形象为主。

孩子们开始创作了,我便巡视指导。当我来到第三组时,我发现有两个女孩子已经各自在手背上画了一朵“花”:黄色的花蕊,红色的花瓣,并且两个人画得一模一样。

这时我的心里犯了嘀咕:我要求幼儿根据手形特征画出动物形象,可她们怎么在画花?为什么她们画得一模一样?于是,我略带着急地问:“你们怎么在画花呢?”其中一个女孩回答:“我们要画蝴蝶。”“哦,原来是要画蝴蝶,那这花是………”“那是蝴蝶翅膀上的花纹。”我恍然大悟。但我心中还有一个疑问:她们两个为什么要画一模一样的蝴蝶翅膀呢?

此时,我提醒自己如果其中一个孩子真的是在模仿,我也不能否定她,因为今天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手形画”,孩子的发展水平本身是有差异的,模仿学习应该被允许,所以我没再问什么,转身去别组巡视了。

在作品展示、评价环节,我没想到的一幕出现了:那两个女孩将各自的一只手组合在一起,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花蝴蝶,她们还在蝴蝶的两个触角(各自的大拇指)上画了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再仔细一看,这个合作完成的作品真的让我佩服:她俩为了能将各自的一只手组合成一只左右对称的蝴蝶,其中一位要用左手在右手背上画画。

我在佩服孩子们的同时,也感到深深的内疚:为什么刚开始我有那么一丝责怪孩子的想法?为什么我会纠结于所谓的目标?为什么我不能用欣赏孩子的方式去询问:“你们为什么画花呢?我想知道你们的想法?”我想我还是在习惯性地以成人的价值观衡量孩子的行为。所以,尊重孩子不是一句口号,我们应该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走进孩子的心灵,看着孩子自由地成长。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蝴蝶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