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逢知己千杯少下一句的议论文
酒逢知己千杯少下一句:话不投机半句多
酒逢知己千杯少语出宋代欧阳修的《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全诗如下: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酒逢知己千杯少如今已经成了人人皆知的劝酒词,而且现代人似乎胸怀更为宽广,刚刚认识的人,才聊了两句,也举着酒杯,喊着这句话把对方当成了知己。如是乎?我很怀疑。互相了解都谈不上,还知己?
对于喝酒我一直存有恐惧的心理,原因很简单,喝酒是会带来痛苦的。大醉之后,往往腰酸背痛,浑身乏力,好如得了一场大病。而更大的痛苦不是身体,是心理上的。明知喝酒伤身,还不得不装出一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架势,与人(往往是朋友)血战到底,甚是悲壮。在多次血战后,我开始思考,人们为什么要喝酒?酒是一种用粮食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关于酒的起源,在古代,往往将酒的起源归于某某人的发明,把这些人说成是酿酒的祖宗,由于影响非常大,以致成了正统的观点。对于这些观点,宋代<<酒谱>>曾提出过质疑,认为“皆不足以考据,而多其赘说也”。现代学者认为酒是天然产物,只是人类的发现而不是发明。最近科学家发现,在漫漫宇宙中,存在着一些天体,就是由酒精所组成的。所蕴藏着的酒精,如制成啤酒,可供人类饮几亿年。这说明什么问题?正好可用来说明酒是自然界的一种天然产物。人类不是发明了酒,仅仅是发现了酒。
酒里的最主要的成分是酒精,许多物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转变成酒精。如葡萄糖可在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转变成酒精;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将某些物质转变成酒精。大自然完全具备产生这些条件的基础。我国晋代的江统在<<酒诰>>中写道:"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又云杜康。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在这里,古人提出剩饭自然发酵成酒的观点,是符合科学道理及实际情况的。江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谷物自然发酵酿酒学说的人。总之,人类开始酿造谷物酒,并非发明创造,而是发现。
方心芳先生则对此作了具体的描述:"在农业出现前后,贮藏谷物的方法粗放。天然谷物受潮后会发霉和发芽,吃剩的熟谷物也会发霉,这些发霉发芽的谷粒,就是上古时期的天然曲蘖,将之浸入水中,便发酵成酒,即天然酒。人们不断接触天然曲蘖和天然酒,并逐渐接受了天然酒这种饮料,于是就发明了人工曲蘖和人工酒,久而久之,就发明了人工曲蘖和人工酒"。现代科学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是:剩饭中的淀粉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糖分,酒精,自然转变成了酒香浓郁的酒。在远古时代人们的食物中,采集的野果含糖分高,无须经过液化和糖化,最易发酵成酒。自从人类发现了酒,也就开始了喝酒的历史。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学名乙醇,乙醇具有消毒(浓度在70%-90%),防腐(浓度为20%),燃烧,活血(扩张血管,暂时使人感到温暖,但接着使人感到寒冷),麻痹(饮用过多时,多作用于小脑),大量饮用后,由于脱水和胃肠道的受损,可能回使人感到疲倦、恶心和头痛;个别人对酒精过敏,接触后可引起皮疹、红斑;也有因大量饮酒而使人休克甚至死亡的事情发生。
人们发现酒后,由于其一系列好的作用,人们很快接受了它,并慢慢发现了酿酒的办法,开始批量生产。很快酒成了一种很流行的饮料。人们更把喝酒发展成了一种文化。当然文化总有差异,于是出现了品酒与酗酒的不同文化。我是赞成品酒而反对酗酒的。而酗酒似乎大有压倒品酒之势,现代社会除了专业评酒师,似乎很少有人在品酒了。就算有那么几个人在品酒也是私下,根本谈不上是种文化。那我们把酒拿来干什么呢?很简单,把别人灌翻,或者把自己灌翻。似乎这样,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好了。这不是吗?“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然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当真建立在酒卓上面喝的多少么?恐怕未必。那为什么我们要自欺欺人呢?
现代人似乎总是太忙,人与人的沟通很少,而大家是需要沟通的,却没有时间,于是大家就借酒发挥,感情沟通从此流于形势而缺少内容。我反对酗酒,并不反对喝酒,不过我很反感劝酒。但今晚我还是被一位好友劝了一回。我很无奈,我明白他劝酒是因为他觉得喝得多就感情好,但我并不理解。我甚至认为越是感情好,就更应该少喝酒,喝的合适。而人与人之间互相了解看来容易做来难。正如电影《通天塔》所要表达的那样,其中有这么段台词,小男孩问他阿姨:“我们什么事情都没有做错,为什么要躲躲藏藏”阿姨回答道:“因为他们认为我们做了坏事,宝贝。”就像我朋友认为的那样,我要是不拉开了喝酒,就是不把他当朋友。难道我真的不把他当朋友?其实我早就把他当朋友了,又何必非要拿酒来证明。
当真知音难觅,想起岳飞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