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随笔·跋经典散文

文章 2019-07-15 21:31:47 1个回答   ()人看过

1981年上大学时,我猛然撞入一个误区:评论文章看的太多,文艺作品看的太少。这样我的大学几乎“白读”。不久前,诗人诗评家西渡在首届东荡子诗歌奖·评论奖的“获奖感言”中,提出“批评是创作之父”,对此我持保留态度。

1985年大学毕业前夕,我用心写了一篇广东诗人洪三泰的诗评,投给广东一家刊物,不幸与著名评论家郭小东“撞车”。虽没发表,却得到洪三泰本人极高的赞许。这多少给我一些鼓励。不久我被“发配”回乡执教,从此热衷结社酬唱,也就没有兴致走批评之路。

这次结集,发现“诗歌随笔”之类,才是我的无心之得。至于《图腾集》的“创作提纲”,出于篇幅的考虑,也一并收录了。1995年至今,我把批评转换为创作。也许这是我的本能“进步”。

是为跋。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