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散文作品的分析
散文类
真要说散文其实很难,不但要了解文学的各种文体,还要了解文学的历史。现在讲散文又不得不将古文和白话文划分开来。因而散文应分成两部份,一部份是古典散文,另一部份则是五四运动后的白话散文。而且现今文学理论上已把散文的核心分开了,古典散文以“文以载道”和“代圣贤之言”的形式,转变为“以我为中心”的人权情感的文体,而且散文的形式和内容也变化较大。从审美观来看,现在散文也把文学与文章划开了。但散文的宽泛,仍然没有从文理上说明白,什么是散文?例如散文与小品文、随笔、杂文、美文的区别是相当混杂的,这也给散文的评论和和鉴赏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我所认为的散文,是载情、载志、载意、载理地把生活中的观点,方法,情感,感觉、思索等向人倾述的文章。如载情为主的散文是抒情散文;载理或载志或载意为主的散文就是说明文或政论文、论辩文;如参观一个地方,读了什么,看到什么就有感受,就可能是记叙文或游记、或观后感等。总之人有了想法就得向人倾述,使人明白自已所思所想。散文不像诗歌样意境太深或象征过于抽象,这是不利于作者向别人或大众说明白的。散文是无需像小说那样讲什么故事,它只是说某一个精彩片断,某一瞬间的感受或某种观点。散文当然也无需正而八经地唱几句或道貌岸然地准备一些礼行,她只需拉着你的手,唠叨地说几句或说一气。至于你听得如何,散文是不太关心的,她所做的就是把自已所思所想的说出来和写出来。当然要理性地说散文,得把散文说好写好。余光中老先生在《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中谈得比较客观,而且把一些小品文、随笔、美文的散文作了一些论述。他强调散文的知性,也就是载道上肯定散文化的优点,也指出了散文知性上的缺点,又注意散文的情调上的感性。从余光中所说的散文一定要言之有物,情感真挚。至于评论和鉴赏散文来说,还是缺少一定的标准。虽然也有人写过评论散文的方法,但我仍觉得不太妥当。
值得一提的是散文在五四运动后,行成了两大分支,一种是以鲁迅为主的散文,这种散文是一种新的变析之“道”,非孔孟圣贤之道,而是一种否定封建,洋奴,卖办和国民愚昧的根子,探索中国落后原因的“道”。其中也有西方民主科学的道,还有打着新儒学、国学之道的文化改良学者们的“道”的散文。另一种是玩新人性,提倡闲情致趣的散文,这类散文竭力回避社会问题,以我为中心,写我心中所思所感,这类作者以梁实秋为主。不过这两种散文在分化中变体。鲁迅的散文多向杂文变化了,他的“道”是一种讽刺、挖苦、嘲笑为主的警言似的杂文,成了一种新文体。而梁实秋们的散文却向着小品文靠拢,但最终还是没脱开散文体。
我在《关于文学(三续)》中将散文按照应用形式分了十大类。由于散文的类别繁多,侧重不同,要将各类散文评论和鉴赏都一一说到,几乎不可能,但我们还是可找到一些普遍性或共性和主要类别的个性上来分析这类文学作品。
散文的普遍性原则,传统的说法有几点:1、文以载道。2、文理。2、文体结构。3、语言风格。4、意蕴境界。5、情趣。
散文普遍性原则
文以载道:这条原则很早就有了,早在神话传说期,也就是人类巫文化产生时,就已经渗入到了口头文学中。如巫师在祭祀的唱颂中,已经自觉地布道出“神”的旨意,这就是在载道。因为那时人们不知道自然规律,他们将一些威胁人类生存的现象归于神灵或鬼灵。这种道是一种“神道”或“巫道”。春秋战国时期,人道开始盛行,文字变成了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工具,于是有很多文人开始集结学说,百家争鸣起来,这时的道变成了了人性化的“道”,即哲学和伦理等文化知识。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时,就很明确地提出了“文以载道”之说。而五四运动时,胡适在提倡新文化时就反对“文以载道”之说,然而此说仍然对文化影响深远,在文学领域里依然盛行此说。
文理之说,是指行文中符合语言的民族阅读习惯,比如说文章的断句和交流表达。如果文理不通,其意就不明白。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就讲到了文章的法度,他把这法度称为文理。“古人论文多言读书养气之功,博古通经之要,亲师近友之益,取才求助之方”。五四运动时,白话文的兴起,将语言的表达的逻辑性进行了规范,如标点符号,开设了语法学,修辞学,使其语言真正成了大众化的工具。
文体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谋篇所需的基本构造,如承、启、转、合、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以及层次。
语言风格,指语言的大体内容和形式。散文行文与诗歌不一样,一般要求直观,明白。言辞应用上各不相同。
意蕴境界,这条在一些散文中,文采上的需要,往往有典故或寓言等蕴意成份在里面,作为增加文章色彩的必要手段之一。另外语言的风格需要,有时也加入一些更加形象的一些修辞手法来加强文章的生动性。。从审美活动中,有人借故用佛经中的词来评论文学界作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境界作为诗词品赏罚分明的标准之一。后来多把它用来评论和鉴赏文学作品。
情趣:五四以后的散文,基本上脱离古散文那种哲理和伦理性的说教,强调自我为中心,以文载情,注意情景交融。而且消遣性、娱乐性催使个人的精神创作和享乐作为创作的支撑点,提倡个性的自由,
散文的个性原则说明
传统的说法:1、气。2、骨。3、音韵。4、境界。5、神态。6、情调。散文的个性特征往往是评论和鉴赏的关键内容。评论和鉴赏的重要一点就是寻找文学作品的个性,当然我们欣赏文学作品也是找精典或品质高的作品,而不是去分析那些渣渣类的垃圾作品。因为精典作品或品质高的文学作品是一种美的享受,陶治的是情操。一个人读文学作品时,也会出于境界不同而有所取舍。如娱乐式的阅读是一种心情释放,他们不会去深究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蕴。而文学爱好似的阅读却是一种精神寄予式的阅读,这种释读是一种心理理解和感情化的精神活动。许多文学教科书和学术性文章多是从普遍性来分析散文,而省略了散文的内在品质,虽说是谈个性,却往往在共性中找个性,而不是从个性中找品质。我下面我细说一下散文的个性原则。
1、气:中国古文中对散文的气很是讲究,一篇散文有气,则说明此文有灵了。曹丕最先提出“文以气为主”。单纯讲气,是否很抽象,实际上是指作者的气质,是一种作者的精神风貌。但确实在散文中有,这是作者在作品中的语言承载着。如范仲淹的作品《岳阳楼记》中,通过两个不同情景的描写,其语言大气磅礴,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襟。这种以天下兴亡为已任的精神就是一种“浩然正气”。“红袖”里,“无名的我”的文章有这种气象。
2、骨:指散文中的风骨和骨象。一篇散文有骨象或风骨,就如同赋予了散文的形体,往往这种骨象就是作者的一种内在品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曹氏父子所倡导“建安风骨”的一种文风。刘勰在《文心雕龙》把“文附质”之说提高到了风骨论说,他评说建安文学就是以风骨论之。风骨之说实质上是说文章的内容充实。这种文风在散文语言中表现出来,如《陋室铭》中,就表现出作者追求人格的高尚和志趣的高雅的品性,突出了作者铮铮傲骨的形象。“红袖”里,“雪个”的文章有这种骨象。
3、音韵:散文中音韵比较难找。音韵有两种,一种是散文中语言形象有联想式的音韵。另一种就是语言本身音韵化的文字。但音韵好的作品,对于阅读起来流畅,情绪饱满。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古文中骈文有点讲究音韵,王勃的《滕王阁序》。
4、境界:散文中叫立意,在唐宋八大家的作品比较强调此作品个性。他们把道和禅的渗入语意中,追求一种自然化的人格文体。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5、神态:散文中的神态也是一种高深的语言功力,同时也是语言活力的标志。鲁迅的文学作品中神态,我认为是最好的。只要读鲁迅的文章,鲁迅的神态和被鲁迅挖苦或讽刺的人的神态都有会有一个活气的形象呈现出来。散文神态也是两种,一种是作者创作时的一种心态,另一种是散文中形象化的语言构成。通常很多人评说散文的写作特点时,就常称“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
6、情调:是指散文中的情感调式。文学作品是人的创造物,那理所当然地由人赋予出感情。然而人的情感是内在的心理反映,情感有个性化,情感又是作者和读者在生活中产生的,散文的情调是作者情感流露,我们在阅读中也会因情而与作者产生一种交流。真正好的散文就是一种情文或道文。梁实秋在《论散文》中就提出了散文应有个文调,所谓的文调就是散文内容中的语言情调。有的人大气磅礴,阳刚劲十足,如李斯,贾谊的政论文,有的机智,风度翩翩,如王勃;有的光彩夺目,有的锐智,深沉等。
我觉得散文的评论和鉴赏在理论上不是很大的变化,也许是本人读的文章有限缘故,只是在评说这类文章时要适当地加入一些现代科学的成份而已。
作品:李斯《谏逐客书》文略
作品分析:作品写作背景,该文中提到,秦王近事大臣们,因郑公渠事件发生后,纷纷上奏,说外来帮秦国做事的大多居心叵测,劝其秦王逐客,也就是把当时在秦国的外国人,统统赶走。于是秦王下令,逐客。李斯本在吕布韦手下当门客。他是楚国人,也属逐客令中被赶的人。李斯上书于秦王,指出此逐客令过矣,即不妥当。从而引出李斯的《谏逐客书》。
从文体上分析,古时上奏给王或皇帝的奏文有很多种说法,这种一奏文章中,带有规劝和阻止某些行政命令的实行或指出君王过错的文章,叫“谏”。
该文章正文分成三大部份,第一部份是指出秦国需要人才的重要性,驳斥那种朝臣中“逐客”的荒谬论点,指出引进“人才”是秦国强大的主要因素。第二部份从物产丰富和精美上说明了对秦国的强盛关系。第三部份结论陈述,即要强国得引进人才,要富国得需积蓄财富。
此散文的特色。
气:理直气壮,气充理足,正气轩昂。文章中,以穆公求士,得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五子打下了秦国的基业。孝公用商鞅之法,富国强兵;惠王用张仪步步扩张,击垮六国合纵。昭王得范睢蚕食六国,安民理政成功了秦国的霸业。此文气行辞正。咄咄逼人。
骨:说理堂堂正正,有威风骨象,不卑不亢。大有政治家的魄力。
音韵:铿锵有力,特别是行文中动词叠取,很有强者风范,如“取、得、迎、求、支”,“获、举、治、拔、并、收、包、制、据、割、遂”一气呵成,层层递进。
境界:站在秦国的利益上,从国家的最高政令角度上考虑。说理更具有气势。
神态:李斯行文尤有君子之风,神态上看,心理上没有负担,完全是言辞激昂的气概。
情调:大气,知识渊博,情绪亢奋,男人的一种刚劲、坚定,胆略实为罕见。
以现代心理上来分析,李斯是一个不甘于平庸,而且对自已的才华是相当自信的,以致于他作为一个外国人竟敢于上书秦王。这在他文章中言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极有政治远见的人。李斯之所以这样做,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相当了解秦王的心理,这可从他给秦始皇的许多奏章看出来,他的政见多次受到秦王的赏识。如秦国统一后的废除分封制,采用封建的中央集权的郡国制,统一文字,度量衡等,都是他的主张。
从李斯文章中还可看出,他是一个极有理想和抱负的人,而且视角独特,胸襟宽广。史书上对他的一些评价有失偏颇,像李斯这种具有以上品性的散文,实在是千古传世佳作。
作品:王勃《滕王阁序》文略。
王勃是史上少有的天才人物,这篇文章是他在赴交趾省亲途中,正逢洪州都督经阎某重修完成,而举行盛典之机。此时宾客满座,墨客云集之时。王勃就邀请而居于末席上。当时文人雅兴蓬发,纷纷献文。却意外的是,王勃青春焕发,风度翩翩,挥洒出这篇传世佳作来。
此文铺陈宏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人物;纵古喻今,辞藻华丽,洋洋洒洒,侃侃而谈。
气:此文洋溢出青春盎扬的气息,气息充沛,挥洒自如,才华毕现,令人叹为观止。
骨:此文风貌文采俱佳,突出了年青俊才的书生神采。
音韵:当我们朗读时,不觉音乐律感流动起来,那是一种音韵响亮,明朗,节奏开始如行板,抑、扬、顿、挫坚定有力的,有庄重色彩,第二阶段过渡到小快板,透出华丽的乐章,弦律圆滑流畅。到了下半阙由“呜呼!时运不齐”开始,音调转入低沉,发出胸腑的悲哀,扣人心弦。再叹“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一波三折,推波助浪,导出一首诗来结尾,仿若无尽的神话“槛外长江空自流”。让人们的思绪随着长江波滔而远去,留下一片空白让人遐想万千。
境界:王勃这篇幅散文有诗的韵味但更多是发散于情怀,是一种情怀的展现,即怀才不遇,命运的述说的好散文。远远超前出了应酬写作和娱乐的境界。
神态:王勃那种飘逸,傲气,不拘小节,一介书生的洒脱和风流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
情调:本篇情调高雅,浓艳而不流俗,张扬而不狂妄。
心理分析:才高艺精,文胆壮实,目空一切,其文虽有悲凉之音,可堪称一绝。
王勃的《滕王阁序》不但文思敏捷,句句玑珠,光彩夺目,而且才华横溢,真是一篇情景交融的神来文章。
作品:鲁迅《秋夜》文略
这篇散文是鲁迅写于1924年九月。当时鲁迅在北京,那时虽然腐败的满清王朝被推翻了,但中国大地上陷入军阀混战,帝国主义任意横行,百姓生活苦难的黑暗社会中。整篇文章以“秋”的冷竣和萧条为背景,喧染黑暗的气氛。在这种双重阴暗笼罩着环境里,突出鲁迅精神上的压抑和苦闷。
气:作者内心那种紧张,苦闷、彷徨的心情,是郁气在胸的情景。
骨:作者行文中透出一种冷竣沉思的骨象。
音韵:苦涩的微笑、秋风寒夜的呼啸、恶鸟、小飞虫在窗玻璃上扑打的声响。
神态:鲁迅先生是一个孤独和冷僻的思想者,他那双冷酷眼睛,庄严,肃穆的神色在香烟中升腾着他的文章。他赋予了眼前的生物一种思想和灵魂。
境界:秋夜中一种奇怪的笑和梦,以及想象构成了一个黑暗而寒冷的环境。
情调:是一种灰暗的天空下的性情物的梦。枣树、小草、小虫等,还有我,作者鲁迅,正在煎熬着等待来日的梦想实现的日子。
从鲁迅的心理上看,鲁迅对黑暗的旧中国的现实极为不满,国家动荡,社会的沆脏、国民的愚昧,但他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导致了他写作上那种疾恶如仇的品性。所以在鲁迅眼里,一切都是那样的灰暗和怪异。但鲁迅的心底还是存有一丝丝的梦想,这是他对小精灵寄予情感的原因。
我们在读鲁迅散文时,一种沉思不觉袭上心头,他的散文赋予我一种灵魂,于思于文得有一种情致和精神。鲁迅作品最大特点是赋物予以个性和灵气。如本文的开篇“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仿佛给客人介绍,这个是我的孩子,还有个也是我的孩子一样。而两株树又仿佛很了解作者要写文章了,就跳到作者面前,故意让作者评说。然而,作者好像明白这两株树的狡诈心机似地,又转笔写秋天夜晚又高又空的天空,于是天空闪动鬼眼,口角显出微笑,并抓上一把繁霜洒在作者的园子里的小花上。小花打了个寒颤。作者怜惜起来,怕惊动花草的梦。她红惨惨的瑟缩着。枣树是否等不及了,作者像很理解似地说,我知道你的叶子落尽了。当然并不全是秋风的原因,我知道是前一时间小孩子们来打枣子。后面全是作者赋予景物的神气和灵气。只有思想者才有如此的笔法,只有思想者才有如此的心灵感应。
本文标签:
[!--temp.ykpl--]