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流淌的乡村风情画散文

文章 2019-07-15 21:19:49 1个回答   ()人看过

在这个风清气爽的早晨,我落坐于会议室的一角。室外高大挺拔的白杨树苍翠的可以,仿佛正在默默无语地思考着属于它们自己的心思;一丝若有若无的小风轻轻柔柔地从没有关紧的窗玻璃探头探脑、俏皮地似乎要和我打着招呼……

会议还没有开始。于是,我打开了随身带来的《滁州日报》漫不经心地浏览着(因为我没有想到,此期的报纸上会刊有我喜爱的文章,会有我所熟悉的作者的身影)。蓦地,我飘忽游离的目光停留在了此期“行走”版、文章名为《流香溢翠的德国乡村》上,更确切地说,是署名LYF的名字抓取了我的眼球:LYF?我的心中有着小小的疑惑。

一年前,未曾谋面的我收到了她快递给我的她的新书《梦里缤纷花雨香》。此举,让我领略了她的热情她的信任她的洒脱与豁达。一直以来,我都有想要写篇文章抒发一番对她新书及她的给予我的印象的文字。但终没有成文。每每想起心中不胜愧疚:辜负了LYF女士的盛情!

我是个注重内心感觉的人。没有感觉,即便勉强写了也如没有生命气息无病呻吟之作——不值得记取!

记得多年以前,(现在算来已经刚好20年。唉——时间不容我们考虑已经悄悄地、无声地、每时每刻都在按照它自己既定的方式在流逝)我有幸在上海一本颇有影响的杂志(好像是《青年一代》)上发表了散文——《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一天,我去了电话问起编辑张梅君老师,为何会刊用我的文章?张老师告诉我:你的文章很好。好在哪呢?我出于好奇,想知道编辑老师是如何选择她看来中意的作品的。“好在哪……?叫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张老师接着说,“你的文章给人的感觉好美。当我第一眼读到你的文章的时候,我就毫不犹豫地决定采用它。就是这样。”

8月,我有幸在《滁州广播电视报》(现更名为《新滁周报》)上发表了《于丹的魅力》。编辑王晓白老师也说了几乎同样的话:你的文章读来感觉很美。……

此刻,当我读完LYF女士的文章后,我立马就有了想要写点东西的冲动的感觉(这种感觉于喜爱悦读的我来说,这种感觉于喜爱书写的我来说,这种感觉于注重内心感受的我来说,是如此地强烈如此地弥足珍贵,有时又稍纵即逝),一吐我心中淤积一年之久的块垒。于是,我几乎下意识地在报纸的空白处写下:似乎不经意间流淌的优雅清丽的乡村风情画。

透过她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在遥远的德国、遥远的异国他乡,一幅田园诗般的乡村美景正扑面而来:远方的麦地,顺着柔和的山势绵延铺展,仿佛有麦香流溢,……弯下腰,就采起一大把野花,几头黑白相间的奶牛在晨风四起的草场上,一边甩着尾巴,一边惬意地啃着鲜嫩的牧草……间或,恍若可见三三两两的人们正休闲地徜徉其间,感受着大自然慷慨无私的馈赠。……

当我读到:……呀,这真是一头幸福的奶牛,挤出的一定是快乐的牛奶。我柔弱易感的心田禁不住一片莞尔:多么优美的文字多么可爱美好的感觉多么妙不可言隽永的女子的杰作。我甚至有着立即马上欲与路女士晤面倾心畅谈的渴念。脑海中她的那帧架着水晶边框眼镜、身穿石榴花红衬衫、双手极自然而然左右搭在身后看起来亭台栏杆的形象,时不时地撞击着我的脑际。久久,久久挥之不去。

我想,她定是位热爱生活的女子,她定是位富有生活情趣的女子,她也是位流连乡村质朴风情、不随波逐流、拒绝平庸的女子。她像三毛(据她说,她的身边同事朋友有时称她为——“行走的三毛”)一样用脚步行走江湖,用感恩和爱书写江湖。

文章末了,LYF女士说:我相信——唯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去精心打理生活……

我也相信:亲爱的我的LYF朋友,正是这样的人。

附记:当我读着她的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喜悦的。当我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我的心情同样是喜悦的。心中满满的全是爱与幸福。我去电话告诉了她:我刚刚读了你的文章。……我对她说:无论生活以怎样的面目示人,我们都应善待自己。我是对她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

还有,一年前,我在她的赠送于我的书上写下了这样的话(当时,我是端详着她的自序中的照片写的):灿烂自信的笑容,真诚信任的流露,美丽从容的倩影。温暖了你,温暖了我。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